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炮手》的神态与对话在童稚情感中张扬

2014-09-25 23:48:09郑晓燕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9期
关键词:炮手神态将军

郑晓燕

《炮手》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的一名普通炮手,为祖国的利益亲手炸掉被侵略者占据的家园的故事。全文突出描述了主人公在这个过程中的复杂内心世界,并以其朴实文风和炮手精神感人至深。那么,如何让三年级学生读懂并欣赏这篇文章,走进文本,让《炮手》的神态与对话在童稚情感中张扬呢?

一、释题引言导入,创设情感悬念

“炮手”是指操作火炮的士兵。有人说:“家是一张床,累了的时候,可以躺上去,美美地睡一觉。”有人说:“家是人生的港湾,当暴风雨来临时,它会无私地为你抵挡风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可是文中的这位炮手却亲手开炮毁了自己的家……

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炮手》吧!

二、间歇朗读感知,理解炮手情感

托尔斯泰曾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互动的起点,教者应想方设法提起学生兴趣,使课堂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在《炮手》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感教学,并突出重点词句,对其进行深度分析,让学生学会感知和把握,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文章的脉络,理解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苍白”深处的残酷战争

炮手的脸色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那是因为天气严寒,因为战争艰苦,因为对自己家园、家人的担忧。面对将军的命令,“一个脸色苍白的士兵应道”,他无从选择,即使是亲手毁掉自己的家园。(补白)军人的使命是为了祖国的平安,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

2. “煞白”交织的爱恨情感

“煞白”是指由于担心、恐惧、愤怒或某种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当将军提到丛林后面,那座红瓦白墙的房子时,炮手的面色由苍白变成了——煞白。那么那座红瓦白墙的房子曾经是士兵的什么?他曾在那里度过了怎样的时光?在那里得到了什么?那里凝聚了他的什么情感?为什么他的脸色进一步由苍白变成煞白。此时带着这些疑问,你能试着来读一读吗?

3.“惨白”中的艰难抉择

由于红瓦白墙的房子已经成为德军的驻地,因此将军命令炮手摧毁它。此时,炮手的神态由煞白变得惨白。因为,那是他的家,他仅有的一点财产。这种情感大家应该能理解, 尽管炮手有再多的不舍,可他却仍强忍着痛苦,履行军人的天职,毫不犹豫地仔细瞄准目标开炮,一刹那,毁了家,灭了敌。此时他的形象无比高大。

炮手的脸色由苍白到煞白,再到惨白,形象地展现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同时文章在此处也达到高潮。

4.“对比”下的痛苦内心

课件1出示:“这时,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汗珠。”那么,裹着的大衣军官们在打颤,而为什么炮手的前额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呢?(引导学生结合句段的朗读体会炮手的复杂情感,即为是否炸毁家而矛盾重重,为家的即将失去而紧张、痛苦、绝望。)

课件2出示:将军连声喝彩,回头微笑着看看炮手,“可是,他吃了一惊:炮手的脸颊上流下了两行热泪。”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炮手为什么会流下泪水?炮手的泪水中也含着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句段的朗读体会炮手失去家园的悲伤,体会炮手在自己精准的一炮背后所隐含的感情。)

这篇文章所隐含的情感是多么复杂,家与国的冲突,炮手无悔地选择了后者,亲手摧毁了前者。这一过程是何等痛苦,又是何等崇高。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这种精神,好吗?(可安排角色朗读:女同学读旁白,教师扮演将军,男同学扮演炮手)

四、设置相应情境,开拓学生情感

《炮手》一文通过神态与对话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炮手的恐惧,理解了炮手的痛苦,体会到了炮手的伟大。全文虽然朴实,但却让人无比感动。

(出示课内插图)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怀,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自我,牺牲自我。这是士兵对于祖国的爱,既深沉而又凝重。当将军听说那是他家唯一的财产后,他不禁震撼了,郑重地向炮手敬了一个军礼。如果此时你是那位将军,你想对炮手说些什么?

(出示课外插图)永春的林俊德将军,他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废寝忘食。临终前,还毅然戴着氧气罩在拼命工作……如果此时你在将军床前,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像这样的人你还知道多少?请同学们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并和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

通过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又能增强学生的认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因而也就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永春县东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炮手神态将军
鲨鱼(节选)
神态描写有妙用
我家的“将军”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14
除害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续写《炮手》
将军
将军驾到
写给一群羊
青春(2017年1期)2017-02-09 12:15:51
寒冬腊月
雪花(2015年5期)2015-10-28 18: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