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崇
摘要: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印度战略地位引起美国重视,美国开始介入到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战后美国力图将印度纳入西方阵营,以期在南亚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但印度在冷战中奉行不结盟外交,游离于东西阵营之间,导致美国南亚战略“由印到巴”的转变。在美巴结盟的同时,美国为了避免印度倒向东方阵营,依旧向印度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而印巴的相互敌对却使美印关系一直在友好与淡漠之间徘徊。
关键词:美印关系;印度独立;冷战
一、印度独立过程中的美印关系缘起
美国由于外交侧重点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在二战前只是简单地将印度视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时任美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的怀特认为:“美国与南亚次大陆的关系基本是在传教、文化和经济领域,印度政治事件对我们来说似乎是非常次要的。”①二战爆发后,在英国政府安排下,印度被迫卷入反法西斯战争。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亚洲战场形势发生新变化,“如果日本军队取得东南亚控制权,那么日本将打开进入印度的门户,从而控制亚洲大部分”②。作为“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储备库,并且是战略物资最重要供应者”③的印度,其战略地位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不容忽视的。美国意识到“印度可以作为太平洋战场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④,开始将对印政策与加强印度战争力量相结合。
二战成功地把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同战争进程联系起来,国大党多次向英国提出,只要英国同意在战后给予印度独立地位,将全力支持对法西斯国家的作战。但印度作为大英帝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不可能轻易地做出让步。对于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美国则表现出极大地关心,不仅及时地报道印度事务,还提升印度驻美国总代理的级别。大西洋会晤期间,富兰克林·罗斯福向丘吉尔建议:“英国像美国让菲律宾在1946年实现完全独立那样,准许战后印度获得独立地位。”⑤美国支持印度独立的一系列活动赢得印度人民的好感,并对敦促英国采取积极态度处理印度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英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在战争中遭受重创,艾德礼政府面对战后印度人民此起彼伏的抵抗斗争,不得不重新考虑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问题。美国担心英印关系的僵局会被苏联利用,积极借助“反对殖民主义”的旗号,支持印度争取独立的斗争。印度新任总督蒙巴顿与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等各派领导会晤后,英国最终选择“分而治之”的印度独立政策,于1947年6月3日公布《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英国从印度“光荣撤退”,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主权国家。
二、战后初期美印关系的波动发展
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导致印度经济畸形发展,工农业生产无法满足战后国内市场的需要。鉴于英国自顾不暇,美国成为印度求助的主要对象。印度过渡政府成立后,尼赫鲁向美国请求“立即救助数百万饥民”⑥,1947年2月和7月,印度两次向美国提出经济与粮食援助的请求。但此时的美国正忙于运用马歇尔计划来稳定欧洲资本主义世界,除了向印度提供部分粮食援助外,并未做出其他回应。自战后至1949年,美国对印政策基本上分散在亚洲及全球战略中,多借助美英盟友关系来保证在印度的利益。
1949年下半年,美国失去中国大陆,亚洲的安全和利益正面临威胁。美国正视先前对于南亚地区的忽视,将印度看作维护自身亚洲利益的最佳工具。虽然印度在战后奉行不结盟外交,但希望同美国建立伙伴关系。1949年2月初,尼赫鲁公开表达访美愿望,并决定加入英联邦,以此传递靠拢西方集团的信息。美国对于印度的示好行为积极回应,“第四点计划”出台后,国务卿艾奇逊宣布该计划适用于印度。同年5月,美国又宣布支持印度向世界银行提出的一亿美元贷款申请。
1949年10月,尼赫鲁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由于美印之间关系的改善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的国家需求上,印度未能放弃不结盟的外交立场,听从美国的安排加入西方阵营。美国也没有得到印度通力合作的承诺,反而被尼赫鲁指责美国对于亚洲形势的评估和所采取的冷战方法是错误的,双方短暂的亲密关系在尼赫鲁访美之后渐趋转冷。
三、美巴结盟后的美印关系走向
当冷战对抗在亚洲地区继续蔓延,印度主动构建不同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第三世界集团,促使美国在南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分治后的巴基斯坦由于国家实力不足,无法顺利地解决国内问题,邻国印度也在寻找机会吞并自己,与大国结盟获得外援成为其摆脱弱势局面的关键。巴基斯坦曾在1947年向英美提出紧急贷款,但英美害怕得罪印度均表示拒绝。1948年巴基斯坦因武器弹药消耗严重,向东方阵营国家特别是捷克斯洛伐克请求援助。面对巴基斯坦的危机局势和外交动向,美国政府深感不安,促使在印巴之间做出选择。杜鲁门政府于1951年11月批准了向巴基斯坦出售以前其要求的小型武器,同时根据“第四点计划”的有关条款向巴基斯坦提供经济技术发展援助。1954年5月,美巴正式签署《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巴基斯坦随后又分别在1954年9月和1955年11月,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成为美国在南亚的盟国。
印度对美巴结盟提出强烈抗议,认为:“美国的军事援助将帮助巴基斯坦领导人以武力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加强对抗印度的能力。”⑦美巴关系的升温还导致印度与苏联的接触,1955年6月,尼赫鲁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大加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政策。12月赫鲁晓夫在回访印度期间访问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苏联放弃此前的中立立场开始支持印度。苏联向印度提供巨额经济援助,并准备在文化教育、商业以及军事等方面加强两国合作。
印苏关系的升温引起美国的忧虑,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国务卿杜勒斯于1956年3月在新德里同尼赫鲁会晤,杜勒斯劝说尼赫鲁不要购买苏联的武器,以免使美国国会停止对印度的拨款计划。1956年下半年,国际及印度国内形势的变化也推动美印关系的改善。印度对苏联军队在10月底制造的匈牙利事件予以谴责,中印边界问题变得日趋紧张,国内经济压力迫使印度政府急需外援。1956年12月,尼赫鲁第二次访问美国。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1957年1月通过大规模援助印度的“NSC5701号”文件,加大对印度国内五年计划项目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自1958年至1961年,美印关系经历一段很好的时期。但美印关系的好转并没有缓解南亚的紧张局势,由于美国对印援助不断增加,巴基斯坦国内反美情绪日益高涨,使得美国意识到印巴之间的深刻矛盾是无法依靠经济和军事援助来解决的。
四、结语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建国,揭开了南亚次大陆新的历史篇章。面对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美国重新调整亚洲政策,正视印巴两国在其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美国试图将印度变为抵抗共产主义扩张的堡垒,但印度的中立不结盟外交政策,却让美国通过保持与印度亲密关系来保障其南亚甚至亚洲利益的策略一再受挫。美国援助巴基斯坦的行为使得美印关系变得紧张,为了避免印度因美巴结盟而倒向苏联,不断加大对印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积怨颇深,美国的双向安抚政策无法真正缓解印巴矛盾,美印关系发展也因此变得波动复杂。
[注释]
①[美]马利克.《美国与南亚的关系(1940—1947年):美国对巴基斯坦运动的态度》 (Malik.US-South Asian?Relations,1940—1947: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s the Pakistan Movement[M].London:Macmillan,1991),30.
②③④⑤[美]肯顿·克莱默.《追求自由:美国和印度的独立》 (Kenton Clymer.Quest?For Freedom: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iasIndependence[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13,19,35,285.
⑥[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M].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101.
⑦[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M].刘晓明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