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硕
摘要:道路绿化是构成城市街景的重要部分, 具有良好的生态作用和景观作用,是城市文明标志之一。本文以北海市皇家海港酒店以西的道路绿化为例,就北海市部分城市道路进行绿化改造作为试验。城市道路绿化改造中如何运用生态原则和景观原则,,对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绿化树种的选择、公共基础设计与道路的协调性、沿街景观的处理、道路景观结点设计、地下因素和变动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绿化;存在问题;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当前社会,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提高城市艺术品位,美化城市形象的要求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识。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道路的景观进行整治改造设计,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对提升城市形象,构筑优美的城市风光以及城市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今年是城市建设管理年,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我市把北海大道北侧皇家海港酒店以西100米人行道绿化带改造作为试验,并于3月27日正式实施。
2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念
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是指从美学观点出发,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的美观、路用者的舒适性,以及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让使用者(驾驶员、乘客以及行人)感觉安全、舒适、和谐所进行的设计。它是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建筑及空间设计、道路美学、园林学、环境心理学等知识的综合性学科。道路景观体系由道路本体、道路绿化、沿线建筑物(车站、办公楼、住宅等)等主体要素,以及附属建筑物(防护与照明设施、沿线广告、围墙等)、景观背景(江、海、山脉、森林等自然景色)和动态要素(车辆行人的活动、季节的变化、地下设施等)构成。这些要素直接影响道路绿化设计,并由于各要素的地域性而造成城市道路景观的差异。
3北海市皇家海港酒店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3.1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与城市发展不符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绿化形式有一板两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和四板五带式。北海市皇家海港酒店以西原有的绿化形式是一板两带式,但是
由于城市的发展,车辆和行人数量的增多,这种绿化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道路交通的需要,并且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没有各行其道,造成交通混乱。改造后形成了三板四带式的布置形式,利用两条4m宽的绿化带把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开,以改善交通混乱的局面,增加了人行横道的宽度并种上行道树,使行人的行走更加自如,并且不影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通行。
3.2城市道路绿化用地规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
一直以来,北海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大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地率,却忽视了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的整体构思,有时同一条路上有好几种种植方式。四川南路中间分车带在近5年来进行了2次改造,由原来的简单配置逐渐改成乔、灌(开花及整形)、草搭配的层次丰富的立体式生态景观效果。改造的目的是好的,但因选用的品种和数量较多,如在株距3 m的2丛夹竹桃中间加种1丛小叶紫薇、整型的片植地花中种植生长快速的三角梅等。这样一来,在狭窄的分车带上显得非常拥挤、混乱,更加重了绿化养护特别是植物修剪的负担,已经偏离了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一些道路绿地由于设计不科学,在人、车流量大的出入口及场所前,只设计有窄小的人行通道及有限的活动空间,造成人为对绿地的践踏破坏,从而使一些树木根本无法种植、存活。新近建设成的北海市西南大道,在宽46 m的中间绿化带上采用列植方式,景观稍显单一,易造成审美和司机的视觉疲劳。
3.3与其他公共设施脱节
道路构成要素中还包括车站、广告牌、沿街建筑等公共设施,原有的龙湾大街对车站和广告牌没有进行处理,公交车停靠位置不固定,行人没有地点等候上下车,在上下班高峰期易造成交通混乱及安全隐患。改造后的北海市皇家海港酒店以西的道路采用港湾式车站,车辆进站不影响交通,同时车站设计与灯箱广告牌相结合,既美观又温馨。原有的道路与周围建筑的交叉口没有进行处理,车辆进出杂乱无章,改造后对各个建筑的出入口进行了规划,与道路绿化相结合,增加了建筑前的绿化量,充分美化了沿街景观。
3.4 运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配置形式单一
运用植物的品种少,植物群落结构单一运用植物的品种少,使植物群落的结构显得简单而且形式单一,是北海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普遍存在的通病,特别是一些特殊道路上采用的应用性树种种类更少,主要集中在小叶榕、大王椰、凤凰树等树种,植物群落稳定性较弱,生态效益不明显,道路植物配置的观赏性不是很强,而且景观效果不突出。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没有显出特色,没有创新点,缺乏生机和活力。作为地处亚热带的北海市,其道路绿化上应用的特色植物品种较少,不能体现出热带植物的丰富性和特色性。
3 .5季相景观不丰富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最具有生命力的要素,特别是它具有四季的季节性变化,是人们最愿意接受的景致,也使人们充分的感受到生命的生机和变化。“春花、夏荫、秋色、冬绿”是景观植物配置的效果要求,但是在北海的道路绿化却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一直以来,为了凸显南方滨海城市四季长绿的景观效果,北海市主要选择小叶榕、荫香、秋枫等,观花、观叶树种较少,“夏荫”、“冬绿”的效果有了,“春花”、“秋色”却不多见,大部分道路绿化色彩单一,景观季节变化不明显,城市的生机有了,活力却显得远远不够。
3.6 地方特色、文化特色表现不足
许多园林植物配置表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方面做得很不够。不能形成地方文化特色,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7 影响景观效果的其他因素
城内电线是采用埋设还是架空的方法,可能影响到行道树的树形、道路整体景观效果
及安全系数。目前的道路绿化,电线从树中穿过,破坏了植物的自然状态,且没能及时修剪整形,整体景观零乱。建设生态化的园林城市,不能仅靠栽树种花、提高绿量,还要取得整体的和谐、统一,才能营造出好的景观效果和城市环境。
4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法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该包括行道绿化设计、绿化带设计、分车绿化设计、平交立交路口绿化设计、步行街绿化设计等。
4. 1 道路行道绿化设计
行道的绿化设计是道路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道路绿化设计的基础,也是最普遍的形式,常见的有树池式和树带式2种。树池式设计是为了占用人行道,在行人过多的街道,
常采用树池式种植行道树。树池形状可方可圆,其边长或直径不得小于1. 5 m,长方形树池长短边之比不超过1/ 2。行道树栽种于树池的几何中心,树干距车道缘石不小于1 m。
树带式设计是指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1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人行横道或行人比较多的公共建筑处使之中断的一种行道树种植设计方式。常见种植带宽度最小为1. 5 m,除种一行乔木用于遮阴外,树下还可种植绿篱及花卉,以增加防护效果和观赏效果;种植带达5 m宽的可交错种植2行行道树,靠近车道一侧的树下配置以防护为主的灌木,靠近人行道一侧树下配置以观赏为主的植物,中间空地种植花卉和草皮。
4. 2 道路绿化带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是指道路用地范围即建筑红线以内的带状绿地,主要包括人行道绿化带和分车绿化带。在地上、地下管线影响不大时,其种植乔木和灌木的行数由绿化带宽度决定:宽度在2. 5 m以上的,种植1行乔木1行灌木;宽度为6 m以上的,可种植2行乔木或大小乔木。分车绿化带又称隔离绿化带,分车绿化带的宽度依车行道的性质和道路总宽度而定,高速路分车绿化带的可达5~10 m,一般为4~5 m,最低不小于1. 5 m。
4. 3道路交叉路口的绿化设计
交叉路口是2条或2条以上道路相交之处,交叉路口是道路交通的咽喉、隘口,人们往往对交叉路口的绿化有特殊的要求。在进行绿化设计时,首先需要调查其地形和环境特点,然后合理确定、处理植物种植与安全视距的关系,特别是要确定人的安全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1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形内不能有阻挡人们视线的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地面物。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的植物,高度不得超过0. 65~0. 7 m,宜选用低矮灌木、宿根草本植物。安全视距的大小是根据人们的行车速度、坡度、路面质量情况而定的,一般采用不小于30~35 m的安全视距。
4. 4 步行街道绿地设计
步行街两侧均为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多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消遣的场所,平常人流量很大,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对绿化植物的强烈干扰和绿化的功能性。植物种植、街道种植、街道铺装要和环境、建筑相协调,使功能性与艺术性协调一致,提高人们的视觉感受。植物种植要精心选择种类,特别要注意其形态、色彩,宜选择枝叶繁茂、无毒无刺无异味、叶色花色美丽、株形叶形花形优美的植物。乔木要冠大荫浓、挺拔雄伟、花期长。栽培形式多采用规则式,植物株形整齐,与街道环境相协调。在街心可适当布置花坛、雕塑,街道可铺设装饰性花纹图案,以增加街景的趣味,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5结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结构骨架,对城市的结构布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道路景观设计不仅具有改善城市气候、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道路景观设计应根据各城市的自然环境的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人文历史情况的不同,从人文、生态、社会的角度出发,营造一个空间布局合理、生态可持续发展、景观和谐的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人居环境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智博,马力,杨岚,胡金萍.从城市规划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1)
[2] 孟欣慧.中小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5)
[3] 杨琼博,仇方赫.葫芦岛市龙湾大街道路绿化改造景观设计研究[J]. 绿色科技.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