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颖青
摘 要: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救济方式。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违约风险的发生,学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防止与消除违约风险。
关键词:贷款;违约风险;学校作用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87-01
一、案例
小沾,男, 2009届本科毕业生,该生家庭经济贫困,父母在家务农,收入低微且不稳定,曾申请过一笔助学贷款。
2009年离校后直到2011年,每年12月,辅导员都通过电话方式与其联系,告知其需要将助学贷款的年度利息打入相应的个人农行账号。几年间,该生都没有出现违约情况。
2012年10月为该生助学贷款到期时间。国庆期间,小沾主动与辅导员联系,说其现在经济情况困难,无法及时还贷,希望学校能够帮他向银行说情,暂缓还款半年,以便他筹钱还款。
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与学校主管领导的努力下,学校同意借款于小沾,让其先归还银行的贷款。最后,小沾向学校借款5247.5元(无息)用于偿还银行的助学贷款,并约定于2013年11月归还学校,辅导员则作为担保人。
2013年10月,辅导员与小沾联系,询问其是否已经准备好11月还学校借款事宜,小沾表示能否在11月还学校贷款还不一定,他得再看看。
2013年11月,辅导员再次与小沾联系,他表示,无法还款,希望可以延期。辅导员将情况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反映。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导反馈,鉴于小沾的困难情况,可以考虑帮助小沾偿还借款。
2013年11月28日,经过财务冲账,小沾的5247.5元无息借款全部归还学校。
二、贷款违约风险发生原因与学校作用分析
(一)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之后,有许多不可控因素会影响到贷款学生的偿还能力。例如学生的家庭,学生自己的就业选择,学生的工作情况等。我校贷款学生的还款情况总体上是良好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校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成绩显著。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就业能力,在其毕业踏入社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的工作与生活,为自己谋得生存的空间,所以其能够在合同期内,甚至是提前偿还贷款。这是学校面对不可控因素带来的违约风险的有效应对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学校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
教书,就是通过学校的培养方案设计,在教学过程当中,将社会所需要的某个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掌握了以后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专业知识。
育人,就是在教书当中,透过于任课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学校生活当中,透过于各种活动的熏陶和灌输,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自觉形成了社会共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社会共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只有形成了社会共识,才能够有社会责任感,才能够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学校透过于教书育人,可以很好地掌握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就是培养好学生的能力,第二就是培养好学生的意识。学生有好的能力,在就业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成功进入职场的机会就会更大;学生有好的意识,在面对人生每个选择的时候,才能够守住根本,做好选择,避免误入歧途或者随遇而安而陷入发展困境。学生有能力,有意识,在困难面前才有解决的方法。在面对不可控因素时,贷款学生才能够从容面对,才能从自身出发来消除风险。
(二)面对不可控因素引起的违约风险,学校另外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法是建立机制。
第一,在开展贷款工作的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与诚信教育,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诚信,懂得应当信守合同约定,从思想根源上降低违约风险的发生。
第二,在扣息月以及到期月,辅导员主动联系毕业贷款学生,一来是提醒他们存钱,二来是了解他们的情况,一旦在联系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违约风险,则及时进行风险干预措施。
第三,学校应建立应急基金,在学生确实无偿还能力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结合了他救与自救的有效的社会救济方式。学生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人生的洗礼,使得他们更加有担当。学校在学生办理助学贷款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是其担保人,也是其引导人。学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建立好机制,在学生办理贷款过程中渗透诚信、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完成贷款合同,并建立相应基金,以帮助突发贷款违约风险的学生消除风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