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超 罗小林
荣昌,是重庆的西大门,川渝黔合作与竞争的前沿阵地,是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2012年1月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县幅员面积1079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169个村(社区),总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71万人。荣昌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县,实有耕地89.03万亩。近年来,荣昌形成了生猪、麻竹两大主导产业和优质稻、生姜、黑花生、茶叶等17个特色产业。2013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20.61亿元,畜牧产业集群突破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49元。
——狠抓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一是畜牧产业。围绕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三大体系、三大基地”建设,将荣昌猪产业作为第一品牌,立足畜牧科技、标准化养殖和农牧林循环“三大示范”,全面构建产学研、产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荣昌猪肉及产品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荣昌猪品牌价值高达21.7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猪人工授精全免费、全流程、全覆盖。年出栏生猪100万头,外销仔猪150万头。美国嘉吉公司等56家国内外动物营养企业落户荣昌,年产饲料兽药200万吨,产值达50亿元。GMP生物制药企业发展到12家,成为全国生物产业密集地。二是麻竹产业。着力打造“中国麻竹笋之乡”、“全国笋竹两用林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特色竹乡”三张国家级名片,麻竹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鲜笋8万吨,形成了竹笋、竹材等5大产业,开发出了30余种竹产品,行业总产值近3亿元,竹农人均增收940元。与云南省林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共建麻竹生物产业基地,突破了竹笋加工剩余物转化利用和笋衣制取技术,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林下竹荪栽培技术,正积极研发麻竹叶提取竹叶黄酮等生物产品,进一步做精做深麻竹产业。三是生姜。通过推广生姜连作高效栽培技术,全县生姜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占全市的20%左右,成为重庆市最大的生姜基地,是我县第一个规模在万亩以上亩纯收入实现超万元的特色种植业,也是荣昌在全市最具比较优势的蔬菜产业。近年来,采用地膜覆盖提早或冬季大棚升温反季节种植技术,已实现一年四季均有新鲜嫩姜上市,在重庆市内外处于领先地位,成为我县蔬菜产业在全市的一张名片。仔姜亩产值达到1.5万元以上,高的超过2万元。冬季大棚升温生姜亩产值高达15万元、纯收入5~8万元以上。种植生姜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四是茶叶。荣昌先后被列入全国优势茶叶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县,主产名优茶和红碎茶,具有“单产高、效益好,采摘早、上市早,红绿茶兼制,模式独特”等特点,是重庆特早名茶优势区,已被纳入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平均单产达150公斤以上,是全市的2~3倍,在全国茶区中也位居前列;平均亩产值2500元,纯收入1500元以上。名优茶比市内茶区早7~10天,比江苏、浙江茶区早20~25天,是重庆特早名茶优势区。全县现有茶园3.2万亩,茶业总产值近1亿元。其中红碎茶出口量占全国的40%、重庆的90%,是全国最大的红碎茶生产、加工、出口县。2012年在安富街道成功创建“农业部茶叶标准园”1000亩,2013年在双河街道创建“重庆市茶叶标准园”1000亩。五是富硒黑花生。由于富含硒、钙、钾、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极高,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之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已被列入《重庆现代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7年)》,全国人大委员长、原重庆市委书记张德江在视察我县特色效益农业时,对我县黑花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并在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工作会上给予赞扬。全县黑花生已快速发展到2万亩,亩产量250公斤以上,亩产值达5000元、纯收入3000元以上,比普通花生高出一倍,成为我县又一高效特色产业。
——高标准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农业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的思路,建成4个市级农业园区和17个县级农业园区,以国家现代畜牧科技产业示范园、古昌高升湖高效农业产业园、盘龙万亩生姜科技示范园、吴家万亩蔬菜示范园、安富生态农业科技园、清流镇晚熟脐橙种植园等市县级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市县级特色农业园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21个现代农业园区共入驻龙头企业25家、农民合作社38个,带动特色产业种植33.8万亩,年产值达12.6亿元。带动生猪、白鹅、肉兔、奶牛等园区化养殖年产值达14亿元,建成年产5万吨有机肥加工厂1座,有效解决养殖粪污,促进种养生态循环利用。2013年,成功创建农业部生姜标准园、茶叶标准园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园。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高度融合。一是依托重庆畜科院、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实施储备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培育出“渝荣I号猪配套系”,以1500万元创造了国内畜禽品种成果转让价格新高。组建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家咨询服务团,建立“首席专家+服务团队+种养能手”的农技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开创全国畜禽活体电子交易先河,实施荣昌仔猪集中电子竞拍交易,采用场外远程报价、场内公开竞价的价格发现机制来发现市场真实价格,实现信息对等,有效防控市场价格暴涨暴跌,“猪”周期反复无常,弃猪、杀母猪现象等面临的市场风险。三是针对荣昌商品猪流通的实际情况,思考和探索生猪交易新模式,科学研判实施生猪挂牌交易模式,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按照交易规则,进行自主填报或选定预设信息形成交易,为生猪养殖户、屠宰场和贩运户之间搭起了交易桥梁,拓宽了交易领域,灵活了交易形式,货款通过银商通业务划转,同时制定相关规则和约束制度,有效规避各种风险,保证正常交易和诚信交易,并且养殖户、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均可按照预期的价格计划安排生产,监测市场行情,提前锁定利润。
——稳步推进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一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十百千万”的工作思路,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订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和鼓励政策,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6个、县级35个,农民合作社308个,家庭农场261个。二是创新土地流转服务机制。成立县镇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引导农民以租赁、入股、托管等方式进行土地有序流转,流转面积41.5万亩,流转率达48%。三是着力打造具有荣昌特色的产加销全产业链。以优势资源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探索打造具有荣昌特色的三大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粮油产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林业产业林下循环经济全产业链、现代畜牧业产加销全产业链。其中现代畜牧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情况进展明显:在拥有近60家饲料兽药企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安邦1000万只家禽屠宰、荣牧公司等冷链物流加工企业,不断延伸畜牧产品上下游加工链条。四是推进社会化服务。鼓励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35个,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45万亩,亩均增收300元。五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推进与国家开发银行战略性融资合作,获得授信4.5亿元。筹资1亿元组建重庆荣昌兴农担保公司,搭建适度授信、担保贴息、订单权益质押为一体的担保服务平台。农村“三权”抵押融资达2.25亿元。汇丰村镇银行为新型经营主体发放无抵押贷款8600万元。六是探索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在开展能繁母猪、生猪、奶牛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开发仔猪保险及水稻、黑花生、高粱保险等多样化保险产品,降低农业风险。七是探索构建产销新模式。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30余万亩。依托重庆粮食集团开展粮食就仓干燥、“粮食银行”等服务,为4000余户订单农户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提供资金支持320万元。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成效突显,仔猪电子竞拍累计交易量达120余万头,比全国平均价格高出4元/公斤,助农增收1.2亿元。生猪上线挂牌交易进入试运行阶段。鼓励“农超”、“农餐”对接和直销店建设,特色农产品有组织销售比例提高到45%。
在未来的几年,我县将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要求,大胆先行先试,稳步推进农业改革,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合理布局园区产业,明确园区功能定位,促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力争在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更大突破,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荣昌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作者:曾德超,重庆市荣昌县农委主任
罗小林,重庆市荣昌县农委农业园区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