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

2014-09-25 09:10:28吴德永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皖北农产品加工

吴德永

(安徽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 凤阳 233100)

皖北六县位于淮河两岸,分别指五河、固镇、怀远、凤阳、寿县、霍邱六县,2012年六县人口671.7万人,农业人口数586.3万人,占人口总数87.3%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济规模小,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数的60%。近年来,皖北六县利用国家和安徽省重点发展皖北三市六县的契机下,改革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流通体制力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大幅增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方面得到了政府和企业重视,政府中间引导作用明显,企业在技术改造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是整体技术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变。

1 技术能力的定义

技术能力一词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基本的理论开始形成其发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对于技术能力的定义一般要建立在对企业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企业技术能力所下的定义,可分为三大流派:(1)能力学派,主要是通过内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自身作出评价,进而建立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提升的相关战略,主要代表人物有波特、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等等;(2)资源学派,该学派认为在技术能力提升方面内部要素比外部要素更加重要,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主要代表人物有沃纳菲尔特、巴顿等等;(3)战略学派,该学派主要研究动态能力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将技术能力的研究外沿扩大,主要代表人物有钱德勒和安德鲁斯等等。笔者认为Desai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定义比较全面,即企业技术能力指企业购取技术的能力、操作运行的能力、复制和扩展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主要反映了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历程[1]。

2 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现状

皖北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安徽省大力发展皖北的的态势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和资金投入上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2.1 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皖北六县以建设高标准的生产基地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提高优惠和合理化管理等措施,使基地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为于技术引进和技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也找到了农业资本聚集难这个瓶颈的有效途径。这些大规模、高标准的基地建设,为六县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较典型的有2013年落户寿县的“国家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由寿县依法无偿划拨30亩建设用地,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安徽省农科院筹资5000万元,三方共同建设。目标是把该中心打造成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全国一流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成果展示、培训平台,帮助寿县引进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促进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内农产品加工样板区建设。

2.2 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带来动力

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效应将加速集聚,市场竞争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进而形成加快发展的新优势,这种集聚效应突出体现在集聚了资金、技术和人才。聚集效应的形成,为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在技术方向有一定的共享、在竞争方面取得一定的集团优势、在人才引进方面形成比较大的吸引力,为促进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带来很大的动力。

2.3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皖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应用其科研成果并联合开发新产品,“产学研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科研机构,安徽省针考虑皖北六县技术能力提升缺乏必要技术人员和技术项目的现状,指定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等相关高校26名专家对企业进行定点指导并形成“产+研一体化”的基本格局,为皖北六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注入了动力,使皖北六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2.4 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了企业技术能力范围的扩展

随着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农业一体化经营组织特别是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整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使农民的收入不但得到了提高而且增有了可靠的保证。根据调查发现“公司+农户”的发展形势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练习更加紧密,不仅仅降低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成本,也有利于帮助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获得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供求信息。这些技术在农户的应用,一方面使企业的原料更加专业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企业在技术应用上从企业生产扩展到企业原料。使皖北六县地区的技术能力提升得到全面的发展。

3 制约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

本文对皖北六县中的华祥食品有限公司、庆丰油脂有限公司、五河易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五河春酒精制造有限公司、五河县双丰面粉有限公司、怀远县华安达集团、凤阳县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凤宝粮油有限公司和霍邱龙源精米公司9家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如下问题:

3.1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差,外部融资能力弱

在调查的9家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调查中,2012年这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是48.21%。但是除了安徽凤宝粮油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只有25.19%之外的平均值超过50%,说明资产负债比率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皖北六县除了在建立基础设施和建立基本技术资金投入比较大之外,企业在后续科研资金的投入上大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投入接近为0,只有个别企业有一定的投入,但是投入的比例很小。说明企业在后续资金积累的分配上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投入在资金的支持上往往缺乏长期战略发展的眼光。

3.2 高级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

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1)的研究表明,从不同学历看,学历越高选择“勇于创新”的比重越大,其中,研究生的比重为56.4%,而初中及以下的比重为38.2%[2]。调查中发现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人数不是很高,属于中小型企业,总人数不及一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人数,规模较小。高中以下的人数较多,高级人才比较少。这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21.8%,中级以上职称只占11.81%,70%以上是高中学历以下,因此企业职工缺乏必要创新的基础。

3.3 农产品加工率水平低

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一般是利用引进技术进行基本生产,而且对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加工率普遍很低,见表1。

表1 部分农产品加工率对比Table 1 A contrast on the processing of sectional agricaltaral products

3.4 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文化缺乏创新精神

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企业制度都制定的比较详细,注重生产环节的约束,目的都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且在具体的管理和生产中都能够得到实施。但是这些制度往往缺乏弹性,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另外,皖北六县的管理文化对技术能力的提升往往没有得到重视,基本上务实是基础,以现有条件争取扩大产品规模,针对市场进行生产的基本生产组织。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体企业文化中缺乏创新精神,这对于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往往是最大的约束,因为文化决定内涵,决定企业的性格,缺乏创新性格的企业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即使未来做大了,但是往往结果也是大而不强,容易受到新技术的冲击而在竞争中失败。

4 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对策

4.1 提升企业资金运作能力

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负债状况普遍存在一定的压力,规模较小,大部分属于小企业。因此要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把企业的规模做大。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在投入机制上实现多元化,在发挥本地资金的基础上,应积极引入外地资本对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投资。争取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和上市融资,使企业的投资形式多样化。另外,加强本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使企业在资金使用达到不同时期的平稳。

4.2 加强高级人才的引进和企业人才培养

未来的企业技术竞争是以技术人才竞争为基础的信息化竞争,农产品加工企业未来的发展靠的就是技术上的竞争优势。而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技术能力提升方面缺的就是人才。因此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是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关键。企业自身要大力培养本企业员工,使本企业的员工走出去,学习其他先进企业的技术和知识水平,使其成为综合型、创造型、实践型人才,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水平。再次企业应积极与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科技人才交流,包括技术人员的借调、互换、合作等,使企业在管理、科研、销售等方面的人才得到不断的培养,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4.3 在进行技术引进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改进和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大多数优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是先对原有技术进行创新性模仿的基本之上的,技术性改进是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基础。在进行技术改进的基础上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支出,这种支出可以通过地区规模集群效应形成成本效益最优化。另外,皖北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低,农产品加工比率与国内外相比还低得多,因此在使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应该继续进行技术引进,在引进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实力进行技术改进,逐步形成自己的技术研发能力,最后形成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能力的领先,完成实现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4.4 注重自身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设定企业精神时往往提现的是企业家的精神,我们通过上文的分析明显看出皖北六县的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皖北六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时中应该注重的,从企业领导做起,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才能使企业经营者尽量弥补本行业、本企业产品技术发展前景知识缺口,洞悉行业技术(产品)前景,避免知识缺乏或盲从,尤为重要的是要树立技术领先的雄心壮志。

:

[1]Ashok V D.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India’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4:245 -261.

[2]洪勇,苏敬勤.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9(8):12-21.

[3]杨小梅.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方向[J].魅力中国,2010(2):8-9.

[4]杨乐,项喜章,吴素春.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建设途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6):97-99.

[5]胡月英,张龙.农业龙头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以安徽寿县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3(6):15-17.

猜你喜欢
皖北农产品加工
摄影·美好安徽
江淮法治(2022年17期)2022-11-16 12:27:52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认识“超加工食品”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10
后期加工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新农业(2020年18期)2021-01-07 02:17:06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