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胜
摘要:如何将 BIM 技术应用于造价管理全过程,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和相关企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BIM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的方法及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BIM;全过程造价;投资阶段;工程变更;算量软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一、BIM技术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在开放的工业标准下对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及其相关的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的可计算/可运算的形式表现,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以更好地实现项目的价值。
这种模型实际就是在建设项目前期,利用参数化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一个可以基于模型元素进行各种分析和计算的建筑信息三维模型,然后将此模型应用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相关的管理。它具体是通过一系列相关软件的应用来实现这种技术。它是通过 IFC 标准,将各种应用软件集成在一个数字化、参数化的平台上。
二、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
(一)造价管理模式落后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大多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缺乏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目标和相互沟通协调机制,从而造成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沟通协调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针对项目本身形成多方认同的协作平台。
(二)造价过程数据孤立
一个项目造价过程一般分为概算编制、预算编制、结算编制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参编人员不同对项目本身阶段要求不同,形成三个阶段编制数据相对孤立,只在造价结果的比较上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而造价数据没有基于项目本身形成有效的数据关联。这样导致各个阶段的造价编制工作被动性较高,占用时间较多,重复劳动增多,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与浪费。
(三)市场价格滞后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定额为依据的取定方法,其定额单价往往以定额编制期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为基础。虽然各地也定期通过一些调整系数或人工、材料、机械补差来尽量适应当前的市场价格,但由于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还不能及时提供造价管理人员所需的信息,这种静态、滞后的价格取定方法,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要求。
(四)数据难以实现项目共享
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数据基础来源于项目主体,现有的造价编制参与方没有建立基于项目主体的基础数据共享体系,各自为政,造价管理工作只存在点对点的沟通协调方式,对项目理解难于形成共识。造价管理沟通协作方式亟待改变,以匹配项目越来越高的复杂度,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项目数据多方共享形成项目为主体的基础数据共识,打通信息沟通的通道,改变造价管理沟通协作的机制。
三、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的方法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方法的内涵
建设项目是人们通过生产技术活动消耗和占用生产资源,并最终转化为我们所需的工程设施的一种独特的工作过程, 其独特性表现在:它是由许多前后接续的项目阶段和各种各样的建设活动构成的;它的每项活动都受建设范围、工期、质量、造价的影响;这种过程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项目过程涉及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必须由他们合作完成全过程。
因此,建设项目活动是项目造价的本原。 一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具体取决于项目活动种类、活动数量、活动内容以及规模。另外,人们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技术去完成建设项目活动,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建设项目造价还取决于活动的方式。同时,建设项目造价还取决于项目活动的组织管理;取决于造价科目的划分与设置。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方法从问题的本质入手,以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的科学原理为依据来确定造价,它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确定建设项目造价的方法。
(二)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方法
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方法包括一个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程序模型及其分析技术方法、一套建设项目具体活动造价的确定方法、一套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计算方法。 其核心内容是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程序模型:
图 基于活动的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确定程序模型
四、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要点
(一)投资阶段
BIM 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项目估算的工作模式。BIM 数据模型的建立,结合可视化技术、模拟建造等 BIM 软件功能,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基础。利用BIM 的模型可视化以及信息专业计算化的特点,借助以往类似项目的模型或者利用拼接拟建项目的基础模型,便可以快速形成投资项目的基本工程量信息,再结合造价指标系统,使估算指标数据化,投资决策合理化,在概念阶段快速利用可视虚拟模型完成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工作并提供有效的数据可行度。
(二)项目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招标单位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富含丰富数据信息的 BIM 模型快速抽调出工程量信息,利用 BIM 造价软件结合项目具体特征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利用 BIM 造价软件套取企业定额等,进而编制出投标报价。BIM的利用实现了预算编制的信息化管理,为顺利开展招标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项目施工阶段
BIM 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主要用于工程计量、动态成本分析、工程变更、工程进度款支付管理等方面。
1、工程计量
利用 BIM模型的参数化特点,按照所需条件筛选工程信息,计算机即可自动完成相关构件的工程量统计并汇总形成报表。
2、动态成本分析
BIM 软件可以对所建模型框图进行成本分析,并且可以随着建造时间的进展进行动态成本分析,可以对人、材、机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进行多算对比。
3、工程变更
由于 BIM 支持构件几何运算和空间拓扑关系,造价工程师可修改 BIM 模型中相关构件的属性,或是增加、删除相关构件,系统将自动修改相应工程量,快速汇总工程造价的变化。
4、工程进度款支付管理
在工程进度款支付时,可选择相对应的 BIM 模型进行框图数据调取,被选中的构件就可进行数据的分类以及汇总统计。
5、积极利用先进的造价软件
(1)算量软件
算量软件可以将原有的按专业划分的土建、安装、钢筋等算量软件整合一下,基于完整 BIM 信息模型为基础的多专业协同算量软件,可以整合组成项目主体多专业的建模技术形成集成的建模平台,保证项目多专业的后期集成,分离各个专业的专业计算特性,通过专业计算特性集成的方式与模型平台有效整合,这样既保证了模型的完整集成又保证了计算特性的分离,使建模与计算更高效,模型显示更直观,同时也保持了与 BIM 模型数据之间相互关联性与统一性。
(2)计价软件
计价软件可以考虑与算量软件的协同集成。需要整合算量和计价软件,实现基于 BIM 编制造价的需求,不仅提高了造价编制的工作效率以及信息描述的准确性、一致性和规范性,而且为基于建筑模型的清单项目编制建立数据信息通道,使得清单与模型实现有效挂接,清单信息成为模型信息的输入,为实时查询、统计、分析提供数据信息,同时为后期造价指标数据积累和应用提供可视化的模型
信息基础,使指标运用合理化,为基于 BIM 的投资估算、项目指标分析提供充分的后台数据支撑。
(四)竣工阶段
竣工结算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也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BIM 模型的可视信息化的特点,使得各个构件不仅具有几何属性,而且还被赋予了物理属性,如空间关系、工程量数据、材料供应商信息、成本信息、材料详细说明信息以及项目时间进度信息等记录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所有信息。
参考文献
[1]王英,李阳,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2.3.
[2]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2.
[3]李静,方后春,罗春贺.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