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军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学习 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71-02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如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丰富的语文教材,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开端引趣法
开端引趣法泛指教师在课堂开始时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想上课”,即有学习的意愿。小学生往往贪玩,他们课间玩性十足,虽然上课铃声响了,但是他们的心思还停留在课间游戏上。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抛开纷乱的思绪,慢慢静下心来进入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讲故事、设悬念、猜谜语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如讲到古诗时,可以先让全体学生朗读一遍诗歌;讲到成语故事时,可以展示与故事相关的一幅图画,有条件的还可以播放视频画面等。例如在讲到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乌鸦和狐狸》一课时,笔者问学生有谁见过乌鸦、狐狸长什么样,用自己的话把乌鸦、狐狸描绘出来。学生纷纷踊跃回答,他们的思路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联系生活法
联系生活法是指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主要应用于课堂中间,作用是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事物、现象表达出来,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上看,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事物、事理的认识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即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弱,对图像的理解能力强。要想让学生快速认识事物,最快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亲自看到、听到将要学习的知识。教师可以把语文知识和学生生活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例如课文中涉及动物如公鸡、兔子、小猫、小狗的,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谁家养了这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征;课文中涉及拾金不昧的故事,可以提问谁捡到过钱包,是怎么处理的;课文中涉及诚信待人、尊老爱幼等故事,可以问问学生遇到这种情况后该怎么做。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如教学《乌鸦和狐狸》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和狐狸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是怎样解决的?提问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看看课文里的主人公是怎么样想的、怎么做的。通过层层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课文中获得联系生活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三、鼓励引导法
鼓励引导法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教学方法,是相对于常严肃、重批评的教学方法而提出的,是指教师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多引导,不应该有太多的批评行为。这一方法贯穿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其作用是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使之对教师有好感、认同语文教学、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从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分析,小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到辅导作用。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我想学”的观念,培养学生养成两种习惯:一是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二是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回应学生的提问,多启发,不包办代替,鼓励他们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依赖心理强,一看题目较难,自己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教师,这时候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要先鼓励学生仔细分析,或是针对具体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具体要他自己去推敲。比如对于不怎么会造句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联系生活经历来造句;对于难理解成语的,可以提示他们回忆之前讲过的课文或故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很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对教师的提问也回答不上来。这时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植物,通过直观形象认识什么是种子。学生获得感观认识后,再来学习课文,脑中浮现了观察种子的形象,提高了学习兴趣,就能够主动地与同学交流学习所得。
四、分组竞赛法
分组竞赛法是教学中组织活动的一种方法,是指将学生进行分组,设置一定的活动规则,以组为单位进行竞争。这一方法可以应用于课堂活动中,也可以用于课堂之外,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竞赛中了解自身的知识水平,查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在相互竞争中不断进步。从学生行为分析,小学生在课外常常进行跑步、扔石子、飞瓦片、跳绳、猜拳等比赛游戏,说明他们有了竞争意识。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竞争心理,组织他们在学习上进行竞赛。竞赛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生之间的竞赛,可以比成语接龙、成语填空、造句、近义词等;也可以比一比谁认字快、组的词多,谁朗读课文更有感情等。二是小组与小组的竞赛。教师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并与其他组竞赛。分组竞赛通常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既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又得到同组成员的帮助,团结协作的教学氛围使大家关系融洽。分组竞赛时要注意的是,不能总让尖子生带头,要尽量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思考、参与竞争,只有参与了,学生才会产生团队精神、胜利时才会有荣誉感。三是班级与班级的竞赛。这需要班级教师之间精心设计竞赛项目,组织实施,例如可以组织与邻班比成绩、出板报、比画画等,也可以双方选几个代表进行成语接龙、成语填空、朗读课文、快速造句等游戏。如笔者在任课班级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时,将学生划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竞赛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互改作业法
互改作业法是批改作业的一种方法,是相对于以往单纯由教师批改作业的现象而提出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相互批改作业时既互相监督,又探讨问题,进一步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笔者让学生“当教师”,组织学生之间互改作业,可以同桌、邻桌互改,或随机改,由于学生之间有竞争,相当于有人监督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减少了学生互抄作业的现象。经过几次互改,笔者发现小学生批改作业时往往很认真,要求很严格,遇到有分歧的地方还会与同学争论。对此,笔者进一步加强批改指导,在学生争论时做好“裁判员”。学生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复习了所学知识,还对答案进行分析,逐步锻炼了学生的评判能力。
总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