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崇征+凌宏斌
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晋商(山西商人)和徽商(安徽商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清时期,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清末才逐渐趋于衰落。一度在荧屏上热播的电视剧《大宅门》说的就是山西商人的传奇故事。本文介绍的是粤商(广东商人),一个富于开拓进取精神,充满生机活力,可以同晋商、徽商相提并论的群体。
清代初年,由于一个特殊的机遇,广东商人成群结队地沿西江而上,在广西各地寻找商机,进行经商活动,或在圩镇开设店铺为坐贾,或利用水路贩运货物而为行商,沟通粤桂两省有无余缺,活跃了西江沿岸各地城乡经济,推动了广西经济的发展。与晋商、徽商稍有不同的是,粤商进军广西稍晚,但是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全国性的“东部产业转移”热潮中,广东商人在西江流域经济强劲发展过程中仍然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可或缺。
曾经的辉煌
清代初年,广西由于受长期战乱之后加上天灾频仍,民生凋敝,人烟稀少,荒田、荒地很多。地方当局有鉴于此,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明确规定:省内各州、府、县“对新开垦的田地一律免税六年,对困难的垦荒户贷给耕牛和种子”(据清乾隆谢启昆《广西通志》卷一),以鼓励为逃避战乱、天灾和苛重赋税而长期流落省外的“逃户”归来。与此同时,以同样优惠的政策,大量招徕外商前来经商。浔州府四属桂平、贵县、平南、武宣各县是明代大藤峡瑶民起义的中心地带,战乱之后灾荒尤为严重。据民国《桂平县志》记载:清康熙初年“桂平城厢街道,十室九空”。贵县、平南、武宣等地,情况也大体如此。因此,浔州府和府属各县地方官员贯彻省宪的上述规定自然是不遗余力,除鼓励当地逃户归来及外省农民前来垦荒种地之外,还特别注意招徕毗邻的广东商人前来经商。
条件优惠的开放政策,很快便吸引了大批广东人前来广西创业。据《桂平县地名志》记载,最早进入桂平的是原先定居广东的闽南人,他们捷足先登,于康熙年间在水足土肥的浔江两岸垦荒耕种。至今,沿江的江口、南木、石咀等乡镇的许多村屯,村民们大多会说福建话。乾隆年间,越来越多的广肇(广州、肇庆)人和嘉惠(嘉应州、惠州)人迁居浔、郁两江沿岸的平南、桂平、贵县各地。他们当中,很多是操“麻介”话的客家人。如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豫王胡以晃,他们的先祖都是广东客家人,乾隆年间才陆续进入广西,定居桂平、贵县、平南的。史学界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太平天国起义之所以发生在这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与此同时,广东商人大举西进,在西江沿岸各地城市圩镇进行经商活动。据上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一书收录的口碑材料,桂平江口圩老人陈寿兴说:清朝时“江口圩多是广东人做生意。广东人开的‘万兴和是道光年间全圩最大的商号,他们从广东运来的洋货有大成蓝布、火水油、鸦片烟,还有东盐等。当时圩上有20多家平码行、10多家烟馆,差不多都是广东人开的。江口圩上的三四十家大商号,十之八九是广东人开的。”当时江口和附近圩镇流行一句话:“无东不成市,有市必有东。”
广东商人到贵县做生意的也很多。据1993年版《贵港市志》记载: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贵县县城已“渐次开辟”,“设有街圩,贸易渐通郭外”,“营商户多是广东佛山、南海、顺德籍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汽船通航,兴业、永淳、宾阳、武宣、上林等地的谷米、黄豆、花生油、黄糖、猪、牛、鸡、药材等运到贵县,销往梧州、广州、香港以至国外”。
据口碑材料记载,贵城镇“林宝昌”的后裔林涤凡等5位老人回忆说,林家原籍广东番禺县,清康熙年间,其入籍贵县始祖林仕经携长子林昌世到广西贵县创业,同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许多广东人。林仕经初到贵县,先做小生意,由县城挑些日用品到龙山圩卖,每年夏秋之间就地采购一些茶叶之类的土产运到广东,又在广东采办布匹、成衣、洋杂之类的货物带到贵县卖,获利不小。后来林仕经病死了,林昌世子继父业,生意越做越大,积累了雄厚资本。乾隆十九年(1754年)广东发生大饥荒,林家在贵县大量收购谷米贩运广东,赚了一笔大钱。以后便在贵县县城开设“林宝昌”商号,大量收购谷米、糖、豆等土产运销广东,又从广东大批采购布匹、丝绸、成衣和日用杂货运回贵县,批发给小商贩到各个圩场零售;又在永宁街开设当铺,店号“怀庆当押”。据说当时贵县全县有36家当铺,家家都有“林宝昌”的股份。嘉庆年间“林宝昌”鼎盛时期,还大量购置房产、田地,在县城买了七八十间店铺,在附近乡村买了大批田产。直到咸丰年间大成国起义,贵县城一度被大成军攻下,林家的店铺、产业大半被毁,才逐渐衰落下来。
“林宝昌”家族在贵县经商的历史,可以说是清代广东商人助推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大名镇”的财富传奇
从清初康熙年间算起,粤商进军广西的历史已经跨越3个世纪。300多年间,广东商人的足迹遍及西江沿岸圩镇,加速了商品流通,活跃并且繁荣了广西城乡经济,功不可没。
清乾隆年间以后,民谚“一戎、二乌、三江口”开始在西江沿岸各地广为流传,说的是广西著名的“三大集镇”,即苍梧县的戎圩(今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平南县的大乌(今平南县大安镇)和桂平县的大湟江口(今桂平市江口镇)。从清初直至民国,由于广东商人的积极参与,这3个集镇都曾经鼎盛一时,在广西商业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至今尚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先说戎圩。戎圩是苍梧县城,位于梧州市郊,浔江、桂江汇合处的“三江口”附近,水陆交通方便,闻名全国的苍梧特产古凤荔枝、六堡茶和大量的谷米在此云集,流通两广。若论当时广西各地圩镇商业之繁盛,戎圩当属第一位。据《苍梧县志》记载,从康熙年间起,戎圩“百货连樯,而莫多于稻子”,大量稻谷“转输络绎于戎,为东省所赖”。因而长期流传下来两句谚语:“粜不尽戎圩谷,斩不尽长洲竹。”
戎圩商业繁盛,店铺林立。圩上的几百家店铺中,米行占了一大半。米行的老板大多是广东人。从乾隆至咸丰的130多年间,苍梧县境内戎圩附近各圩镇通过陆路运来的稻谷多时每天有十一二万斤,少则七八万斤;通过水路从上小河运谷米来戎圩的船只有七八十艘,从下小河来的船只有上百艘,一般每半个月一次,每只船装1万斤,平均每天有10多万斤。这些谷米,大多通过水路运往广东。广东人烟稠密,粮食不能自给,从戎圩运去的大批米粮确实帮了广东的大忙。因此当时苍梧附近的藤县、平南、容县,也有不少谷米运到梧州再运往广东。粗略计算,戎圩谷米的年交易量至少有七八千万斤,多时可达上亿斤,这在当时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戎圩的粮价比较平稳,平常年景上等米一般每担卖一两二钱银子,中等米卖一两银子。清道光、咸丰年间,桂东南沿江各地圩镇谷米市场大多参照这个价格上下浮动。由此可见戎圩市场影响之大。
关于戎圩商业的盛况,道光年间梧州府有个叫肖虞钦的廪生曾经写了这样一首《竹枝词》:
大石根前旋水湾,
筏簰泊处客如云。
日斜谷堆才减价,
水艇如梭密往还。
日中为市闹纷纷,
趁圩人至集如云。
蛙螺山珍兼鸡鸭,
采买回梧已夕昏。
然后说到大乌圩。大乌圩濒临浔江支流白沙江,与近在咫尺的武林港舟楫相通,上接桂平、贵县,下通藤县、梧州,附近各乡镇盛产稻谷、糖豆、畜禽。清乾隆年间以后,四方客商云集大乌,圩内店铺林立,商业盛极一时,是平南县南河地区的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从清初康熙年间起,广东商人便陆续前来大乌开设店铺,或经营花纱布匹、油糖豆、海味杂货,或开设平码行,大量收购玉桂、黄麻、桂圆肉以及禽畜等土特产品远销广东香港。地方史志资料记载,因平南盛产玉桂,清同治十二年(1874年)广西藩司在大乌圩设局对玉桂征收赋税,每年所征收玉桂税银达四五万两之多。
粤商还在大乌开设牲口栏,大宗收购猪、鸡、鹅、鸭、牛、羊,通过水路经武林、梧州运销广东、香港。据大安镇几位老街坊回忆祖辈流传的口碑说,清道光年间,广东商人高义记在大安街开设了5间铺面,大量收购家畜、家禽运到广东、香港卖。大安出产的“三黄鸡”远近闻名,高义记大量收购“三黄鸡”运到广东、香港,一靠岸就被抢购一空,成为酒家的招牌菜式和社会上的送礼佳品。高义记在大安开设猪鸡栏,由自己的船只装运,禽畜产品运到广州、香港后,又运回各种布匹、洋杂,生意做得十分红火,成为大乌街数一数二的大商号。
再说江口圩。江口圩位于桂平县境北部大湟江汇入浔江处,因此得名。明朝时,官府曾在大湟江口西岸设立瑶圩,专供居住在附近金田平原上的众多瑶人赶集做买卖。后来瑶人陆续迁离,瑶圩逐渐冷落下来。清代初年,广东商人沿江而上,进入广西寻找商机,立即看中了这块黄金宝地。他们在瑶圩对岸可以停靠大船的浔江河畔开店经商,到了乾隆年间,一个新的集镇——江口圩逐渐形成,当时又称永和圩。
江口圩与梧州、广州一衣带水,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周围村镇星罗棋布,人烟稠密,是个鱼米之乡,盛产粮、油、豆和禽畜等农副产品。不远的紫荆山区和平南鹏化山区大量出产香菇、花粉、干笋、木材和竹子,也经由江口通过水路远销外地。据史志资料记载和一些老街坊的口碑材料,清朝乾隆年间,来江口做生意的广东人很多,圩上四五十家平码行、苏杭铺、药材铺和当铺等大商号,差不多全是广东人开的,当时到处流传这样一句话“无东不成市,有市必有东。”
广东人很会做生意,而且做得很大。乾隆年间江口圩最早、最大的商号叫“广利益”,后来又有“宏聚”、“广来”两家,都是平码行,经营油、粮、糖、豆和香菇、花粉、干葛等土产和山货药材。这些平码行同广东佛山、番禺专做广西生意的“西行”有密切联系,每年都有五六十艘“鹤山船”开到江口,运来火水(汽油或煤油的统称)、洋纱、苏杭杂货和东盐,运出谷米、禽畜、药材、花生油,每船至少装货二三十万斤,多则达五六十万斤,这样一年之内,至少有二三千万斤粮、油销往广东。这在当时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
广东商人生意做得很大,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得出来。据其先祖都曾在江口长期经商的老街坊刘万兴、梁鸿说,乾隆年间江口粤东会馆的日常管理和开销,全靠圩上粤籍商号交纳“花红银”维持。按照规定,每间商铺每年按营业额每一百两银交花红银一钱,从乾隆晚年到道光初年的三四十年间,“广利益”、“宏聚”、“广来”3家商号每年交纳给会馆的花红银都在千两以上。也就是说,这几家商号每年的营业额都在百万两银以上,买卖做得如此之大,真是不可思议。
粤东会馆见证了历史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西江沿岸城镇陆续出现了一座座粤东会馆,那是广东商人由粤入桂,助推广西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
如同广西著名历史学家钟文典教授在其《关于广西近代圩镇研究的几个问题》(见《广西文史》1998年第2期)一文中所说:“在广西,除了桂东北的全州、兴安、灌阳等几个州县没有粤东会馆之外,多数州县都有一个乃至几个粤东会馆。”与广东接壤的桂东南各州县(含梧州、贺州、贵港、玉林市)自不必说,就是僻远的如右江上游的百色镇,桑江上游的龙胜瓢里圩,早在康熙年间,就建起了富丽堂皇的粤东会馆(百色粤东会馆一度是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百色起义红七军指挥部所在地)。而黔江上游的融县,不但县城长安镇有粤东会馆,就连县属的板榄、雅瑶等圩镇也有粤东会馆;罗城县的龙岸、黄金,阳朔县的白沙等圩镇,也都有粤东会馆存在。由此推断,清代分布在广西各地城镇的粤东会馆,应该不少于100座。
会馆的修建,往往是在广东商人接踵而至,当地商业处于鼎盛时期之际。前面提到的“一戎、二乌、三江口”广西“三大著名圩镇”,都有一座规模宏伟的粤东会馆。戎圩粤东会馆始建于康熙晚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大安、江口两粤东会馆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同时建成。桂平除江口粤东会馆外,县城也有粤东会馆。贵县粤东会馆建成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同治三年(1865年)重修。位于郁江河畔的贵县东津圩也有粤东会馆。玉林因有南流江经船埠入海,广东商人前来做“东盐”生意的人很多。乾隆年间,玉林州城便有了粤东会馆,不久,附近的大平山圩也建起了粤东会馆。
修建粤东会馆的宗旨,在于为当地粤籍商人同乡联谊、互助及排难解纷,因此会馆建成后,往往吸引了更多的广东人前来经商。桂平县城粤东会馆建成于乾隆晚年,之后二三十年间,粤商经营的店铺由原来的50多家增至100多家,以至于会馆所在的下股街改名为会馆街。嘉庆年间,桂平城资本雄厚的二三十家大商号,差不多全是广东人开的。
横州(今横县)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建成粤东会馆后,前来做生意的广东人越来越多,他们资本雄厚,大多经营平码行和苏杭杂货生意,大量收购茶叶、谷米、糖、豆和猪鸡,运往广东出售。嘉庆年间,来往横州、广东两地的船只,有时多达二三百艘,从海棠桥(在今县委会附近)一直湾泊到下廓街的城隍庙。
粤东会馆对维护广东商人的合法权益不遗余力,因此深受粤商信赖,也大大鼓舞了他们前来广西经商的积极性。桂平江口粤东会馆帮助粤商打赢的一场官司,是个典型的例子。清乾隆年间,许多广东商人在桂平沿江两岸永和(江口)、大宣(金田)、南木、石咀等圩镇贩运谷米到广东销售,获利颇丰。但往往被当地“棍衿勾串胥役船行,借买补仓为名,派抽勒捐”,需索钱财,商人苦不堪言。后来在江口粤东会馆的支持和帮助下,由南海商人刘懿彰、周魁等出面,一纸诉状,告到桂平县、浔州府、广西布政使司,最后告到两广总督衙门,终获两广总督郭大人剀切晓谕:“此后毋得勒派议抽,需索扰累,倘有仍踵前辙,立即重办。”并且“饬令该客民等自行勒石竖立圩前,永远禁命”。这方名为《奉爵阁部堂郭大人饬禁妄扳碑记》的石碑,至今尚完好保存在桂平金田镇三界庙内墙上。这说明,在300多年前的清乾隆年间,广东商人在当地的经商活动,曾经引起过一些社会矛盾,而粤东会馆在维护粤商的合法权益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新时期粤商风光无限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粤商在西江沿岸的经商活动十分活跃。当时粤、桂两地之间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路,而行驶在广州、梧州、桂平、贵县、南宁、柳州各地的客货运输船只,大半由广东商人经营。来往梧州—桂平—贵县的客运轮船“粤华”轮和“桂华”轮,就曾经有过几次激烈的价格战,彼此竞相压低票价争夺客源。而每一次差不多总是以广东人经营的“粤华”轮凭借其雄厚资本和优质服务胜出而告终。
新中国成立初期,粤商在广西的经商活动有过短暂的停滞。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广西当局适时提出了“迎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建设西江黄金水道”的战略方针,广东商人瞄准商机,乘势而上,将一些重大产业项目转移到广西,以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投资热潮,再一次成为推动西江经济流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以下一些材料,就足以说明粤商在广西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6年,广东省广西商会成立。该会大力推介广西各地的投资环境,吸引广东工商企业进驻广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广东工商企业进驻广西的大型企业项目数以千计,这对于推动广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由华润(广东)水泥集团投资在平南、贵港兴办的大型水泥企业,投产后产销两旺,经济效益奇佳,令人惊叹。华润(平南)水泥年产水泥七八百万吨,2012年上缴税金2亿多元,成为当年广西的“一百大纳税户”之一、贵港市“十大纳税户”之首。2005年,广东商人程克在桂平长安工业区投资兴办金源酒精实业有限公司,以木薯为原料,生产酒精、清洁能源及其他生物化工产品,2012年总产值超10亿元,上缴税金7000多万元。该年,桂平市农民种植木薯30多万亩,增加收入4亿多元,金源公司因此被评为广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广东佛山素有“中国陶都”之称。经营陶瓷产业的粤商不满足于原有的规模,近年纷纷挟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沿西江而上,在广西多个地方建厂发展陶瓷业。其中桂平、藤县两地的陶瓷业规模尤为宏大。到2013年10月,由粤商投资兴建的桂平龙门陶瓷工业区(坐落于桂平市蒙圩镇龙门农场周围,当地人称陶瓷城)已有19家陶瓷企业和配套企业进驻,总投资额97亿元。目前已有8条生产线建成投产,7条生产线在建,规划建设的生产线有79条。据陶瓷工业园区管理人员介绍,到2015年预计可完成产值100亿元,2020年产值超200亿元。
近日从南宁传来喜讯,已有广东东莞数十家制鞋企业扎堆进驻南宁。据业内人士称,首府南宁将很快成为“广西鞋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