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

2014-09-24 09:22季海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豪斯特拉维夫耶路撒冷

季海

白色的特拉维夫

若是乘飞机来到以色列,那么必定会在特拉维夫降落。从空中俯瞰这座海滨城市,和其他国家的城市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你走进特拉维夫,就会发现她的魅力与活力,充满着浓浓的地中海风情。

特拉维夫是个新兴的城市,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市区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整洁,车水马龙,充满着动感。建城之初,特拉维夫的房屋杂乱无章,后来采用了苏格兰建筑师盖德斯制定的城市建设规划,建起大批“鲍豪斯”小楼。

鲍豪斯风格源于上世纪初的德国鲍豪斯艺术学院,该学院主张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产品造型应当简洁实用,没有多余装饰,便于保养清洁和工业化大批生产。纳粹在德国上台后,鲍豪斯学院的许多犹太教师流亡到巴勒斯坦,带来新的建筑理念,先后建起约四千幢鲍豪斯现代化建筑。大都为2~4层小楼,小窗大阳台,门前小花园,底层支柱通风,美观实用而遮阳保暖,非常适合地中海气候。其外墙为白或浅白,特拉维夫因这四千幢小楼又被称为“白城”。

2003年7月,在巴黎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白城”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白城”的评价是:“其完美结合体现了城市对当地独特文化、传统和地理要素的需求,是20世纪前期现代建筑运动不同流派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新兴城市建筑规划的杰出范本。”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加速,特拉维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保护历史建筑越来越迫切。市政府制定了保护“白城”建筑和历史街区政策,规定居民只有居住使用权,不拥有所有权,不得改变建筑外观和结构。犹太人认为,今天的杰作,就是明天的遗产,保护须从落成开始。

特拉维夫是一个宜居的海滨城市。地中海沿岸10公里长的海滨大道宽阔整洁,排排棕榈挺立,间以绿草如茵的花园和高级酒店,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远眺海面,碧蓝色的地中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几艘帆船穿行其上,让人心旷神怡。

海滩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这里的海沙细腻温润,看上去像是胡椒面,踩上去像是地毯。沙滩上的人群也是兴趣盎然,有身穿长袍正在漫步的阿拉伯妇女,也有在躺椅上晒太阳的老人,有掘地三尺的顽童,也有与浪花嬉戏的少年。

在希伯来语中,特拉维夫的含义是“春天的小丘”。如今,这座靠近地中海西岸的小丘,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以色列财政、金融、商业贸易、交通和文化中心。

这里有以色列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特拉维夫大学,有现代化的艺术殿堂——以色列歌剧院,也有著名的团体——以色列交响乐团。以色列的商业、银行、许多政党、犹太工人总工会、各大报、期刊和出版社等机构,多把总部设在这里。几乎所有的外国使馆也都设在该市。

不仅如此,特拉维夫还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工厂,全国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可以说,特拉维夫在以色列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推动国家前进的重要引擎。

金色的耶路撒冷

山林的气息美酒般清爽,

钟声和松柏的芳香在风尘中弥荡,

沉睡的树丛和石垣,

还有那横亘的城墙,

把这孤独的城市,送入梦乡。

我们坐在干涸的水井旁,

眼看着喧闹的市集渐渐空旷,

再没有人登上老城的圣殿山,

拜倒在神圣的哭墙旁,

风在石缝间吼叫得无比疯狂,

再没有人沿着杰里科的小道,

去观赏死海的波浪。

今天我为你幸福地歌唱,

时代也向你颁发最高的奖赏,

你最卑微的诗人也比我伟大,

你最年幼的儿子都比我强壮,

你的名字在我的唇边上,

就像天使的吻一样。

我怎么能够忘记你呢?

耶路撒冷,你这黄金之城是多么荣光!

黄金之城,青铜之城,

耶路撒冷,到处充满光芒,

我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

——摘自以色列歌曲《金色的耶路撒冷》

从特拉维夫驱车东行一个半小时,便到了享誉世界的历史名城——耶路撒冷。与特拉维夫鲜明的现代化外表相比,耶路撒冷显得厚重而庄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无不浸润着浓厚的宗教气息。耶路撒冷享有世间唯一的殊荣: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均视其为圣城。

以色列人告诉我们: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相当于中国的上海与北京。特拉维夫是新城,代表着现代的以色列;而耶路撒冷是古城,是悠久历史的缩影。

站在城郊的高地远远看去,耶路撒冷就像一座石头城,那样的沧桑、曲折和神秘。你也许不知道,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像耶路撒冷这样,经历过这么多次的苦难。在历史上,她曾八次被战火毁灭,但又一次次浴火重生,终于成了当今世界上被倾注信仰最多的城市——

犹太教徒相信这里是上帝送给犹太子孙的土地,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是犹太王国的子孙……

基督教徒相信这里是基督出生、传教、受难、复活和升天的圣地……

伊斯兰教徒相信,这里是默罕默德登天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地方……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耶路撒冷旧城已有3000年历史。实际上,三大宗教的圣地都集中在旧城一个由4公里城墙围起来的相对狭小的区域内。不同的文明和信仰,在这里碰撞、交织,让耶路撒冷成为一座与众不同的城市。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似乎都能讲述一段古老的故事。

1981年,耶路撒冷古城及城墙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

耶路撒冷共有220座历史建筑,大多采用浅黄色的厚重石材搭建,远看就像一座座金色的宫殿,故有“黄金之城”“青铜之城”的美誉,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在著名的哭墙,头戴高帽的教士,一边背诵着经文,一边不断地点头,反复用手抚摩着沧桑的墙面。

很多信徒同样把头埋在墙里,喃喃自语。哭泣着把写满愿望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纸条上的愿望是寄给上帝的密信,而哭墙则是通达天国的邮局。

哭墙原是所罗门王为供奉“十诫”法柜而建造的圣殿的一部分,在圣殿几度被摧毁后,只留下了这段当年庭院西边的围墙。相传,当年罗马人焚城时,有6位天使坐在墙上哭泣,泪水粘结石缝,大墙得以不倒。

虽然只是传说,但长久以来,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回到这面象征着犹太信仰和苦难的石头墙前低声祈祷,为缅怀昔日的民族光荣和历史沧桑而悲泣。对犹太人而言,他们经历了长达千年的流离失所,哭墙始终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豪斯特拉维夫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我要到我的耶路撒冷
达尔豪斯《十九世纪音乐》里的乐类书写
特拉维夫
最特别的语言
特拉维夫
罗克韦尔自动化与恩德斯豪斯公司在上海成立联合过程培训基地
希特勒的称霸战争与豪斯浩佛的地缘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