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

2014-09-25 23:02欧阳秋琼
卷宗 2014年8期
关键词:陌生人婴儿母亲

欧阳秋琼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农民(父母)外出务工、经商、父母异地工作现象十分普遍,从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的题,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据相关研究,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儿童更严重,因此日益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焦点。本文就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其在依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突显出的特殊性进行探讨和评述。

1 依恋的概念和类型

1.1 依恋概念的提出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3]

1.2 依恋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及同事1969年首创了“陌生情景”法。他们利用儿童对分离的反应以及儿童在中等压力之下接近依恋目标的程度和由于依恋目标而保持安静的程度, 设计了七个情节:将婴儿与母亲和一陌生人安置在实验室里,通过母亲离去、返回及陌生人出现等一系列特定程序,考察婴儿分别与母亲在一起、与陌生人在一起、与母亲和陌生人在一起、独自一人、母亲离开和回来时及陌生人出现和离开时的情绪和行为。

通过观察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反应和行为表现,艾恩斯沃斯将母婴依恋的模式分为三种类型:

安全型:这类儿童母亲在场时能安逸地游戏和探索,母亲离开时情绪出现困扰,但母亲回来后很快又回复平静。他们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顺利地与陌生人交往。大约7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型。

回避型:这类婴儿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也并未表现出分离焦虑,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真正依恋。大约2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型。

抵抗型:这类儿童似乎离不开母亲,母亲离开时极端痛苦,但母亲返回后又表现出矛盾心理———既想寻求与母亲接触,又在母亲亲近时生气地拒绝和反抗。大约10%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型。

2 留守儿童与父母正常依恋关系缺乏的现状及后果

留守儿童与父母正常依恋关系的缺乏是相对于有父母亲在家,能够正常地子女沟通、相处而言的。正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工作等导致了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主要体现为“单亲”式、隔代式、委托式及兄(姐)长式四种形式,这就导致了留守儿童基本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生活照料、安全教育、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人格发展、品格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基本缺失了对父母亲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所以相对于有父母亲在家的儿童而言,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弱化了,甚至有些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未能建立起依恋关系,大多数形成了回避型、抵抗型的依恋模式。

鲍尔贝早就提出抚养者与儿童正常依恋关系的缺乏可能会导致儿童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儿童早期缺乏社会性刺激,缺乏关心、爱抚。儿童就难以建立对任何人的依恋,这种早期情绪生活的缺乏将对儿童今后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3 影响留守儿童对父母依恋关系的因素

3.1 母亲、父亲与留守儿童的交往对依恋关系的影响

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母亲的抚养行为为儿童所提供的早期经验,对儿童形成不同类型的依恋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儿童各种信号的敏感性反应 ,更是依恋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著名心理学家 Ainsworth通过对母亲在儿童出生后最初 3 个月喂养方式的研究 ,发现高敏感性的母亲能使 1 岁的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那些低反应性、低敏感性母亲喂养的儿童大多形成回避型或抵抗型依恋。据统计,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留守儿童,在出生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母亲就迫于生计,与婴儿分离,把子女的抚养交给了上一辈人或其他人看养,根本就没有与子女建立起依恋的关系。正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母亲没有机会及条件与子女进行接触和交往、母亲自身的特点(是否具有高敏感性、高反应性)等更是影响不到婴儿,正常依恋关系缺乏,才导致了他们在与母亲的情感联接上变得淡薄,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依恋,在母亲外出打工回来后,表现出拒绝母亲,把母亲当成陌生人对待。

父婴交往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母婴交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父亲是婴儿重要的游戏伙伴,是婴儿积极情感满足、社会性、人格发展和性别角色正常发展以及社交技巧的提高的重要源泉。父亲与婴儿依恋关系的建立,主要集中在与婴儿游戏、身体运动这两个方面。在婴儿的照看方面父亲的参与程度较低,尽管母亲通常是主要的依恋对象,但是父亲同样可以引起依恋。同样,由于留守儿童的现实条件限制,父亲也没能够成为孩子的 “游戏伙伴”或“体育教练”,依恋关系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是不是留守儿童与父母就没有形成正常的依恋关系(安全型模式),而形成了回避型或抵抗型的依恋模式呢?当然不是。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依恋具有其特殊性。

1、无论是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均呈现出对母亲的依恋质量最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父亲的依恋质量较低的趋势。

一般来说,留守对父亲与母亲的依恋两者相比,他们对母亲的依恋质量更高,与母亲的关系更为亲密,单独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更多,而且同母亲谈论一些问题时感到更为自然,所以母亲应比父亲更多地参与到留守的生活之中。对于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而言,母亲是其最经常的支持源,母亲的依恋在农村留守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留守儿童对父亲的依恋质量虽低于母亲,但是父亲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对父亲的依恋质量反而有所提高(初中生)。

其原因可能是:

(1)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儿童来说,父亲更可能被看做是关系相对较远的一个权威人物,可以向他讨教客观性信息,而对生活中的支持和指导的需要可以向母亲寻求帮助。在农村,父亲是家里的经济支柱,父亲外出挣钱符合留守儿童对父亲的角色期望,父亲外出打工可能会提高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2)父親外出打工会减少对留守儿童的限制,这一状况满足了儿童的自主性要求,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使得儿童对父的依恋质量有所增加,至少不会降低;

(3)能认识到父亲外出并不是抛弃自己,而是为了自己和整个家庭生活得更好,所以这会加强父子(女)关系而不是削弱父子(女)关系。

3.2 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依恋关系的影响

儿童依恋的性质是可以变化的。温暖、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形成安全依恋极好的条件。儿童的生理、情感需要能够获得满足,而且抚养者之间相互支持,易对儿童一时的不良反应做出恰当的干预,使其形成安全的依恋。研究发现,如果父母离婚、失业或迁居,有些婴儿表现为从安全型依恋向依恋的回避型或抵抗型的依恋模式转化,也有些婴儿在其家庭氛围由紧张转变为轻松时,他们的依恋也随之向更加安全型转化。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也会对儿童的依恋产生影响,经济困难的家庭生活压力重,父母抚养孩子的敏感性、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形成不安全依恋的风险增大。[4]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低,家庭收入低,抚养压力较大,他们一般对儿童严厉、应答性低、教育要求不连贯,这样也容易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模式不稳定,出现变化。[4]

参考文献

[1]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17):990-995

[2]胡平 孟昭兰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学动态 2000年第8卷第2期27页

[3]王红艳 王 冰 儿童依恋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幼 儿 教 育(教 育 科 学版)2006(4)46

[4]李凤莲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东北师范大学[D] 2008 12,13页

猜你喜欢
陌生人婴儿母亲
婴儿为何睡得多
婴儿房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