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2014-09-24 05:42吴明兴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污染

吴明兴

摘 要:市政工程施工环境的保护要求必须掌握市政建设的发展规律,调节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寻找解决产生矛盾的根据和解决方法,以便从本质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污染;环境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城市文明也在进步。目前,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也相对提高,环境保护的理念已经形成,但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以灰尘、噪声、废弃物和水源、空气等为代表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和环保者的注意,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加之改革开放、完善和提高投资环境的需要,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兴建也加大了力度。从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区街道、到街巷小道,都在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新建和改扩建,配合现代化城市美化需要,各类市政基础工程如:绿化、亮化工程也在全面、高质量、高标准地启动和实施之中。凡此种种,都显示了我国城市建设的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和欣欣向荣的新气象[2]。市政工程建设规模、施工进程、社会效益等均具有令人信服的实绩:道路宽畅、行车方便、市内暴雨积水难题初步得以缓解,城市绿化面积倍增,皆是广大市政建设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为了把今后市政建设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对以往市政工程施工实施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回顾是极有必要的,特别是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某些问题和不足,应引起参建各方的注意并加以克服。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造成的环境问题

持续的经济发展带动了我国城市建设与改造工程的需求,城市干道、桥梁、绿化、亮化等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的兴建不断在建设规模、建设质量、建设效率等方面取得突破,为保证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调查显示,市政工程在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施工中产生的噪音、扬尘、污染及废弃物导致了附加治理费用的升高,不利于项目成本的控制,与此同时,施工对河流、地下水、大气等的污染也对居民生活安全造成了威胁,影响了市政工程社会效益的实现。

1、破坏生态

1.1公路、桥梁、管线敷设等工程中,通常会首先征用大面积的土地,而施工中对土地上植被的践踏、碾压、弃置等行为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系统具有重要的空气净化功能,可以创造出纯净新鲜的大气环境,而工程施工对植被的破坏,打破了区域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不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2市政工程还可能导致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公路路基施工为例,开挖填筑等环节对局部地形的改变打破了原有的水土平衡状态,植被的减少又切断了表土与植被间的联系,加之一些填方边坡、挖方、弃土场等新产生的坡面未得到良好的保护,在雨水季节到来时,常被冲刷而形成冲沟。据统计,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因此都要新增5000万吨以上的水土流失,并诱发多种更加严重的地质灾害。

1.3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对生态的多样性造成了威胁,目前,约200个物种已经在我国灭绝,而更多的物种则处于濒危状态,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地由于土地占用、弃渣废物排放等人为原因遭到破坏,河流改道、水文条件变化,也都可能导致地区物种的消亡,而单个物种与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生态多样性的降低又进一步使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

2、环境污染

2.1不合理的施工除对自然生态具有严重影响外,也对居民生活的空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首先,工程施工中常出现运输设备、吊装设备、挖掘设备以及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噪音扰民的现象。工程中通常将40db作为卫生标准 对施工噪音进行控制,但很多施工现场的实际噪声值都大大超过了40db的标准。长期在80db以上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会损害听觉,85db以上的噪音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危险,此外,夜间施工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居民的睡眠质量,从而导致其出现各种其他身心健康问题。

2.2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而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废渣、污水等有害物质常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使居民生活用水更加紧张。另一方面,大量的泥沙颗粒通过地表径流排入水体,使河流水文条件改变,并进一步导致河流泄洪能力下降、地下水流与数量变化、对区域生物的生存构成了潜在威胁。

2.3市政工程施工期间的扬尘污染影响着城镇环境的空气质量,在运输速度快、自然风速强的环境下,开挖、运输、装卸等过程会使材料粉尘等飞扬于空中,增加了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而施工机械尾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的排放也会加重大气污染的程度,在威胁人体健康的同时,也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

三、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策略

1、灰尘污染防治措施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挖开的土方,可以实施集中堆放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灰尘扬起的波及范围,同时要对土方进行回填,可以从时间上降低灰尘的影响;运输水泥、石灰、混凝土和砂石料时,可以采用密封的罐车,如果采用敞篷车运输,应该在物料上方覆盖一层篷布;存放施工材料的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点,也要设置粉尘围护栏等遮挡措施,降低灰尘的扩散;要在固定机械设备运行方向波及的范围内增加除尘装置。

2、施工水污染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其产生的污水量并非很多,但是,如果没有采取防止措施,通常会为城市生活用水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对于不同类型的废水,其防治措施也不尽相同。比如在处理冲洗砂石料产生的废水时,由于水中含有较多的悬浮物,因此必须建立沉降池井下沉降处理;冲洗施工设备或者车辆机械时,尽量选择靠右污水排放管道的地点进行,以便防止冲洗废水流入生活用水中。

3、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设备、运输车辆是产生噪声的主要源头。因此,为了降低噪声污染,施工单位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选择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以便尽可能地降低噪声污染。比如低噪型的施工机械或者车辆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低的噪声指数。另外,施工单位也应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以便降低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噪声污染。

4、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料,应该进行分类回收,然后交给废弃物收购站进行处理;表层土可以作为绿化用土,对于施工时产生的废土,统一规划进行回填处理,建立弃土场地进行弃土的集中处理;对施工现场清场废弃物的处理中,清场的树木农作物以及杂草等要及时进行清运处理。我们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固体废弃物减量化:通过合理下料技术措施,准确下料,尽量减少建筑垃圾。充分利用以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落地砂浆、混凝土等材料。提高施工质量标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尽量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构件,减少现场切割。

结束语

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处理好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掌握市政建设的发展规律,调节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寻找解决产生矛盾的根据和解决方法,以便从本质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晓丽.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如何更好的保护好环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2]王明.如何做好市政工程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J].科技资讯,2011(19).

[3]李国权.市政工程施工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6).

本文所有参考文献均来自于中国知网及龙源期刊网。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污染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针对泥水平衡法顶管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运用研究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