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瑞花+马凤
摘 要:庄子在《养生主》篇中阐发了养生之道的方法,就是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重视人的生命及自由。通过庖丁解牛的故事将这一思想上升到审美的高度,就是获得“天乐”、“虚静”,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顺其自然 安时处顺 自由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事连连,加之统治者荒淫无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从事“漆园傲吏”的庄子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便退出政坛,归隐山林之中,潜心钻研道学。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
《养生主》是最能体现庄子养生观点的文章,他从“缘督以为经”“技近乎道”的层面,揭示了养生思想的内涵,即要顺从自然发展的规律,要重视人的生命及自由。正如王先谦所云:“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于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主也”[1]。也就是说,顺乎天理,依乎自然,处于至虚,游于无有,完全取消主客对立,使精神不为外物所伤,最后达到尽享天年的目的,才是《养生主》一文的宗旨。
庄子在《养生主》中把“缘督以为经”作为养生的核心思想,用了三个生动而富有哲理意义的寓言故事来进行论述。《庄子注疏》中记载“缘督以为经,顺中以为常也;缘,顺应;督,人的脊梁,引申义为中;经,常。夫善恶两忘,刑名双遣,故能顺一中之道,处其常之德,虚夷任物,与世推迁,养生之妙,在乎兹矣!”[2]也就是说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人间的世俗之物所滞留,具体可以体现为遵从自然的中正之道,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样做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了。
一、养生的前提条件
(一)要学会自我解脱
庄子在《养生主》开篇就提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句话,颇让人寻味。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涯”为边际、界限的意思;“知”是知识的意思;“殆”有危险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生命是有界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感觉非常的疲困。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危险了!
在庄子的养生之道中,并没有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代表充满着无限欲望的物质世界,认为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会给生命及心灵造成威胁。而就个体来说,养生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身心安详、平凡和快乐,知识和经验并不是它追求的目标,只有当我们不被代表着物质世界的知识和经验所困扰,并能从中得到解脱时,才能算得上养生。
(二)与人为善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在古汉语词典中,“名”有名声、名望的意思;“刑”是惩罚的意思。就是说,做(世人所谓的)好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世人所谓的)坏事不要遭受律法的惩罚。
庄子是在告诉我们,做善事是应该的,做善事应不留名,如果一个人带着追求名利的目的去做善事,就会给他的身心带来负担。同样,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完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做错事也不应达到犯法的边缘。一个人如果日夜想着如何去行恶,身心的危机感会加重。他认为人的行为游离于善恶之间为最佳的生存状态。
当然这句话并不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除了行善之外,还要去行恶;而是说人的行为处在善恶之间,要走至善的路子,要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做到至善、友爱。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其目的是让自己活得更快乐。这种行为是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质的。它关注如何善意地对待别人,为他人着想,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二、养生之道的内涵
(一)顺从自然之势、安时处顺
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首先体现在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中,即“顺从自然之势”的思想。这家喻户晓的故事,使世人对庖丁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他这种不凡的技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循序渐进、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他刚开始分解牛的时候,“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他就再没有看到完整的牛了;当今之时,他“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大脑已经停止工作而意识却仍在继续进行。这就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达到了技术与神的统一,这种高超的技艺并不是毫无目的训练出来的,而是遵循着“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这样一条生长规律。
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要顺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规律,要顺其自然,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现实是,有些人为了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了那些不属于自己而又想拥有的事物,疲于奔命,不仅让自己于疲惫不堪中无法自拔,而且造成人际关系的日益紧张,导致各种社会问题频频出现,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安全。这是世人忘记顺其自然的后果。同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灾难性的后果。由于世人受利益的驱使加之淡薄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尖锐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安全。这是世人忘记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其次,庄子的养生之道还体现在老聃死,秦佚吊唁的故事中,即“安时处顺”的思想。在老聃死后,秦佚前去吊唁,看到“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的场景。庄子借秦佚之口,对众人的恸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种做法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的,就是说“违反了天性而增加俗情,忘记了天性的享受”。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出生,是应时的;一个人的死去,也是顺乎自然的。应时而生而又顺乎自然而死,那么哀乐就不能进入身心,这才是古人所谓的自然的悬解,这就是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他认为生死并不可怕,而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不必为了这种自然规律而伤心不已,而是应顺应它,安时处顺,从而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死观。
(二)归于平淡之心
在庖丁解牛这则故事中,他之所以能够达到“所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高超技艺,除了“因乎天理”顺从自然之势外,他还持有一颗平淡的心,即“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也,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在面对筋骨交错这样复杂的情况时,他谨小慎微,神情专注,行动小心,以一颗平常心出色地完成了分解牛的任务,在保全自身安全的同时,达到了成功。正如20世纪受人尊敬的宗白华先生所说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大概就是这样一种认知,一种修炼,一种养生的最高境界吧[3]。
庖丁作为一个小小的厨师,凭借自己多年的生活实践经验,不仅掌握了事物生长的规律,而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养生观。在他看来,仅仅是技术上的成功并不能达到自由、快乐的境界,除高超的技艺之外,还得有一颗平常心,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一种超然自得的人生观,是养生得以实现的关键之所在。正是凭借这样一颗平淡之心,他才能在面对象征着皇权至上的文惠君,面对这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时,表现得游刃有余,从而达到“天地与我为一”的自由而又快乐的境界。
现如今,在这个物欲横行的时代,人们为了追求由物质所带来的快感,无形之中已忘记怎样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由于社会和生活带来的多重压力,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接近崩溃的边缘,人们渐渐地迷失在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进行无休止的争吵之中,当其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畏葸不前,甚至还会出现偏激的社会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安全造成威胁。这些都是缺乏正确的生活态度,缺乏平常之心所带来的后果,所以,人们应反思自身的行为,应用平淡之心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活,在平淡之中追求生活的乐趣,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三、养生之道的审美升华——对自由的追求
首先,在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庖丁在给文慧君分解牛时做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每一次动作,每一声声响,没有不符合《桑林》和《经首》节奏的。这种符合音乐舞蹈的节奏,说明庖丁对事物的认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高超,而是达到了艺术的层面,即一种审美的境界。庖丁在解牛时也把别人带入审美境界,让人叹为观止的同时,他自身也得到了愉悦。这种愉悦来自创造的自由,是进入审美境界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与庄子描绘的技艺创造自由的境界是相吻合的。这是庖丁在顺从自然之势,用谨慎小心的方法分解牛之后超出技艺层面,而达到审美境界的自由。
其次,庄子运用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的故事阐发了对自由的追求。泽雉就是江河边旷野里的野鸡,它宁愿走上十步才能吃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而“不蕲畜乎樊中”。庄子认为,养在笼中的鸟儿,就算羽毛再怎么光鲜亮丽,始终被囚禁着,不能飞向天空,失去了精神上自由。所以庄子要打破这种不自由的界限,他渴望着这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的精神世界。
这种至乐和自由的审美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自由创作境界,是由精神的超脱所得到的快乐。而这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天乐”,即“与天(自然)统一,与宇宙合规律性和谐一致,它是以排除所有这些耳目心意的感受、情绪为前提,从而它是以忘为特点的。只有忘记自己的现实存在,忘掉一切耳目心意的感受计虑,才有可能与万物一体而遨游天地。”[4]
四、结语
庄子的养生之道在顺其自然的前提下,强调了任何技艺包括文艺都要达到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重视这些技艺在创作过程中带来的自由、快乐,认为养生贵在养心,养生之人应有“虚静”的态度来处理世俗生活。在达到“天乐,心斋,虚静,自由”之后,才能把握养生之道。
注释:
[1]方勇译注:《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2][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3]潘鸿生:《听南怀瑾讲<庄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4]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参考文献:
[1]王力(原编),蒋绍愚(修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8版)[Z].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
(池瑞花,马凤 山东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