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和分析高考试题是搞好以后生物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以2014年安徽生物试题中的第2题为例来阐述创新型生物试题的考查意义,并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对创新型图表题的编选、使用、训练及对生物教学方面的价值作了借鉴性说明。
关键词:生物高考;创新型试题;赏析
2014年高考考场上的硝烟已经散去,莘莘学子们也马上就要踏上新的征程,但作为老师,我们的使命远没有结束。认真研究和分析高考试题,从中体会高考命题的真义,对指导我们以后的中学生物教学、有效提高学生能力和应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2014年的安徽省生物高考题,发现试卷中设计了适量的创新型试题,考查考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理综第2题、第3题、第5题等,这些创新型问题的设计都源于中学生物的基础知识,“新”而不怪、“新”而不难。下面以安徽省高考理综卷第2题为例来谈谈我的理解与认识。
1 题目
下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确的是
2 分析
本题以氨基酸和Na+ 等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为情境考查考生对真核生物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物质的跨膜运输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而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从运输条件看,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消耗ATP,协助扩散只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消耗ATP,而自由扩散既不需载体蛋白的协助也不消耗ATP。从运输方向看,主动运输一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而被动运输都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据图分析可知:肾小管腔中的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主动运输。肾小管腔中的Na+ 进入上皮细胞是顺着浓度梯度,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上皮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也是顺着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也属于被动运输,故D正确。
本题考查的细胞物质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可以说是教材中最基础的知识点,学生理解掌握起来难度不大,以前在高考中很少考查。但本题创造性的使用图表等形式为载体,着重考查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就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因而不失为一道创新型好题。
3 启示
3.1 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基石,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纵然图表题材料千变万化,但知识点还在书上,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准确领会生物学基础概念、生理过程、原理及其规律的本质,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本为本,同时建立好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为能更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好准备。高考前针对一些同学对基础知识有缺漏的情况,应按《考试说明》的要求逐一梳理知识点,把遗漏的知识补上;而针对那些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则要加强重点知识的复习,下决心认真看书。
3.2 进行针对性教学,拓展图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本题属于生物图表题,与文字相比,图表描述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观形象性,因而常被各类科研文章和高考新情境试题所采用,解答考查这类目标的试题,要求考生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且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能利用这些信息解答相关问题。这要求学生在平时就培养好解答此类习题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应注重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和辅导:
3.2.1加强生物图像运用能力的培养。生物图像运用能力包括生物图像的判读、再现、填绘和分析能力,尤其要重视读图、析图和用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物图像和图表,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筛选相关生物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而综合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并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
3.2.2将同一章节的不同知识点或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成图表,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及原核细胞等亚显微结构异同点的比较;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不同种类细胞和生物的生殖发育方式及过程的比较;动、植物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比较;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等内容的综合分析与比较等。在教学中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2.3对生物教学插图、图解进行巧妙处理。识图、画图、发掘图中隐含知识、发挥插图形象记忆效能是插图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a.适时适当地把相近、相关的生物图与图解衔接并联起来,以图表的形式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化。例如在一个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中,通过二氧化碳、氧气把叶绿体图与线粒体图勾连起来,并把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及能量代谢图解兼并在一起。b. 适时适当地把有关联的生物图与图解在一起进行比较,做到求同求异。如把蓝藻、细菌、植物叶肉细胞和动物细胞图画在一起比较结构,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减数分裂图并列起来分析比较。c.充分应用发散性思维,增加图与图解中的知识容量,以图进行知识的发散。例如在池塘生态系统简图中,除强调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可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食物链、食物网和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相互控制数量、分解者的作用)等情况,并加入水污染知识(包括有机型污染与无机型污染)等。D.在图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上进行变化变迁,举一反三。如动物细胞结构图可作如下变迁:口腔上皮细胞→肝细胞(线粒体较多)→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小肠上皮细胞(游离面有丰富的微绒毛)→卵细胞(核中染色体减少一半);植物细胞图可变化为:叶肉细胞(叶绿体较多)→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大液泡)→根尖成熟区细胞(无叶绿体、有大液泡,细胞膜、壁外突)→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大液泡,细胞呈正方形)。
3.3 .4 进行针对性的合理训练
合理的限时训练是提高生物图表题解题能力的关键一环。选择合适的经典图表题在规定时间、规定题量,不看书、不查答案的情况下,像高考一样完成,完成后自己批改,打出分数,对照答案自我分析,这样的限时训练可以真正暴露问题、收到实效从而有效提高该类题型的解题能力。当然在这类题型的选择上,不仅要选经典的高考题作典例,而且要根据高考趋势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模拟高考题编一些创新题进行变式训练,通过这种变式训练,既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实现对学生能力诸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考查与强化。
总之,研究高考题,用好高考题,体现高考命题的真义,是实现有效备考、智慧备考的前提,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指导中学生物教学、落实课改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连圣强,王德枝.2012年高考试题赏析[J].中学生物教学,2011(12):57-59.
[2]《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微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作者简介
陈弦(1969-),男,大学本科,高中生物教师,校教研室教研员,主要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