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花裙子

2014-09-25 12:33河北一考生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4年36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悬念裙子

河北一考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诗人的浅诵低吟里,又到了荷叶飘香荷花玉立的夏天了。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太阳和急骤的雨是夏天的主旋律,偶尔有些老爷爷老婆婆摇着蒲扇在树荫下喝茶聊天,小孩子们捧着西瓜东跑西颠,还有姐姐那满满一柜子的花裙子,都是夏天的独家记忆。

“小妹,把床上的裙子打包起来,今天我们有公益活动。”姐姐一边忙着整理书包一边穿裙子一边喊我。

姐姐喜欢夏天,喜欢夏天的繁花,喜欢夏天铺天盖地的阳光,喜欢夏天急骤的暴雨,喜欢夏天的那份热情,她像夏天一样风风火火。

当然了,这都是近些时候的事,以前的姐姐是从不穿花裙子的,校服和短裤可是姐姐的最佳搭档。一到夏天就像我一样整天宅在家里,不出门,不晒太阳,淑女的典范。看着那满满一柜子的花裙子,我好像跌入了花的海洋,这些花裙子好像把整个夏天的花都引得花团似锦。不知道姐姐为什么突然喜欢上了花裙子,那么多的花裙子!

天空被烤得一丝云也没有,像倒挂的海,大概是受不了阳光肆虐的折磨,路人大多行色匆匆躲避阳光,可是在经过姐姐身边的时候,他们总会停下匆匆的脚步,听听姐姐讲他们为残疾人而发起的公益活动的有关内容,接过姐姐的广告,再往姐姐怀里的捐款箱塞上几张人民币。有大人,有小孩,有白领,也有农民工。无一例外,他们大多会给姐姐一个笑脸,而姐姐,也会笑着说声谢谢。她穿着白底儿蓝碎花的裙子,眉眼弯弯……

我跑过去给姐姐送水,看见姐姐头上细密的汗珠和干得开裂的嘴唇,不禁心疼姐姐,想劝姐姐回家。姐姐接过水喝了一口,咧开嘴笑了:“没关系的,我虽然行动不是很方便,可是一想到可以为社会做一些事,整个人好像马上就充满了能量一样。”

话刚落音,姐姐突然微微欠身,提起裙摆,踮起脚尖,旋转,转起来的花裙子像一朵盛开的玫瑰。“怎么样?好看吧?你知道,姐姐以前是不曾像现在这么热情奔放和外向的,而且也并不喜欢夏天,也不喜欢穿那么惹眼的花裙子,但是,这些,都让姐姐看到了世界的美好,给了姐姐希望和抬起头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

“夏天,太阳,裙子和花。”

“就算我生长的地方不被天光射入眼,我也想像花儿们一样漂亮。”说完,姐姐转身继续去发广告,她走路一拐一拐的,花裙子也跟着扭动,我看得发了呆。

是的,姐姐成了残疾人,从膝盖到脚踝的两道长疤一直是她的梦魇。在这之前,她最多是只穿校服短裤的三好学生,但自从那次车祸后,姐姐在家里昏天黑地地睡了不知多少天后,却突然改了性子,扎起了马尾,变得开朗外向,特别是开始喜欢穿花裙子,整个人都明媚、阳光了许多,从一片苔藓长成了一束玫瑰。

我终于知道了原因。姐姐喜欢的,不仅是夏天的热情和花裙子的美好,更重要的是姐姐有了自信、热情、乐观、积极,热爱生活的态度和饱满的正能量,给姐姐的心底投下了一片阳光,给了姐姐正视前方并勇敢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力量。

就像那些夏天的花裙子,灿烂起舞。即使遍体鳞伤,也要鲜衣怒马,活得漂漂亮亮。

【评点】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考场作文。小作者巧妙地借助“花裙子”这一物象来表现衣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本文有以下几点可借鉴:

一、状物抒情,寄寓情怀

作者构思很巧妙,借助对夏天五彩斑斓的花季的描写,衬托出那五彩缤纷的花裙子,又通过对夏天的热烈的阳光的描写烘托出“姐姐”那比阳光和夏天还热烈的情怀。以精确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事物的动态、静态,而将自己的感情巧妙融入于这种描绘之中。

二、故设悬念,吸引读者

评论家王笠耘说:“悬念是引人入胜的磁石,是进入故事的跳板。”本文的作者围绕“花裙子”来设置悬念:不喜欢花裙子的姐姐为什么一下子就喜欢上花裙子呢?姐姐为什么要在炙热的阳光下给路人讲他们为残疾人而发起的公益活动呢?为什么她走路一拐一拐的,花裙子也跟着扭动呢?直到“那次车祸后”悬念才解开。层层铺垫,层层设悬念,使作文的情节波澜起伏,回环多变,扣人心弦。

三、善用修辞,美化语言

本文出彩的原因之一是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引用。文章的开头的两个段的首句都引用了名句,这两句诗词名句的引用把夏天繁花似锦热烈奔放的情怀渲染了出来,为人物的出场做了必要的铺垫。

(二)比喻。例如“天空被烤得一丝云也没有,像倒挂的海”,“像倒挂的海”这个比喻极其精练形象,把夏天的天空的蔚蓝程度描写得非常逼真。还如,“转起来的花裙子像一朵盛开的玫瑰”,这个比喻也很形象,把转动的花裙子的形态、颜色都描绘了出来。

(荐评:封丽霞 李阳海)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悬念裙子
公益活动证书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一百条裙子(四)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千变万化的裙子
夏天,我有花裙子就够了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