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2014-09-25 21:49王庆勇孙艳伟
教师·中 2014年9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信息

王庆勇+孙艳伟

摘 要:当前,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已经成为现实,并日益影响我们的生活,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对教育的影响,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和互联网本身是两个不同的层面。本文从信息本身出发,从区分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互联网的网络化传播开始,从本体论角度考察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网络化传播;思想政治工作

虽然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带有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明显印记,但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互联网信息传播又有很重要的区别。伴随着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给“两课”教学模式带来极大压力。

长期以来,“两课”教育一直采用班级授课制度,采取的方式也主要是说教式教育。说教式教育“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已不适合当代追求科学而又富于个性的大学生的思想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渐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中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倾听、接纳、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促使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提高教学效果”。然而无论如何改进教学形式,其都是一种人际传播方式。当整个社会的信息以网络化方式传播时,对于高校“两课”教育来说,也许真正问题不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是课堂教育教学形式本身。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压力。

“虽然我们谈起社会时,往往好像它是由传统所限定的静止的结构,但是,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根本不是这样,而是各种大小和复杂程度不同的有组织的单位的成员之间部分的或完全的了解所组成的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网状系统。”自高校产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一直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网状系统中。而他们却一直处在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信息接收的碎片化难以避免,与学生当前的思想观念多元化和复杂的思想政治状况不符,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顺畅的双向沟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开展,也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由于信息优势的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具有滞后性,是一种事后教育模式,往往是学生先出现问题,然后解决,疲于应付,事倍功半。

2信息传播网络化趋势下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思考

(1)多渠道结合可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正确认识信息传播网络化的影响就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并利用其所带给我们积极的一面,即快捷、新颖、全面等特征,结合传统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找准切入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与引导,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信息网络化传播这一特殊的教育环境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尊重他们的主体性,调动和引导他们的选择性,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收到实效。对于高校而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系统中进行,结果的出现要在两个层面相互作用下完成,因此也只有在两个层面寻求解决方案。以班级授课“两课”教学模式寻求解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层面的问题,对网络信息化传播带来的系统问题往往很难触及。整体规划和综合利用师生谈心、心理咨询、班级授课、校园广播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合理地淡化乃至抵消信息网络化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沟通、配合和学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由学生工作部(处)、校(院系)团委、辅导员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以及近年来组建的贫困生资助中心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成,这些部门的老师共同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掌握社会当前的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强沟通。要灵活地处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服务于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情感等需求,在全校范围内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由于网络化信息传播是一个立体的、交互的和循环的传播过程,大学生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对相关的信息予以查看、筛选、评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不断地进行引导,以真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主体价值观。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周志国.网络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姜言言.论传播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信息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