蒲丽群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希望在于教育,现阶段,通过开展创新教育将学生引导成为具备实际创新实力的有用人才已经成为各个数学教师的共识。本文即尝试针对融创新教育于数学课堂的高效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课堂 创新教育 高效途径 思维定势 学术氛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4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的时期各个国家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必经之路。实现创新不仅要靠科技、靠人才、更要靠教育。教育是培养具备创新实力的人才的根本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说,创新的希望就在于教育。现阶段,通过开展高效的创新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实际创新实力的有用人才已经成为各个数学教师的共识。这共识不仅来自于现实的社会需要,也是在分析了数学学科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的见解。毋庸置疑,作为讲求较高的思辨性的数学知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它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本文即尝试针对融创新教育于数学课堂的高效途径进行阐述。
一、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发挥言传身教的积极影响
相对于教材,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影响作用更为深远。所以,当教师强调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时候,首先应该在一言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重言传身教的深远影响。如果要求学生自觉发展创新能力,首先就需要自己认真探究创新教育的内涵,并且在教学中时时贯彻创新教育,首先在创新性教学方面做出示范。但是如果数学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实现创新、改变和进步,而自己始终将创新教育的理念停留于口头上、不做出实际的改变和努力的话,显然是不能够给学生作出积极的示范的。所以,在真实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在讲解一些数学题目时,多尝试一些创新的解法和思路、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和固定的套路,始终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帮助学生在一种更加注重学术自由的良好环境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发展、实现创新思维的建立。总之,数学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眼中最好的范本,当教师尝试融创新教育于数学课堂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真正传达了创新的理念、是否在潜移默化之为学生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质疑精神
现阶段,创新教育之所以一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因为以往创新教育做得很不到位、存在很多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书面答题能力很强、创新能力不强;应试能力很强、实用能力不强。而学生会所以呈现这样的状态就是因为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注意使用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学生从小就适应了教师讲授的课堂模式,要么过分依赖数学教师、要么过分依赖参考答案,总之学生自己的思维水平发展比较缓慢。所以,现阶段,当教师尝试融创新教育于数学课堂的时候,必须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的培养和质疑精神的建立。(1)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学习上过于依赖教师手把手地传授知识,不擅长自己思考问题、提出想法。有的时候也过分依赖参考答案,丧失了自己理解题目、找到思路的机会。在课堂上,我们可以专门抽出来五分钟的时间通过一些题目检验的方式用于学生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出题目,体验到相应的成就感,就能逐渐摆脱对教师和参考答案的过分依赖了。(2)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自己。尽管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比学生要有优势,但是教师也是常人,也会有失误犯错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有勇于质疑教师的勇气和智慧。其次,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权威。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便是书本上被验证过正确的科学知识,学生也可以产生一定的质疑。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不是鼓励学生挑自己或者是课本的毛病,只是引导学生建立一种敢于挑战、敢于突破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只有真正具备了创新思维才有可能真正提升创新能力。
三、尝试引导学生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对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事物做出常规的判断。思维定势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有益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但是也在一定范围内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角度,尤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实现题目解答、思路拓展上的的创新。当学生有解题思路时,不论正确与否,都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开展必要的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想法。学生之间的合作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有的时候甚至超过教师的讲解。
四、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以焕发学生追求创新的积极性
不同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作用。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往往可以更好地发挥潜力、提升能力。但是凝重压抑的课堂气氛,只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让学生感到窒息和恐惧,学生不仅不能学好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发展创新思维,还可以诱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厌倦感。数学知识,不同于语文、英语等偏重文科的科目,教学内容上思辨性较强,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感。那么教师就更应该努力营造学术自由的课堂氛围。在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学生才能敢于说出自己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思路,敢于挑战权威、表达质疑。总之,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是激发学生追求创新的积极性的关键途径,而学生只有本身具备了提升创新能力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在创新教育模式下受益最多。
综上所述,融创新教育于数学课堂不仅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学生寻求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因而该教育类型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数学教师在凸显学科知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创新教育,应该尝试更多地激发学生本身要求发展、要求进步、要求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的自觉性,只有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觉醒了,教师才能在开展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需要指出的是,创新教育全面融入数学课堂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堪称教学上的一次改革,因此广大的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抱定必胜的决心、要做好长期探究和拼搏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