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草木情

2014-09-26 02:06许智宏
大学生 2014年18期
关键词:燕园南门槐树

如果从明末米万钟建的“勺园”算起,燕园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期间饱经风雨沧桑,校园内现存的五百多株古树见证了这块园地的变迁。每当出访有植物园的海外大学时,因知道我是学植物学的,都会请我去看看他们的植物园。但我想,燕园就是一座植物园。有山有水,部分园地还保留着半自然生态的状态,加上由于校园绿化和教育的需要,过去几十年,又引进了不少种植物。据资料所载,燕园内约有90多科300多种植物,是北京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园林之一。正是树木花草,使燕园四季分明。古树峥嵘,百花争艳,又突显出北大的灵气和活力。

北大出版社的王立刚老师(北大哲学系校友)曾在北大最美的十棵树中列出了:三角地的柿子林,西门南华表旁的银杏,静园草坪的松树,一院到六院的爬山虎,临湖轩的竹子,未名湖南岸的垂柳,浴室南面的英国梧桐,五四体育馆大门旁的白蜡树,南门主路两旁的槐树,三教足球场东边的白杨树。当然,也许还可列出更多,比如六院的紫藤,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院内的玉兰,还有“公主楼”前的银杏路,等等。而其中让我们这代人十分留恋的可能要推那片不大的柿子林了,我读书时树长得还不高。如今在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地方,正是当年容纳了大部分同学用餐的大、小饭厅。每天吃饭,同学们都会经过这片树林。而树林下,也有摆地摊卖书什么的,到夏天西红柿上市,更是在柿树下西红柿堆成山,同学们拿了洗脸盆,五分钱可买一盆,也是一乐!现在是只剩下记忆了。所幸,校园内还有零星几棵柿树和它的近亲君迁子(黑枣树)。对我而言,另一无法忘怀的是南门内道旁的两排槐树。毕业后,每次回校,我基本上是从南门进的,一见这两排槐树,就觉得像回家了。后来回母校当了校长,每年开学报到那天,又是在这里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和他们的家长。一年又一年,这两排槐树不知见证了多少跨入北大大门求学的学子,又目送了多少毕业的学子从这里离开母校的怀抱。

除了古树名木外,那点缀着园林的不同季节的花卉,有栽培的,还有不少野生的,紫色、黄色、白色;当春天来临,看到那路边、坡地上各种小草露出嫩绿的牙尖,还有那绿茵茵的草地,你会感到这里充满活力、激情与希望。赵柏林先生曾书《燕园荷花赞》:“出水芙蓉美如玉,阆苑仙葩净无瑕,梗直虚怀洁自好,锦绣燕园有荷花。”赞赏荷花的清雅高洁,很是代表了一批北大读书人的品格。而读厉以宁先生1978年初所填《木兰花》(校园初春):“湖边残雪风吹去,墙外麦苗青几许,一行燕子报春来,小径花丛闻笑语。黄昏忽又潇潇雨,乍暖还寒何足虑,隆冬已尽再难回,历史无情终有序。”又见即使在风雨飘渺之中,人有情,草木也有情。北大人的风骨、精神,可以在山水草木之间找到身影。每个北大人,当你离开燕园,哪怕是暂时的,也会梦魂依旧、留恋、思念。季老在《汉城忆燕园》一文中所表露出的是在异国对燕园山水花木的怀念,“虽已深秋,塘中荷叶,依然浓绿,秋风乍起,与水中的倒影共同摇摆。塘畔垂柳,依然烟笼一里堤。小山上的黄栌尚未变红,而丰华月季,却真名副其实,红艳怒放,胜于二月春花。”如此这般割不断的燕园情,诚如谢冕老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说,每一位北大学子就像“一颗蒲公英小小的种子”,“选择了燕园一片土”,从此在这里发芽、成长。燕园接纳了北大,使北大在这里延伸、传承。

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后,当时就有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老师问过我,退下不当校长后想做些什么事。我说我想用两年时间好好看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用相机照下来,编一本介绍燕园植物的书,让我们在燕园工作学习的老师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我们校园的植物,认识园中的花草树木。当然,这本书更大的寄托是:希望我们北大学子更好地珍爱我们的家园,保护好燕园的一草一木。

本文乃许智宏校长为博物手册《燕园草木》所作序,有删节。

责任编辑:方丹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燕园南门槐树
我与槐树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情系燕园六十年》评介
燕园的山
一双特别的鞋子
做生肖鸡
丹阳市南门幼儿园的校舍改造
槐树花开
燕园思达通“燕园”猿声啼鸣创“平台”
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