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振
【摘要】:伴随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工程监督的网络化、全程化、实时化、简便化、效能化、规范化成为工程质量监督发展的趋势。本研究以工程质量的监督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的必要性,切实推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建筑工程规模逐年扩大,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从根本上保证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筑行业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1]。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在《建设部关于加快建设系统信息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建设系统的信息化是实现城乡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促进建设事业结构调整和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树立政府形象,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2]”质量工程监督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是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主要利用建设工程管理的特点,在现代化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下,因地制宜的选择成熟、性能稳定的技术,构建动态的远程监视系统。健全和完善与政府决策、执行相协调的工程监督制约机制,积极适应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形势的新变化,统筹规划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创新监督方法,提升监督实效,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2.1研究目的
工程质量监督绝非仅靠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可以奏效的,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工程质量监督必须依托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实现监督的网络化、全程化、实时化、简便化、效能化、规范化。基于这一认识,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信息社会中工程质量监督的研究,旨在提高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力度和工作水平。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工程质量的监督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进行研究。
3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3.1政府信息透明化的必要手段
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作为新的监督主体,帮助政府监管到位作用日益强大,信息化管理能将政府各种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汇总,各地群众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实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建设工程在前期运作、中期施工以及后期维护进行实时、同步的动态监督,并且能够及时掌握政府监督部门所发信息,是政府建设工程实施过程公平和透明化。通过有效、真实、科学的数据使人民群众了解政府部门监督工作的公正,从侧面也加强了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3.2 资源配置优化的必要助推剂
建筑工程规模和投资一般都比较大,不同的工程之间差别性较大,在工程中需要协调的关系多,各种单位之间上报或者下达的的信息交换、文档管理复杂密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有利于对信息文件进行合理及时的整合和处理,有利于各单位总结交流质量监督经验,能够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以及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行及时的决策,以此提高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
3.3推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是任务所需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果对建设工程队伍缺乏及时、有效的教育、制约和监督,就会不断滋生质量安全问题,甚至衍生为腐败问题问题,质量工程监督部门不仅无法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而且还会损害国计民生,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建筑工程如果没有通过扎实有效的监督防控,以至于造成的的代价是沉重的,之前印度楼梯突然倒塌造成数百民人民群众伤亡,质量工程劣质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电子进行实现,对工程的阶段目标以及进度计划进行实时的跟踪、分析和比较,对工程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提高工程质量监管的效率和准确度,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并进行一定的进度控制。因此,如何提升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前瞻性、灵敏性,必须依靠信息化质量监督工作的实效,完成质量监督工作任务而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信息化则是这项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4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
4.1加强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系统
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模块,积极建设、完善常规信息采集,记录与工程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证件号、工作编号、资格名称。记录工程项目信息,各个工程为组成相应的数据组,方便及时查找与应用。
第二模块,结合工程远程监控设施建设,充分应用遥感、遥测、全球定位和其他实时自动采集与传输新技术,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快速备份,逐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多层次协同作业、结构相对完备的综合信息体系。
第三模块,围绕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建立对外工程质量公开监督系统。在工程质量监督公众服务平台公开涉及工程质量监督监管的所有执法依据(法律、法规)、权限、程序,保障被监督者的权益。同时公众可以在线查询所需资源信息,并反馈给监督部门,增强监督工作。
4.2 解决监督检查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问题
工程质量部监督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所采用的标准必须以国家和建设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程、规范、强制性条文,法规文件为依据,引导确定监督检查的内容。在监督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完成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测评时,信息化系统可以通过随身电脑的客户终端,提供向导性的监督检查程序和强大的现场帮助支持查询计算系统,方便管理者对监督检查信息和监督人员的实时管理控制,并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给出处理意见。
4.3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
随着建设工程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信息化技术将主导建设工程监督系统,高智能信息技术建设迫在眉睫。
4.3.1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工地远程监控系统都仍使用有线网络的传输,采用无线网络技术改进建筑施工工地远程监控系统的图像采集子系统和传输子系统部分,可以抛弃原有的有线传输介质,大量使用无线传输介质和无线图像采集设备,施工工地塔吊等地点将不再受到线缆长度的限制,
4.3.2 GPS和 GIS技术
GPS 是英文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简写,即球定位系统;GIS是英文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简写,即地理信息系统[][2] 。 GIS模块可以增加建筑施工工地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子系统的实际操作性,精确到建筑工程的地理状况和周边环境。监督人员的统筹安排作为工程质量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GPS 模块可以增加监督人员可操控性。
4.3.3网络视频会议技术
网络视频会议技术是一种点对点、多点交互的通信方式,可以将不同地点与会成员的活动情况、会议内容等展现到各个分会场。基于网络视频会议技术以上优点,网络视频会议技术可以使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施工工地违反标准的地方,与施工工地管理人员进行通讯,利用直接远程将需要整改的地方下发电子版整改通知书,并限时整改。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监督人员相对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覆盖率。
5结语
建设工程监督领域是社会众多领域中的一个,伴随着高速的科技发展,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逐步普及信息技术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应用。在整个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监督信息化梦想为发展方向,为我国建设监督行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我国目前的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技术尚处于不断摸索渐进的阶段,未来还会有面临很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 24-29, 179-180 .
[2]刘建军.信息化技术在建设工程监督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4).
[3]胡玉义.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1-29.
[4]周宏仁.信息化概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李坚.论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1.
[7]郭汉丁,刘应宗.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特征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8]郭汉丁.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与启示[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5
[9]马明.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J].社会理论前言,2009,07.
[10]李成林.自觉接受群众评价监督努力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探索与思考[J].中共乐山市党委校报,2006,3.
[11]夏立明,何红锋.论政府对工程建设主体资格的监督[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