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提升影响力的策略

2014-09-24 13:23李霞
声屏世界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闻频道电视新闻受众

李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信息的形式已呈现多样化,运用多终端获取新闻并进行多维互动正成为全球新态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正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体屏幕。新闻终端的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新闻的内容和表达产生深远影响,对既有的新闻传播理念也产生很大的冲击,颠覆改写了新闻媒体人与受众对话的方式,以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终端获取新闻并进行多维互动的新闻消费模式,其传播负面效应同样十分显著。另外,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快捷性和互动性的显著特征,大量来源不明、未经证实的消息经炒作之后,形成了强大的非理性舆论场。

相比之下,传统电视媒体拥有专业规范的新闻采集团队,定时定量播出电视新闻和权威嘉宾专家的分析点评,具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每当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受众先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获得相关信息,会马上转向电视等传统媒体寻求验证,由此可见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与信任。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媒体更应履行媒体责任,肩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

央视新闻频道节目提升影响力的策略

深度报道拓展新闻维度,鲜活观点打造思想媒体。新闻频道定位的口号是“深度立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1+1》和《面对面》等品牌栏目,立足第一手信息的深度分析解读,拓展新闻的深度、广度和宽度,努力给受众呈现更“过瘾”“解渴”的新闻解读。新闻频道定位的另一个口号是“观点立台”,目标是要办成思想媒体,以另类思维做新闻,在司空见惯中挖掘出新闻亮点,提供不一样的报道角度,呈现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元深入解读。《新闻1+1》是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开创了主持人与新闻观察员对话的“1+1”模式,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第一时间跟进评论直播,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

规模呈现,整合信息资源。针对新闻竞争日趋同质化的现状,走差异化的竞争之路,是电视新闻提升影响力的有力法宝。新闻频道节目整体大致划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段,从统一的新闻中心提取信息,由各个栏目用各自的方式去挖掘呈现。对焦点问题精心布置,组合报道,对事件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深度展示,让观众对信息的理解最大化,满足观众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信息需求。《新闻直播间》以最快的速度对重大新闻进行全面、多角度的第一时间传递,晚间的评论节目《新闻1+1》《环球视线》则以大量的新闻资讯作为背景、充足的背景链接、专业媒体人以及场外专家的权威解读,对信息进行二次利用。这种对新闻信息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整合解读,注重信息传播的多元和观点平衡,实现了报道的规模化效应。

增强时效,及时介入现场。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频道历经多次改版不断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加强了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及时介入,让记者在第一时间冲入现场,努力实现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即时报道。历经多次改版,新闻频道现场直播的时长和场次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播出时间灵活,坚持遵循直播节目优先原则,节目时间表随直播做相应的调整,在现场直播报道方面不断实现突破。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大量直播经验的积累,直播的领域更为广阔,新闻频道每天不间断的播出,为新闻事件现场直播提供了宽阔的空间,由原先只针对各种重要活动的直播,发展到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也努力做到第一时间直播。

精工细作,打造精品之作。新闻频道节目制作总体水平十分精良,其中尤以《新闻调查》的制作最为考究,叙事方式生动,细节展现鲜活,其节目整体制作水平堪称国内电视新闻节目的最高水平。

首先,悬念设计尤如电影大片。例如《南丹矿难》,一开篇就是一组极具震撼力的画面:水中模糊不清的矿工尸体、高速运动的阴影中的矿车、狭窄巷道里晃动的人影、遇难者家属的哭泣……无不激发观众怀揣解谜心态,紧紧跟住现场记者前行。

其次,叙事结构手法娴熟。例如《山阴的枪声》,对于李志堂到底是不是被刘洪胜故意开枪伤害,公安局对事件的调查和受害者姐姐李淑莲的说法完全相反。记者费尽周折寻找当地相关证人,以对比论证手法表现双方互相指责,一步步澄清事实真相。

第三,节奏推演精致细腻。例如《涂岭的拆迁》,记者来到村、镇、区三级政府一一核实,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开发商看中地皮→政府没经公示等必要程序下发拆迁通知→省市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拆迁开始→钉子户出现→谈判未果→开发商自行与拆迁户商谈补偿款→冲突致人死亡。节目通过打造完整证据链,严谨论证,结论公正。

创新形象,强化品牌效应。面对快餐文化泛滥的信息社会,新闻频道注意加强品牌的包装创新,打造一批精品栏目,培养名记者和名主持人,努力自动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的视听习惯。开播十余年来,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对综合频道新闻报道固有模式的突破,变播新闻为说新闻,播音员变身为新闻主播,使新闻栏目更具亲和力,更显人性化,更培养出了一批记者型评论员和明星式主持人,如敬一丹的亲和、沉稳、冷静,水均益的睿智、理性、犀利等,在节目中对新闻事件深刻、独特的述评,本身就是节目的看点。主持人作为一个电视节目的名片,是增加节目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新闻频道“明星式”的主持人提高了节目收视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专业锻造,并轨国际惯例。经过多年探索,新闻频道走出了“新闻节目即新闻消息”的狭隘路子,逐渐将消息、评论、专题等类型进行整合配置,构建“消息+言论+深度专题”的栏目系统,努力与国际流行惯例接轨,走专业化路线,扩大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形成突出的品牌效应和舆论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直播常态化。现场直播具有“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感受”的特征,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新闻频道强调随新闻事件的进程进行现场的同步直播,实现了动态直播状态。在现场报道中,记者进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运用同期声,用三维动画复原现场画面,让新闻的现场感和可视性大大增强。其次是做“滚动新闻”。新闻频道全天候24小时滚动递进式新闻传播,从早间《朝闻天下》“用资讯唤醒清晨”,提供国际国内最新新闻,到午间《新闻30分》为观众精选最重要的全球新闻资讯,到每天多个时段直播的《新闻直播间》,再到晚上《新闻1+1》《环球视线》,为观众“做透一条”最重要的国内或国际新闻,加上动态的屏幕下方滚动新闻,构成了新闻频道的主线,形成具有联动效应的“滚动新闻”,多角度为观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尤值得称道的是,每天的整点要闻滚动播出,已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播报,而是随时增补后续追踪、背景资料,或请专家和特约评论员做解读,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递进更新式“滚动新闻”。

融合混搭,实现多元呈现。新闻频道有意识借助网络新闻的传播模式,将媒体间信息共享整合以及受众参与的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将新闻报道全方位、立体化展现给受众,更加凸显新闻内容的重要,这也成为新闻频道提升电视新闻影响力的制胜法宝。就电视媒体而言,从原有传统电视新闻的线性编排模式,向全媒体时代的专题、板块、链接式编排模式靠拢,通过与新媒体“混搭”跟进策略,互动、关联、评论、链接、关注的传受关系,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与受众沟通的主要方式。新闻频道与时俱进发展“融合”新闻,在节目中借助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工具已成为常态,改变了新闻传播单向模式,扩展了受众的参与渠道,调动了受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自己从单纯的内容提供方,提升成为舆论的构建者和组织者。

央视新闻频道节目的未来路标

首先,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报道呈现多维视角、多元观点趋势。央视新闻频道几经改版,已经由“一元单向”发展到现在努力呈现新闻的全面和信息的多元。全媒体时代受众对信息传播的诉求呈现差异化。成功的新闻评论来自于评论员、专家、受众三方的合力,新闻频道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知名专家评论员机制,还要给予民间评论员更多的话语空间,使新闻频道的评论语境更加公正合理。

其次,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跨媒体素材运用呈现增强趋势。新闻频道以其国家台的特殊地位,注重全面和平衡,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理性、客观性和传播力的有力武器,应致力突出强调消息源的多样、报道角度的多维、评论观点的多元,为观众拼出热点事件的全景图,探究事件背后的关联以及走势。

第三,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呈现社群化参与深度扩大趋势。有论者认为,“注重观众与观众以及电视节目间互动的‘社交电视,或许将是未来传统电视的转型方向。”①全媒体时代普通受众在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实现了言论表达诉求,新闻频道在电视新闻中还要尽量增加观众互动参与环节,加强新闻讯息与观众发表观点的交汇互动,让观众的声音在电视新闻中得到关注,最大限度地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巩固强化自己在未来信息传播格局中的地位。

本文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方视彤:《传统电视的转型之路:社交电视》,《新闻实践》,2012(1)。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闻频道电视新闻受众
从设计规划到室内装修全程把控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北京站直播间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浅谈省级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展困境与突破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央视新闻频道与电视新闻影响力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