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研究

2014-09-25 02:45张国福王秀玲卜玮晶
卷宗 2014年8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实训转型

张国福 王秀玲 卜玮晶

摘 要:工程训练中心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转型期建设什么样的中心实训教师队伍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转型;实训;教师;建设模式

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中心发展规划

1)培养目标

学院坚持走“改革创新、质量第一、特色兴校”之路,以培养“两强”学生为目标。把学院办学理念精髓定位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实现培养目标,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实训基地。

2)发展与规划

中心的建设,体现了学院以工科为主的决心和对“两强”人才培养的重视。建成了集工程基础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创新实践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为一体,以模块式选课为主要特征、并适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崭新的实践教学体系[1]。建设中做到三点:一是要与市场接轨,确立“三服务”的理念。即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通过服务,打造中心的品牌;二是立足训练中心,深化教学改革,把深化教学改革融入到训练中心的建设定位中,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环节,转化实习理念,以实践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践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践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为资源,深化教学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中心的实践教学水平;三是全面塑造“两强”教师。“两强”教师是指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为建设特色校,培养“两强”学生,建设一支与“两强”要求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非常关键,虽然学院现已拥有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但是,教师要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的科研技术,以加强创新性教学,实践教师的培养、提升至关重要。针对转型期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的建设模式值得研究。

2 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体现为产业结构升级之需,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需。今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727万人,一方面是高校,这种现象虽然由多种因素造成,但是,许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实需求和大学定位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地方高校追求“高大上”的冲动普遍存在,贪大求全,却忽视自己脚下的沃土,以至于迷失了办学方向。

同时,我们也看到研究型人才对国家非常重要,但是,社会发展需求量更多的是应用技术类人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成为必然。

3 师资是高校转型发展关键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转型,因此,高校青年教师道德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高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级人才的历史使命,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兴衰。所以,构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积极向上的、科学合理的高校青年教师道德价值观体系,对于高校向现代化应用型人才,职业化教育方面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4 转型期教师应具备技能

首先,观念应转变。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大学,各方已经达成初步共识,但是,转型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障碍。其中,凸显的矛盾是观念跟不上、师资队伍不适应,观念不适应固然有历史传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观念背后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差距。教师观念必须要转变。

其次,具备实践经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师资队伍非常关键。面临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缺乏实践经验,自己本身没有技术专长。只有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高校才能追赶、适应、引领产业发展。为此,学院积极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提升,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实战经验,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以机械系为例,鼓励教师在授课之余,利用学院的设备引进加工项目,以此带动教师和学生技能的提升。为“两强”教师建立考核目标:如学历为硕士以上;有过企业工作或带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累计时间半年以上;能讲授至少一门专业课和一门专业基础课;带过两门以上课程设计等。

5 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研究

经济的高速发展,教师的继续学习与提升显得非常重要,探索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专业技能强、充满活力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有效模式非常关键。

1)以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模式是高校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模式,工学结合模式是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基础。转型期的独立院校,要培养技能应用性人才,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为此,学院采取措施,加快建设教师在学校、企业间合理流动的程序和机制,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到企业实践,加强与企业生产、研发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带领学生顶岗实习,为教师提供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帮助教师了解市场需求,加快教学改革,促使教师向“双师型”转变[3]。

2)运用校本培训形式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规划和指导下,以人为本,以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把培训与教育学习、培训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的模式。具体做法是:一是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选择教师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策划学习方法,并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和调控,以提高培训效果;二是利用学校的地域优势及特点,以学校为主要基地,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培训过程互动交流,教学相长;三是以教师需求为本,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修养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4]。

6 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

师资很重要,同时也需要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与之配套。一是与培养“两强”教师配套制度的保障;二是培训与提升时间的保障;三是对教师的物质保障,待遇、职称等也要有措施与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服善《数字化工程训练中心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年第2期 103-104

[2]蒋瑛《社会转型期高校青年教师道德价值观及其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王振国 朱健《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辽宁高职学报 2009年11月 74—75

[4]欧阳霞谢晓晖《校本培训: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J]中国电力教育 2011年第26期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实训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转型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路径对我省的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