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盐田港是深圳港近年来正在运营建设的重要港区之一,为深圳港在世界港口中的地位竞争中贡献了重要力量。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自开港以来,凭借本身自然条件优势、企业优良的战略管理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吞吐量和码头地位不断提升。文章主要聚焦深圳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介绍其现状和发展经验,并对其未来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发展现状;前景展望
1 简介
深圳盐田港是深圳港的东部港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湾附近,紧挨沙头角口岸,毗邻香港,腹地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港口湾内天然水深在14-20米,水域面积250平方公里左右,并且是“水深不淤”的良好条件,后有深圳市的陆域做后盾,前有香港新界和众多岛屿形成的天然屏障,可以建港的天然岸线长约7.5公里,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优良深水港湾之一。自开港以来,盐田港凭借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企业经验战略和国家政策支持,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发展成为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单一港区,是华南地区国际集装箱远洋运输干线的枢纽港,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
2 发展现状
2.1 码头设施及建设布局
盐田港集装箱码头现有16个大型集装箱深水泊位,泊位总长达到7,885米,航道水深17.4米,港池水深达14米至17.4米,可同时靠泊10艘8,000标箱以上的大型船舶。泊位配备有74台岸吊,包括51台可服务24条槽宽大型船舶的超巴拿马岸吊,其中27台是双起升型岸吊,可同时操作两个40尺箱或四个20尺箱。码头堆场面积达373公顷,这样的面积,可以容纳40万个标准箱。码头闸口配置了73条进出港闸道(41条进港和32条出港)。这样的配置保证了码头的高效率运营。
深圳平盐海铁联运有限公司经营盐田国际码头专用疏港铁路-平盐铁路,盐田国际借助这条铁路与国铁网络无缝连接,将盐田国际码头功能延伸至重庆、四川、湖南、云南、江西等内陆地区,提供内陆工厂至码头的一站式服务。该公司同时经营普通仓、出口监管仓、堆场及拖车业务,借助码头优势资源,为广大客户打造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此外,码头开通驳船支线,深入货源地、服务珠西及粤东地区。
码头特有的nGen系统,其智能化的堆场和船舶策划功能,使得中控室的码头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各个流程的进展状况,配合先进的装卸设备,顺利高效地衔接泊位策划、堆场安排、闸口管理环节,完成货物进出港口的全部过程。
2.2 航线及货源
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凭借自身优良的地理位置、天然的港口条件以及现代化的码头设备吸引了马士基、长荣、韩进、中远等40多家世界知名航运公司在其开辟航线。现有航线总数为90条,包括欧洲航线30条,美洲航线30条,亚洲航线20条,中东航线4条,澳洲航线2条,非洲航线3条,捷运1条,驳船航线5条,中美航线1条等。
盐田港强大的腹地是其国际集装箱码头赖以生存的后盾。来自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众多沿海省份和“京广线”、“京九线”两大主干线辐射的十几个省区,为码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港口实力,吞吐量逐年上升,不仅在深圳港的吞吐量中占有重要比重,更是发展成为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单一港区,现在已是目前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是华南地区远洋集装箱班轮航线上的枢纽港。
2.3 业务与特色
随着中国国家贸易量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以及货物对运输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设综合性的一体化的供应链,提供更高品质的一条龙服务,成为中国沿海码头建设的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大力推广进口和冻柜业务。越来越多诸如冷链物流式的新型运输方式在盐田国际被开发并大力发展,形成盐田港特色服务,创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2006年正式投入运营的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紧邻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总面积0.96平方公里。该园区与盐田国际直接相连的南区,面积0.17平方公里,区内设有仓储区及堆场区。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与物流园区内各仓储物流企业积极合作,携手共进,成立了“盐田区港口仓储物流企业联谊会”,努力协调企业与口岸管理部门的关系,促进港口与仓储物流企业的交流合作,为码头仓储物流业的开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和后勤服务。这样的形式让盐田国际不再仅仅局限于码头服务,业务范围扩展至国际贸易、跨国采购等,成为贸易、物流企业的首选口岸。
2.4 竞争形势与优势分析
总所周知,盐田港是深圳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深圳港集装箱码头竞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以蛇口、大铲湾为代表的西部港区、南沙港区。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的自然条件和港口状况不再赘述。以蛇口、大铲湾为代表的深圳西部港区也处于发展的上升期,综合实力不容小觑。例如,蛇口码头现有9个大船泊位和5个驳船专用泊位,年最大处理能力可达650万标准箱,现已开通定期国际班轮航线近90条,覆盖至全球180多个港口。其航线覆盖范围与盐田码头不相上下。而南沙港的优势在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可以延伸至周边多个省市地区。而且南沙处于珠江入海口地区广州-香港-澳门“A”字形空间结构的支撑位置,是联结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这可以通达八方的先天位置是南沙码头不容小视的竞争实力。三方各有各自的优势,不管是在现在还是以后,这三方都将是深圳港发展的强大源头。
港口之间的竞争,很多时候要看综合实力,这一点上,盐田国际显然略胜一筹。它有珠三角强大的腹地做后盾,由它延伸出去的公路铁路为它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与此同时,盐田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为它在竞争中加分不少。盐田国际先进的操作系统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以及便利的口岸环境,大大提高了码头的进出口效率,这也是一大优势,追赶不易。盐田国际不断创新的服务框架也是它领先的一方面。盐田国际为更好地为顾客提供服务而建立了自身独特的组织结构,同时通过运用六西格玛方法推进流程创新工程,着力提高自身的通过能力和运营效率。与此同时,盐田国际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用于创新的竞争精神,打造自身企业文化。软实力紧跟硬实力的同步发展是的盐田国际在珠三角集装箱码头竞争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内在优势。不管怎样,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还是很有竞争实力的一方。endprint
3 前景展望
重点建设码头深水泊位,保持航道、泊位水深满足日趋大型化的集装箱船的靠泊要求。随着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船越造越大,对于集装箱码头的航道、泊位水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盐田拥有优良的自然条件,“水深不淤”。所以,积极对航道进行维护疏浚,不断建设深水泊位,将会给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带来更多船舶的靠泊,提高码头吞吐量。
完善港口配套设施的建设,打造信息化的现代物流体统。码头的操作效率的提高是其通过能力增强的关键。充分发挥盐田物流信息平台的作用,将货、港、仓储、转运等环节通过网络快速衔接,实现货流、信息流、商流的统一,提高整个码头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加强码头与内陆运输线路的衔接,实现铁路、公路、驳船运输与码头进出口的衔接,将港区辐射范围拓展至内陆。立足原本平盐铁路线,积极拓展与其他铁路支线、干线的连接,扩大码头腹地范围至更多的内陆省市地区。建立内陆城市与港口服务的无缝对接,打造“无水港”。
4 经验借鉴
在全球供应链发展环境下,港口作为重要节点,汇集了码头运营商、船公司、口岸单位、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商务设施、港口腹地等众多主体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港口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依赖于码头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决定于港口。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无疑是国内集装箱码头发展的典范,值得借鉴。现总结盐田港的发展经验如下:
(1)立足自身资源,打造属于自身优势。盐田集装箱码头充分依靠自身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加强港区建设,重点打造深水港的优势,突出特点。在多式联运发展的当今运输界,盐田国际又充分依托平盐铁路等铁路干、支线,同时加强公路网络的完善,把码头的辐射范围延伸至内陆,扩大经济腹地影响力。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码头、港口,都应立足自身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带动力,突出自身优势,拓展经济腹地,从而提高自身地位。
(2)加强信息化建设,创建属于适合自身的操作管理系统。盐田国际拥有自身独特的操作系统和自身的信息化平台。码头特有的nGen系统,其智能化的堆场和船舶策划功能,大大提高码头的操作效率。同时斥资创建盐田国际信息平台,发布关于码头的各样信息以及航运市场冬天等,提高了码头的影响力。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尤其是在航运市场,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先机,拥有了优势。努力研发适合码头自身的操作管理系统,加大对信息化平台的投入,是中国港口发展的大方向。
(3)完善码头配套设施,提供运输、仓储、转运等一体化的物流服务。盐田不断加强码头配套设施,拥有自己的物流园区,提高了码头服务范围和质量,正向更高级的物流中心的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的一站式物流服务是中国未来港口的趋势。
5 结束语
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无疑是中国沿海深水港发展的典型范例,其发展经验值得国内同类型港口的借鉴。创建“现代物流中心”式的集装箱码头不仅是盐田国际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同类型码头的发展方向。相信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何晓明,等.“后竞争时代”的盐田国际反战战略及策略[J].港口经济,2009(2).
[2]陈晓宁.深圳盐田港区建设规划的思考[J].港工技术,2002(4).
[3]温卫娟等.盐田港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6(8).
[4]闫洪涛.盐田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港工技术,2000(9).
[5]刘宗恺.盐田港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6]丁 .CSCL珠三角沿海集装箱运输营销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
作者简介:王开颜(1991-),男,河南省周口市,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航运管理专业学生,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集装箱港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