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

2014-09-27 19:33谌淑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新知数学知识探究

谌淑媛

自主探讨式教学就是全体学生聚集在一起,以主人翁的态度,带着各自的观点,设想与问题,为大家满意的结果献计献策。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成为主动构建知识,对知识进行加工的主动学习者。学生在共同学习中经过自主探讨达到学习的共识。教师不仅要成为引导者,还要成为共同探讨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一些基本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究,有探究才会有创新和发展。自主探讨教学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题地位,学习的起始,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行为,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才会激起探究欲望。由此可见,教师应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敢问、善问,

首先,学生要敢问。教师只有民主。消除学生提问心理的后顾之忧,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提问题。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如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写成文字后再提,同桌或小组先尝试提问,还可以进行一些提问题竞赛活动。敢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自觉地学、主动、大胆提问的状态中。教师要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地鼓励和赞赏,即使是对一些错误观点也要在精神上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树立“我能问”的信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

其次是善问,引导学生提问题要切入重点研究问题,不要提无相关的问题浪费课堂时间,问的问题的目的性,是要解决一个什么相关的问题而不偏离主题。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什么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学生将会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紧密相连。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这堂课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必要时,教师可以把重点问题归纳出来师生共同探讨。以学生为主体解决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过程的实施要注意一些策略;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教师主要任务是启发和诱导。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学,边看书边想,这里的新知是什么?跟旧知有什么联系?发现什么规律?要学的是什么?把弄不懂的新知做个记号,知道自己还要学习什么?这样,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索过程中,有一种对新知很渴望的心里要求。

2.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可以四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安排个别思维活跃一点的同学起带头作用。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必须带有相关问题交与全组共同讨论,解决一些能解决的问题后,剩下的疑难问题交与老师共同补充、汇总、归类,作为全班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小组研究的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既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又学会如何和同学合作。如学习周角是360度时,一个学生提出圆是不是周角,这时有的说不是,理由是它没有角的顶点与边。有的说是周角,理由是转动一周。这时需要教师适当介入讨论并评价,以确保讨论不离开主题,不要浪费时间,使问题深入本质。这样,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一起构成了协商学习的共同体,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三、展示学习结果的策略

在学习结果上师生需要共同协商展现学习结果。这是一节课的重点。有意识让学生思考这节课中运用了哪几个旧的知识点,解决了哪一个新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把新旧知识点形成知识树等等。并将所学的知识有条不紊地储入到‘知识库。同时进行一些相关习题训练,以检验学生的学习结果。如学习了《角的分类》后,学生已知把角整理成周角、平角、钝角、锐角,并能说明整理的理由,然后请学生在短时间内随意画出这几种角,大家互相评价,形成师生、学生纵向横向的多元化反馈,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自主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猜你喜欢
新知数学知识探究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