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琴 王希柱
摘要:招投标工作和许多其他工作一样,随着工作的深入,必然将会暴露出一些弊端。因此要想继续保持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就需要对于目前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的发现、及时的总结、及时的改进。同时还要继续加强政府的监管,监理一个更加合理、更加规范的市场。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建设工程投资控制以及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意义
1、规范建筑市场
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促进管理工作合理化,能够打破原来的观念,实现建筑产品的商品化,使建筑工程的造价更加合理。加强招投标管理能够促进双方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交易,使得建筑市场的各种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利于规范建筑市场的行为,推动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理性化和法制化进程。
2、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
招投标制度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企业潜力,比如人才、技术、业绩等等。招标单位为了增加招标的成功概率,会不断采用新型技术和工艺,加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招标企业为了提高公司实力会加强企业管理水平,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招标企业不得不时刻加快企业改革方式和经营理念,实现管理模式的改革和转变。经过技术人员统计,我国通过招标实现项目的施工,能够节约资源2%左右,工期能够缩短15%,而且建筑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好保证。
3、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保证市场廉洁
招投标制度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规律而开展的,通过科学评价和竞争机制能够保证招标单位选择到那些质量技术可靠、信誉良好、造价公平的投标人。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工程价格。我国建筑招投标整个过程受到监督部门监督,能够保证施工环节绝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持建筑市场的清廉明正,杜绝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有力遏制行贿受贿行为。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问题
1、在招投标方面,我国的法律规范还不尽完善
为了避免招标或者降低招标要求,招标人往往会寻找法律空档。众所周知,实行公开招标费用比较高,招标的程序也极其复杂。因此一些单位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凡事从简,想尽办法和手段将公开招标降低为邀请招标,甚至使工程的规模无需招标。依据规定,预估价高于50万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50万)都必须公开招标。那么,如果将整个工程拆分为多个小工程,不就可以躲过公开招标的程序了吗?没错,这就是一些单位经常打的如意算盘。一些企业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任意拆分拼凑,将一个完整的工程划分为很多小工程,分别进报价审批,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使工程达不到公开招标的要求,企业就这样绕过了公开招标的正规程序。
2、单位恶意招标竞争
在招标的过程中,正常的竞争可以促进市场建设,提升建筑工程招投标效益,而恶意竞争会扰乱市场秩序,对招投标市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例如,在招标的过程中部分单位在揣摩招标人员心理后,不依照自身实际施工状况及实际施工造价,任意调整单价或故意在某些工程上实施大幅让利,在招标过程中恶意报价确保中标。但是在中标后,上述企业并不依照招标中的各项内容要求进行施工,恣意调整施工内容,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项目、工程量进行转变或消除。这种现象直接造成后续的施工质量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
3、评标定标方法不科学
工程招投标中评标方法在我国还是缺乏相应的科学性,评标的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有失客观公正。很多建设单位为了自身利益青睐低标,只注重价格,而忽略了对投标企业综合能力的考核。
三、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措施
1、健全招投标体制
为了建筑行业招投标健康顺利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健全的招投标制度。国家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招投标企业可以有法可依,没有漏洞可钻。建立综合管理部门和执法主体,成立一个独立、统一、权威的综合监督管理机构,可以独立行使其综合监管的职能。对投资管理体制加以改变,避免同体投资、建设、管理和监督现象的出现。
2、严格把握招投标程序
建设部门在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招投标的程序来办事,一定要做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且还要利用相关的媒体报刊等各种载体,在社会中准时公开发表招标消息。这就要求:①在编制招标文件的时候,必须坚持集体审核、集体决定的原则,且工程量的清单一定要准确,保证标底合理。要以现在运用较为普遍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来确保能够编制出质量高、严谨性与科学性强的招标文件;②对合同的签订要进行严格管理,编写的合同文本一定全面、合法、细致,内容准确、详实、可具体操作。中标者在投标文件中所涉及到的工程质量、工期、造价、造价调整及调整凭据、办法等允诺事项需明确、全面,还要符合招投标工程的政策规定和法律法规;③掌控好招投标中编制招标与投标文件的具体时间、停止投标的时间、开标时间及评标时签订合同的时间。改进投标、评标及定标的过程,拟定严谨的评标方法。
3、强化监管以及执法工作力度
良好的监督机制可确保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以及公平性,因此应做好公告以及招投标报告的有效审核,评估施工资质,快速全面的掌握招投标阶段中建设方以及承包方存在的违规行为。可全面提升招投标任务的公开透明性。借助严格监督管理,做好整体招投标工作以及有关合同文件的审核。在此基础上还应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维护。项目监督阶段中,应借助法律武器针对违规行为实施严厉惩处与打击,发展廉政建设,优化招投标管理工作效果,开创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4、调整监管方式,建立信用档案
在对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进行监管的过程中,招标单位要严格依照《招标投标法》中的规定要求,对招标投标活动进行控制,保证投标企业之间正当竞争、良性竞争。招标单位要加强监督管理效益,依法查处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上述招标企业进行公示。招标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中的信誉档案,对参与招标的各家投标企业信誉进行全面收集,将招标企业市场主体中的不良行为与评标结合起来,降低招标恶性竞争的发生率,形成良好的招标风气。招标单位做好技术标评审结果,在招标投标工作完成后实施跟踪管理,加强对合同履行的管理及控制,提升合同实施效果。一旦出现投标企业不履行合同要求,对标书内容恶意篡改现象,要及时进行警告及纠正,严重时可无条件废标,防止上述违规违约行为制约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效益,影响建筑施工安全及质量。
5、要不断改善评标专家的管理制度
要加强评标专家的基础性管理,根据评标专家的基本条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处罚制度,制定编制的细则和规定;要把评标专家的管理水平考核纳入到对监审的内容和范围,有效提高招投标的透明性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不断降低招投标的成本。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评标专家的考核,制定完善的考核标准,加强对考核的监督,保证公正公平;如果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不遵守评标制度和规定,出现徇私舞弊或者弄虚作假的等恶劣行为,要取消评标专家的资格,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
6、建立科学的评标方法
在进行评标时,要联系工程具体情况与工程内部的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标定标方法体制。在对投标部门进行评定时,应该运用灵活的方式,取消低价中标的评标方法。工期要求较高的工程要对其严格控制,且对施工部门的施工技术和装备进行考核时一定要加大力度,对报价的考量可以相应的降低,使评标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能够得以提高。对运用普遍技术的建筑工程,需要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法、科学合理低价的量化评分方法,还要参照工程的特点、复杂程度来调整商务标与技术标的评分价值。进行商务标的评分时,其分值原则不能少于60分,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顺利开展。
结束语
建筑招投标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是实现我国经济体制重要的原因。招投标制度可以控制项目成本,保护权益,对我国市场经济有着维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芳.探析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18):72~73.
[2]魏娅,浅析影响国际工程投标的因素[N].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杨莹.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