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2014-09-27 07:26:18辛立文梁源清唐祖林唐勇涛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骨科广东深圳518000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融合术椎间植骨

刘 岗,辛立文,梁源清,唐祖林,唐勇涛 (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骨科,广东深圳 518000)

腰椎滑脱(lumbar spondylolisthesis)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多表现为峡部裂性、退变性腰椎滑脱,好发于L4、L5椎体,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大多需要手术治疗[1]。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ostero lateral fusion,PLF)、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和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n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方式,但术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2]。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滑脱患者行不同的植骨融合术,本文分析了不同入路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取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脱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81例,女39例,年龄47~64岁,平均(58.2±4.3)岁。Meyerding分类:Ⅰ度74例,Ⅱ度46例。Newman分型:峡部裂42例,退行性滑脱54例,其它14例。L4滑脱72例,48例L5滑脱。纳入标准:①腰骶部疼痛、活动受限;②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滑脱;③符合手术指征;④完善各项检查后进行Cage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治疗;⑤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研究期间无失访、脱落、死亡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LIF组、PLF组、PLIF组3组,每组4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Meyerding分类、Newman分型、滑脱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ALIF组 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后做腹正中切口,经腹膜外入路暴露椎体,C臂X光机定位下在病变椎体的上下关节打入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治疗,而后经椎间隙前方进行Cage植骨。

1.2.2 PLIF组 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后做腰部正中切口,逐层分离肌肉和筋膜后暴露椎体,C臂X光机定位下在病变椎体的上下关节打入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治疗,而后经椎间隙后方进行Cage植骨。

1.2.3 PLF组 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后做腰部正中切口,逐层分离肌肉和筋膜后暴露椎体,C臂X光机定位下在病变椎体的上下关节打入椎弓根螺钉行内固定治疗,而后经椎体的后外侧进行Cage植骨。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NRS疼痛评分以及椎间隙高度。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时,分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3]评价患者的机体功能,得分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3组数据检验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标准 P <0.05。

2 结果

2.1 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P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NRS评分均明显低于ALIF组和PLF组,椎间隙高度明显大于ALIF组和 PLF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患者的远期机体功能恢复情况

术前3组患者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且PLIF组在术后第3、6、9、12个月时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ALIF组和PLF组,见表2。

表2 患者手术前后的ODI评分比较(,分)

表2 患者手术前后的ODI评分比较(,分)

*:与 PLF 组、ALIF 组比较,P <0.05;#:与术前比较,P <0.05

3 讨论

腰椎滑脱症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疾病,其常见的原因包括腰骶部关节退行性改变和椎弓根峡部裂。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腰部活动受限、顽固性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可伴有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4]。对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的患者,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理疗、牵引等保守治疗的方式取得临床疗效。但是,当关节滑脱造成神经压迫症状较严重时,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欠佳[5]。此时,为了减轻临床症状、保证生活质量,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6]。

内固定融合术是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主要方式,其目的在于重建脊柱关节间的稳定性、减少滑脱腰椎的异常活动,进而达到消除腰骶部疼痛、防止脊柱畸形及脊髓持续受压迫的临床效果[7]。针对这一要求,其最理想的手术方式应该能够同时达到复位滑脱的椎体、解除神经根受压、椎体间融合的效果[8]。PLF、PLIF、ALIF等3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均较为广泛,且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9]。

PLF是一类在椎管外操作的椎间融合手术,具有组织结构破坏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对局部神经根刺激弱的优势,但无法解决椎管内对脊髓的压迫,且椎管外植骨操作容易导致软组织遮挡、假关节形成,因此术后症状缓解率和关节融合率均较低[10]。ALIF和PLIF均属于椎体间植骨术,具有植骨量大、融合情况好、椎间固定效果理想的特点[11]。相比ALIF而言,PLIF能够更为清晰地暴露手术视野,有利于操作时充分分离神经根、硬膜囊、变性的关节韧带及增生的腰椎关节,达到确切的减压和固定效果[12-13]。

通过观察3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可知:PLI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NRS评分均低于ALIF组和PLF组,椎间隙高度大于ALIF组和PLF组,这说明PLIF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椎间隙改善较明显。从影像资料可以看出,PLIF组术后末次随访椎间高度没有明显丢失,腰椎生理弧度及节段前凸角得以维持,椎间高度的相对恒定以及较高的椎间骨性融合,明显提高了PLIF组的改善率,提示PLIF手术方案有利于提高骨性融合率,缓解临床症状。为了进一步确认患者的恢复情况,我们还对患者远期的机体功能进行了随访,PLIF组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更好。由此可见,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能够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远期机体功能,在腰椎滑脱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1]庄 北,陈建常.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2,18(3):395 -398.

[2]Abdul QR,Qayum MS,Saradhi MV,et al.Clinico-radiological profile of indirect neural decompression using cage or auto graft as interbody construct i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in spondylolisthesis:Which is better?[J].J Craniovertebr Junction Spine,2011,2(1):12 -16.

[3]Fairbank JC,Pynsent PB.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J].Spine,2000,25(22):2940 -2952.

[4]林 海,曾 强,谢小平,等.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J].西部医学,2010,22(18):1406 -1407.

[5]胡日鹤,胡田生,周初松,等.不同融合术式联合椎弓根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47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2,12(2):28 -31.

[6]储惊蛰,崔志明,徐冠华,等.改良PLIF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2,1(1):41 -45.

[7]唐 俊,黄 克.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9(1):51 -52.

[8]张 锋,张文志.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1):2011 -2013.

[9]周若南,彭庆州,吴宏伟.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71 -72.

[10]黄承夸,韦 文,陆文忠.椎间植骨Cage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5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161-1162.

[11]陈宣煌,郑祖高,张怀志,等.椎间盘镜下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5):779-782.

[12]Audat ZM,Darwish FT,Al Barbarawi MM,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low grade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surgical fixation with and without reduction[J].Scoliosis,2011,6(1):14.

[13]陈 威,王 冰,钟 华,等.不同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骨伤,2011,24(1):11 -13.

猜你喜欢
融合术椎间植骨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36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3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