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任重+王丹丹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财务管理迎来了新挑战。指出中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预算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153-02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所处的环境
高校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影响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等,其中经济环境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最深。经济环境主要是指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包括通货膨胀水平、银行贷款的利息率水平和政府的财政政策等。内部环境主要包括高校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等,其中管理理念是指管理当局的风险偏好以及对各项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单位的个数、性质以及每个组织单位的权利义务的划分方法,人事制度是指员工的聘用、培训、工资待遇、业绩考核和职位晋升等工作安排。
在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高校的财务管理环境是封闭的,一切财务活动都按照计划安排的进行,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并且中国已于2001年加入WTO,中国高校的财务管理环境已经放开,使得各大高校由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从按照计划行事变为按照市场需求行事,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这些环境变化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的资金来源发生变化,从原来的“等靠要”模式向自筹经费模式发展。另一方面是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发生变化,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只需记账、算账和报账,而现在他们则需要拥有理财观念、知识和能力,为高校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建议。
二、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能力不强
中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在过去,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只需要做好记账、算账和报账工作就行,因此高校招聘的很多财务管理人员都不是“科班”出身,甚至一些是通过领导关系进入工作岗位的,他们的专业素质偏低,专业能力不强,已经不能很好地胜任其本职工作,成为高校财务管理走向更好道路的障碍。
(二)成本收益意识不强,风险意识不强
中国高校的资金来源已从“等靠要”模式向自筹经费模式发展,学生的学杂费和银行的贷款已经成为高校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杂费是高校取得的收益,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安全等保障是高校所要付出的成本,但一些高校认为学生越多越好、学生越多收益越高,较少考虑到成本和风险因素,导致其疯狂扩招,高校安全事故频发、赔偿不断,这是成本收益意识不强和风险意识不强的结果。同时,因为大部分高校已经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对向银行借款所要付出的成本即利息费用和面对的风险认识不清,导致个别高校疯狂向银行借款,当无法偿还时又借新债还旧债如此恶性循环,一旦国家对高校的金融政策有变,从严控制银行对高校的贷款,高校的资金链条将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三)预算编制不合理,执行力度不强
高校预算是对高校未来收支的计划安排,决定着高校以后财务工作的方向,是高校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现在中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重视预算,往往因为预算编制的时间不够、预算编制的过程不透明等原因造成预算不准确、不合理,不能够客观地反映高校的财务收支状况以及工作重点和方向。而且中国大部分高校在预算编制方法上采用的是“基数增长法”,以此为依据来分配预算经费,这样只能增不能减,既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又不能很好地控制支出。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首先,应该对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下转159页)(上接153页)进行专业的测试,测试合格者继续从事本职工作,测试不合格者在一定期限内离开工作岗位,安排其从事其他工作。高校也应引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年轻财务管理人员,以此来改善高校财务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其次,高校对现任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是必须的。高校应该定期地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离开工作岗位。最后,可以通过引进财务管理人员轮岗制以及竞争机制来锻炼高校财会队伍,不断地提高其整体素质,使其能够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二)提高成本收益意识和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不能只考虑得到的收益而不考虑付出的成本,一方面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在决定是否扩招学生、扩招多少学生时咨询本校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见,以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来判断领导的招生计划是否合理、可行。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在决定是否向银行借款、借多少款时也应咨询本校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见,以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来判断领导的借款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现在大部分高校借款主要是用于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就应该做出所要建的基建项目的预期成本收益情况表,以供领导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高校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并应做出一系列的规定来控制风险,例如坚持“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设立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以此对资金运作过程进行监督,积极预防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三)合理编制预算,加强预算管理
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应遵循“收支平衡”的编制原则,可以采用多种预算方法,如零基预算、部门预算、复式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在预算编制完成后,为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在执行过程中,即使领导发话,原则上也不得随意更改预算,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对预算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但应该形成书面报告上交给有关部门审批。同时,高校还应该对各部门预算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如预算执行的比较好的部门下一年可以增加其预算并颁发一定的奖金,超额预算的部门下一年控制其预算并收取一定的罚款,否则预算就只能是流于形式,起不到其应该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秀琦.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6,(3):48-49.
[2] 孙红丽.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路[J].会计之友,2009,(6):48-49.
[3] 叶习红.高校财务管理的三个新理念[J].会计之友,2009,(10):13-14.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