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方法刍议

2014-09-27 00:33:10夏登攀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习题课一题评析

夏登攀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介绍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从基础知识着手,精选习题,进行优化组合,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关键词】精选习题;指点引路

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要求学生从五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二、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笔者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上午7:35早读课,老师家到校的距离是3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问老师7:30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迟到了。笔者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注意一题多解

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笔者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

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路。

三、习题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导、引路两个方面:一是指点学生的解题。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我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3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是多少?”二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高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时,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我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①求总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机械效率。

四、加强解后评析,提高学生解题速度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及学生认知规律,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例题,做到少而精直奔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解后评析,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常用方法及解题的一般规律,指出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这样通过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作用;通过习题解后的评析,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展知识,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达到触类旁通之功效。

总之,上好习题课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正确应用概念,有利于明确定理、定律、公式的应用条件与范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进而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永宏.对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体会.《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35)

猜你喜欢
习题课一题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一题多解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一题多解在于活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例谈一题多解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习题课应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