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毅
【摘 要】基于专门用途英语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及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队伍现状,提出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及培养策略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教师 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01-03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进行业务交流和专业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将英语教学与学习者的专业或将来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的英语教学体系,已逐渐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特别是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更凸显其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ESP教学的成功实施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这就要求ESP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高职院校培养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ESP教师队伍,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ESP对教师的要求
(一)ESP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育学家Dudley-Evans和St. John在1998年的著作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中曾提出:ESP教学的实施者应称为“实践者”(practitioner),而非“教师”(teacher)。他们认为ESP教师应充当五种角色:
1.合格的英语教师。ESP与通用英语相对应,同属英语教学中的两个分支,两者在教学上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ESP教师与普通英语教师相同。Ellis和Johnson在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一书中指出:“商务英语教师首先是个语言教师”。由此可见,ESP教师首先应该是个语言教师。
2.课程设计者和教材提供者。根据Hutchinson与Waters在著作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中的观点,ESP适宜采取“以学习为中心”设计课程,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且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设计者需要针对特定的学习群体指明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并根据这一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因此只有教师的位置最能胜任教学大纲的设计和教材的编写。
3.合作者。ESP区别于通用英语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英语从一门独立的学科转为为其他专业服务的科目。对于高度专业化的语言材料,ESP教师难免会产生陌生感,这就需要ESP教师在教学阶段必须与专业教师进行双向合作。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专业学科的专家可以帮助担任ESP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目标情景;同时,ESP教师可以使专业学科的专家了解学生面临的语言困难。
4.研究者。ESP是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教学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ESP教师要在教学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以探索和建构有效的ESP教学模式。
5.评估者。以学习为中心的ESP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收集反馈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的使用和教学效果等,而这些信息必须通过评估的方式获取,如考试、问卷、访谈、讨论等。教师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作为课程修改的依据。
(二)ESP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应包括知识和品格两个方面。ESP教师多元化的角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ESP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基本的语言教学素质。ESP教师首先是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能理解和应用语言教学的基本原理,如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教学方法论、与学习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等。
2.必要的相关专业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是ESP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能向学生讲授相关行业的知识与技能、指导实训、实习和就业等各种实践活动,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积累相关专业的从业经验。
3.创新精神。ESP教学要求教师针对相关专业的特点来设计恰当的课堂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处理。因此,ESP教师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创造力,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4.自主发展意识。ESP教师要善于对教学开展积极的反思总结,不断地评价自我、实现教学上的调整、修正及自我的发展。在自己既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下,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探究,逐步形成ESP教师应具备的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工作自主性。
二、高职院校ESP教师队伍现状
2009年制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要求。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多元化、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ESP课程,如计算机英语、酒店英语、汽车英语等。但是,由于经验、资金、设备的缺乏,ESP课程的实施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师资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师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亟须解决。
(一)师资配置的问题
在一次针对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的调查中发现,被访谈的7名ESP教师中,有6名教师是公共英语教师,只有1名是专业课教师。由于很多学院普遍认为,ESP是英语学科的一门分支课程,英语语言教师在转型上比专业课教师更容易,因此ESP课程理所当然由英语语言教师承担。在访谈中,多数教师坦言,ESP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主要表现在:第一,备课的复杂性给他们增加了工作负担,由于语言教师缺乏对专业、行业的了解,不精通专业语体的特点,在备课中要不断查阅专业术语、专业知识,耗时费力;而专业课教师则要对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句子结构进行查阅和分析,还要考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往往事半功倍。第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不协调制约了教师进行有效的ESP课堂教学,语言教师能够较好使用英语教学方法,但由于专业水平不高,很难将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专业课教师虽然熟悉专业知识,但不能很好地驾驭语言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教师素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语言课教师是语言教学的“专家”,却是专业教学的“门外汉”。他们不精通专业词汇和专业特点,不熟悉行业知识技能,不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大部分教师只是从书本上学习专业知识,没有下到企业或行业进行过挂职锻炼,严重缺乏相关专业的业务知识和从业技能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必要了解。
2.欠缺外语水平和语言教学理论。专业课教师大多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但仍不足以满足英语教学的需求,例如,对语法现象的分析、词法的解释和长句难句的翻译,自如的口语表达等,专业教师都较难准确地完成。另外,专业课教师不了解语言教学规律,难以胜任语言教学的课堂实施,如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等。
3.缺乏对ESP课程的正确认识。由于目前ESP教师都是由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转型而来,没有经过ESP理论的专业培训,对ESP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较为粗浅。多数教师认为ESP课程就是以英语为工具教授专业知识,接到ESP教学任务就只管在课堂中教专业术语,解释课文,完全不知道ESP教师还应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学方法、编写教材,并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来进行课程评估,从而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三、高职院校ESP教师培养模式
教师素质与能力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教师发展提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学习与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企业合作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要求。由此可见,培养一支合格的ESP教师队伍已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校内学习模式
1.利用院校内部的资源,进行语言或专业的学习。ESP教师的培养都是跨专业的,这会在时间、经费等方面造成一定困难,而充分利用院校内部的学科资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策。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可以采取旁听的形式,学习相关课程。例如,英语教师在本校选择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为期1~2年的随堂听课,并与学生一起参加考试,以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专业课的讲授流程、方式等的了解;专业教师则应该旁听英语课程,以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学习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组织方式等。另外,教师还可参与语言或专业课程团队的教研学习、专业分析会等各项活动,了解各学科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情况等,以获取开展ESP教学所需的各种一线信息。
2.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学习ESP相关理论。ESP教师只具备语言与专业知识,而缺乏对ESP相关理论的掌握,会导致ESP的教学组织陷入混乱。学校应有计划地聘请本科院校的ESP研究方向的教授、曾编写过ESP书籍的专家学者,或曾经到国外的职业院校做过访学的教师等,举办讲座或短期培训班,向ESP教师门传授ESP的相关理论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提高对ESP的认识和ESP教学水平。
3.开展合作教学,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提高。合作教学(joint-teaching),即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语言教师共同担任 ESP的教学。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参与到ESP教学过程中的需求分析、教学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实践、课程评估等各个环节。合作时间可以是长期固定的,也可以是短期灵活的;合作内容则可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合作者的意愿而定。这种合作是一种双向互惠互利的过程,专业教师可帮助语言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言使用目标情景,而语言教师可使专业教师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语言困难。教师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既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二)校外培训模式
1.积极参加国内外业务进修,进行更专业的学习和培训。条件具备的高校可以有计划地把正在从事或即将从事ESP教学的年轻教师派往国际知名的ESP教育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研修,帮助教师学习国外先进的ESP教学经验、开阔视野、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也可以选派一些英语或专业课的骨干教师到各重点院校进行专业课或语言的强化学习,使他们尽快适应ESP教学工作。
2.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专业业务水平。专业实践经历是提升ESP课堂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径。ESP教师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进行兼职锻炼,一方面了解企业运营流程、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等,一方面积累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从而使教师能将最鲜活、最具体的业务案例应用于ESP教学实践中,也能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就业指导。
3.加入行业协会或俱乐部,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ESP教师应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深度和满足学生需求的信息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入行业协会或俱乐部,结交行业中的从业者,与他们积极沟通和交流,了解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学习现代化企业管理思路和职业精神,获取新鲜的业务案例,这些都是ESP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真正需要的,也是 ESP 教学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
(三)个人发展模式
1.自主学习ESP理论,提高探究水平。ESP教师应系统学习ESP专业书籍,广泛阅读各种ESP的报纸杂志,经常浏览知名的ESP教育机构的网站,从而研究和借鉴ESP 发展水平领先国家的教学资料和成熟的教学模式,对比自己的教学实践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修正,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2.考取职业资格证,促进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升。ESP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取正规的ESP教师资格和企业从业资格,这有利于ESP教师可以更快、更积极、更有计划地吸收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
四、高职院校ESP教师培养策略
在ESP教师培养的过程中,除了教师个人的努力外,各校的教学主观部门还应充分重视ESP教师发展,积极提供各种支持机制,使ESP教师的各种培养方式得以顺利实施。
(一)教学主管部门的鼓励机制
ESP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教学主管部门应适当减免转型教师的工作量,或提高课酬,以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地投入到ESP的各项学习活动中。另外,利用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与企业或用人单位的密切关系,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ESP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供了解行业、积累专业实践经验的机会。
(二)推进“双师型”教师的相关政策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其强调教师应拥有职业资格,具备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经历,而一名合格的 ESP 教师就本质而言就是一名“双师”,在知识结构的搭建和教学实践中,都比普通教师承担了更大的工作量。因此,学校应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在待遇方面给予一些激励性机制,让“双师型”教师享受到应有的酬劳,这有利于鼓舞ESP教师进行积极的学习和实践,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进而成为一名严格意义上的 ESP 教师。
(三)建立专门的ESP教研室
ESP教师培养具有跨专业性,各项工作较为烦琐,在系部间建立一个专门的ESP教研室,便于统一稳定的管理和教师间的研讨、合作。吸收优秀的具有相关专业爱好的英语教师和具有较强英语语言基础的专业教师加入教研室,组建稳定的ESP教学团队。教研室负责教师的专业培训,如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外派教师进行业务进修或企业挂职等,同时也负责对教学的监督和指导。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则可在教研室内进行合作学习和教学,如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共同编写教材、协作授课等。ESP教研室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交流合作的平台。
(四)实行ESP教师认证制度
目前ESP教师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只是通过考取的各种职业资格证来证明自己可以从事ESP教学。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可考虑设立ESP教师认证制度,设定考试系统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教师水平,评定教师资格,从而促进ESP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在高职教育中实施ESP教学,顺应了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ESP教师师资水平和素质是影响ESP教学质量的关键。ESP教师培养应结合校内外的各种学习和实践以及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来进行,并从各级别主管部门给予政策的扶持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打造出一支具有高素质和实践经验的ESP教师队伍,为培养高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而服务。
【参考文献】
[1]Jordan, R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Dudley-Evans T,M. J St. John. 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4
[3]Hutchinson, T,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Mark Ellis & Christine Johnso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7]熊倪.ESP教师角色——建设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师队伍[J].科教文汇(上半月刊),2006(9)
[8]王艳.探析ESP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ESP研究,2010(1)
[9]胡艳芬.ESP 教师素质、现状及培训[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5(2)
[10]牛实华.高职院校ESP教学现状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J].民办教育研究,2010(1)
[11]张弋.高职院校ESP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424)
【作者简介】左 毅,女,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等。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