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管理风险管理体系问题分析

2014-09-24 05:42康迪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机制体系问题

康迪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要,而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对城乡的统筹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新时期发展的重点工作。此举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合理调整城乡布局,完善城乡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更大的社会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给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目前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达不到统筹效果。本文重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问题;管理;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城乡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明确合作性质、规模与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空间布局,进行综合部署与协调安排。它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又浩大的工程,它的设计与管理将会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城乡规划设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发展较为落后,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制定出相关的对策与管理思路、措施。

一、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存在着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在城乡建设过程中,轻地下、重地上,一味的重视对大广场、大马路的建设,假古董、人造景观建设过多,导致城乡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浪费现象。而对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却不够完善,这对我国城乡建设水平带来的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乡镇规划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规划建设水平低下,缺乏有效、可行的规划管理制度,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规划管理人才,规划管理理念过于陈旧,规划管理工作无突破性陈旧,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乡镇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不健全的基础设施

由于城市用地扩展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无法适应房屋建设的需求,导致城市的规划建设处于被动地位。

(四)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

一些地方政府将市级管理权限交由区县进行管理,导致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多头审批、政出多门的现象,在开发建设区进行封闭运作,拒绝接受规划部门的管理。这一现象极大的阻碍了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有效发挥其调控职能,同时,也对实现城乡规划工作的协调性与有序性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五)城乡土地缺乏合理利用

城市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征地难的现象,进行征地工作是,往往会附有许多繁琐的手续以及极为苛刻的安置条件,另外,还存在着征地所需的补偿标准不合理的现象。建设单位在进行土地征用时,必须与区乡政府、郊区村组、农业局、民政部门以及城市规划部门等众多部门单位进行请示、协商和洽谈,由于苛刻的征地附加条件,即便建设单位出资征地也难以征得土地。另一方面,在对乡镇企业进行建设时,村庄农舍对土地的使用缺乏合理性,往往会存在过高的面积标准和大量的土地浪费。这些不合理的用地现象,同时也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诱发了一连串的土地问题:

第一, 城市土地扩展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建成去过度膨胀。

第二, 对耕地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用地使

菜地、良田都遭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第三,由于缺乏良好的规划和设计,使得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另外,城郊道路升级、拓宽、新建等工程也对农业用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对农业正常的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城乡规划设计管理措施

(一)转变思路,加强特色战略研究

国家从十一五以来,一直致力于新农村的建设,力图让农村人民与城市人民一样过上好日子,享受同等教育设施资源与其他有利条件,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失位的问题。在思路的确定上,不能完全以城市的建设规划思路来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可以吸引经验,但要结合每一个城乡结合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把农村的特色展现出来,避免对“城乡一体化”的片面理解。再者,规划设计之前,设计师要提前对农村进行深入了解,对乡村的文化、农民需求,避免产生不重视农业,让关注务农的问题。再次,对于城乡结合点,应该形成良性的结合区,让二元格局发展多元化,避免尴尬,形成明显对比,让人文、经济得以充分融合。最后,对农村的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农村的运转效率,促使农村整体经济与文化发展,达到与生态协调一致,加强可持续化建设,保持城乡发展目标一致。在设计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城乡规划思路,避免在土地使用中产生不良形势,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规划理念,把公众利益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放在首位。

(二)健全城乡规划设计编制管理体制

与国外的城市化发展相比,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情况更加复杂与突出,与国际上的社区化发展不同的是,我国的国情有自己的规划规律,民众的人文基础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在改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与特殊。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保留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特色,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

(三)建立有效机制保障实施

首先是要完善规划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体系,通过运用法律手段,确保科学制定与实施城市规划,不断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乡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要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

其次是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要使城乡规划设计管理遵循其发展客观规律,就必须按遵循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随意性,制止各种滥用职权行为发生。

再次,强化意识,严格执行城乡规划设计是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的保障。坚决确立“规划就是城市宪法”的理念,严格按照城乡规划的制定、审批和修编管理,强化监督管理。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对它的实施情况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严格规划执法和问责制度,建立巡查制度,并及时发现与制止乱变更、乱建设、乱占地等违规违法现象,对违反相关规划的责任人进行问责追究。

(四)强化城乡规划设计监督

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政府部门要把规划设计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运作,在审批过程中做到有效管理,及时发现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纠正处罚。将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进行分摊落实,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主体,坚持执行监督管理制度,保护法律法规程序,避免国家利益受损。

参考文献:

[1]高中岗.中国城市规划制度及其创新[D].同济大学,2010(06).

[2]陶文铸.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体系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0(09).

猜你喜欢
机制体系问题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皮革机制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