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修炼
摘 要 猪高热病发病是一种多种疾病和细菌混合感染的疾病,近年来,在猪场的爆发率特别高,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损失。尤其近几年来在南方地区发病几率更是提高,因此对高热病要做好预防和防治。由此,将对高热病的发病症状以及病症诊断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对高热病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猪高热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猪高热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病”、“高热综合症”、“猪高热症”,是一种在夏秋季节高发,以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猪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感染发病率高、治疗效果较差及经济损失大等特点。由此,对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症状及猪高热病的发病病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正确的诊断方法提高确诊的准确率,最终确认对猪高热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1 发病特点和发病症状
1.1 发病特点
(1)猪高热病发病时间集中在温度比较高的季节,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比较高。猪高热病的病程比较长一般在5~20 d左右,猪高热病的病死率比较高。
(2)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部分怀孕病母猪出现流产,发病率高达60%以上,流产率约40%。
(3)猪场发生猪高热病一般比较严重,大都是整个猪群出现此类的病症。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发病比较严重的是那些封闭不严格,对猪群本身没有经常性清洁和消毒的猪场。即使很多大中型猪场有完善的清洁和保健系统,猪高热病率也是比较高的。猪场相关工作人员不重视猪场的清洁和防疫的相关工作,不经常打扫猪场,对猪群不经常进行疫苗注射和清洁,对猪场没有进行系统的封闭措施和保健工作会导致猪场发生猪高热病。
(4)猪群分阶段发病,在同一猪场中通常中、大猪或母猪先发病,2~5 d波及全群。按照体重来说的话,发病率最高的是体重20~80 kg的猪。按照猪群成长周期来看,发病率最高的是刚刚断奶后的小猪和哺乳后的母猪。因此针对这2种猪群要做好相应保健清洁和防疫工作。
1.2 临床症状
猪高热病是一种综合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有致病率比较高的蓝耳病引发的,与其他的细菌和寄生虫相混合而引起的疾病。猪高热病的主要发病特点是发病急、发热快、发病传染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疾病。猪高热病发病初期主要从外表上进行观察,首先是猪种精神出现萎靡不振,食欲下降,出现便秘,粪便干硬的情况就要进行预防,这是猪高热病的发病的前兆。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要进一步的进行确认。检查住的口舌以及皮肤的症状,如果口舌干燥有很多粘性分泌物,同时,皮肤出现红点,尤其是在皮毛覆盖少的部位如耳朵,脖子腹部等部位。如果出现了上述的情况基本可以确认为猪高热病。之后要测量体温,如果体温升高到40℃以上,但一般不会超过43℃,如果体温明显升高,就可确诊为猪高热病。对猪高热病进行诊断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表现进行病症的确认,一般根据这些基本的表现就能确诊为猪高热病。同时还可以根据以下的症状进行进一步的确诊,这样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不易出现误诊、错诊的情况。
1.3 病变特征
猪高热病的病变部位主要是在呼吸器官,表现为肺肿胀、出血、变硬、大理石样呈褐色斑驳状病变,呈不能收缩的橡皮状肺,间质性肺炎症状明显,并有化脓状,肺间质明显增宽;气管、支气管充血,粘液增多。甚至有血样粘液;腹股沟淋巴结核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肾肿,质脆,有针尖状的出血点;肝肿胀,变性坏死;脾梗死;肠粘膜破损,溃疡状;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心肌松软,无力;肠胃卡他炎症,弥漫性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肾脏偶有出血点,胆汁浓稠,胆囊膨满,膀胱积尿;急性死亡的病例表现为胸腹腔溶血、出血,胃肠出血,笑场粘膜卡他性炎症。
2 发病诊断
猪高温病发诊断中的综合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诊断、病例剖检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以圆环病毒、附红细胞体感染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得到抑制,继发猪瘟、蓝耳病等其他病毒性或者细菌性的混合感染的引起的猪无名高热病。
3 治疗方法
猪高热病是一种多疾病综合症,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并且其治疗药物也要慎重的选用。对猪高热病的治疗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综合防控措施的治疗方法更加合理,也能从根本对猪高热病的进行及时地预防,从而降低猪高热病对猪场甚至是个人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预防至关重要。
3.1 清洁猪场环境,扼杀高热病来源
猪高热病是由细菌引发的混合型疾病,细菌的主要来源是由于猪场的环境不清洁。管理员不及时进行打扫和清洁。因此为降低细菌的滋生率,降低猪高热病的发病来源。要每天对猪场使用杀毒剂和消毒液进行清洁和杀菌,同时,注意对猪群的粪便及时清理,可进行堆积发酵或焚烧处理,这样能从根源上降低猪高热病的发病率。
3.2 提升清洁保健理念,增强抵抗力
对于大型猪场要有严格的防疫制度,管理员要有深刻的清洁保健理念,大型的猪场或者养殖场管理要全封闭。对于一些个体养殖户要及时做好消毒和清理工作,保证养殖场地的卫生清洁。在进行猪饲养是也要注意饲料的选用,要使用添加了病毒免疫因素的饲料进行喂养。同时,要保证有干净的饮水,可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些保健液,这样可增强猪群免疫力和抵抗力。
3.3 及时注射疫苗,提升免疫能力
对于猪高热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及时注射疫苗,并且定期进行注射,这样能够使用药物帮助猪群提升猪群的整体免疫力。值得注意的是,对新出生的仔猪和新引进猪场的猪苗要及时注射疫苗,从而确保整体猪群的免疫效果。
3.4 针对性用药,及时治疗
(1)猪高热病要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药物配药要按照病症的不同阶段使用。在猪高热病发病初期要使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可抑制细菌的继续感染和繁殖。在后期治疗效果维持和巩固阶段要使用营养类的药物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可辅助清瘟败毒的中药进行治疗和效果的巩固。
(2)猪高热病的危害很大,对于这种综合性的疾病是要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法。当对病种确诊后,就要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药物进行治疗,并且一定要按时按照治疗的程序使用药物,也要全面进行预防和治疗,这样才能更见效。比如要加强清洁工作、精选养殖饲料和饮用水、还要进行全方位的预防。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才能降低猪群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养殖场尤其是个体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3)针对病源进行治疗。猪高热病是有细菌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对于疾病的病源目前没有明确的统一。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一般抗生素药物与营养类药物相结合进行使用,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4)阶段性针对性综合性治疗。
①切忌乱投医:病症开始会不明显,是一种免疫系统出现的一种问题,往往大多数养殖户每到病情已经到中后期才会发现。在初期不明显时,养殖户自己为猪治疗,前期治疗恢复不明显,发热反复,后来会慢慢显出病状,但那时做简单治疗已无效果,而且还会传染到健康的猪。治疗方法:天下无毒(150 kg水/袋)+黄芪多糖+世纪维他+葡萄糖,严重时将猪尾巴尖和耳朵剪一小口促使血液流出。
②软磨硬泡:对于“高热病”切勿着急,一般是在20 d左右,有的猪可能2~3个月都得不到彻底的治疗。养殖户切勿着急,一定要有耐心,不吃不喝的猪,内装:黄芪多糖,多维葡萄糖,解热退烧颗粒,清肝利胆类的中药等溶于水中饮服,每天2~4次。对于无法治疗的猪,一定要果断处理。
③注意治疗:目前,对于高热病尚无特效药,有时针打得太多,猪的病情可能更加严重。对于发烧不吃的猪选一些清肝利胆加一些维持机体能量和防止继发感染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以防继发感染。能不能治好,猪的抗体是最主要的。
猪高热病是一种综合疾病,其发病是时间长,感染率高,一旦发病对养殖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猪场进行高效保健和保洁工作,减少猪高热病发病率。同时,也要对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进行掌握能够及时进行确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降低猪高热病对猪场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