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霞
摘要根据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结果,介绍了温岭市土地利用现状与农业生产概况,并指出了温岭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温岭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对策;浙江温岭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348-01
温岭市地处温黄平原南部,“四山一水五分田”,素称“鱼米之乡”。2009年,全市耕地面积3.25万hm2,其中水田2.71万hm2、旱地5 386.67 hm2,人均耕地只有273.33 m2。
1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结构和各类土地比例较合理,但区域间分布不平衡。2009年温岭市土地总面积为10.74万hm2,其中农用地6.8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3.72%;建设用地1.8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08%;未利用地2.0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20%。全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温岭市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2008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136.73 hm2,2010年用地达到624.33 hm2,增长78%。2008—2010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1 749.03 hm2,而通过废弃果园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等手段增加983.93 hm2,3年耕地净减少765.1 hm2,耕地减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占补自身无法平衡。
为努力做到耕地占补平衡,温岭市一方面通过异地调入土地指标,另一方面加大对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滩涂围垦和低丘缓坡开发。尤其是省重点围垦项目——东海塘围涂工程和担屿塘围涂工程。东海塘围涂工程已于2000年12月顺利复工,该工程计划围垦面积3 640 hm2,其中一期围垦面积2 620 hm2,于2002年11月堵口成功合拢;二期工程围垦面积840 hm2。担屿塘围涂工程已于2006年正式启动建设,预计围垦面积1 000 hm2。经过调查,温岭市共有低丘缓坡后备资源项目411个,总面积为1 716.58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6%。主要分布于市域西部的城南镇、大溪镇、温峤镇等镇。海涂资源和低丘缓坡的合理开发利用对缓解温岭当地土地供需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供资源和空间保障[1-3]。
2农业生产概况
2009年末耕地面积3.25万hm2,其中耕地的70.49%集中在滨海平原和水网平原。温岭市兼得山海之利,农业生产内容丰富,耕作制度复杂,作物种类较多,耕作水平和复种指数较高。目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甘薯、豆类次之,其他还有玉米、麦类等;经济作物有西瓜、甘蔗、西兰花、叶芥菜、茭白等;水果有葡萄、高橙、柑橘、梨、桃等。近年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扩大的趋势。特色优势农产品如西瓜、果蔗、大棚葡萄、高橙等已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其他包括西兰花、叶芥菜、蘑菇、东魁杨梅、早熟梨、花卉苗木等农产品比较有优势[4-5]。
3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新增耕地质量差,占补平衡难达标
在基本农田和普通耕地占补平衡中,新增耕地质量明显低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普遍存在“占好地、补劣地”现象。占补平衡仅在数量上得以体香,质量上则大打折扣。基本农田和普通耕地占补应与标准农田占补一样,对耕地质量作要求,做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6]。
3.2土地损毁严重,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在坞根、松门等沿海乡镇,由于当地水产养殖发展迅猛,不少基本农田甚至标准农田被侵占用于养殖,养殖区与种植区的矛盾十分严重。一遇干旱年份,本已脱淡的土壤盐分大量上升,作物减产绝收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土地违法现象,严重破坏耕地,且面积较大,使土地质量不断下降。
3.3土壤污染严重,制约农业持续发展
在温峤、泽国等电子元件拆解区和一些重点污染企业周边,耕地环境质量问题已非常严重。对其治理、修复资金投入多、技术难度大,且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可采取突破一些政策限制,对污染严重的区域开展禁种、限种,或直接调整为建设用地。
3.4乱占滥用等浪费土地现象频发
乱占滥用土地、浪费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且愈演愈烈。经济社会发展较快,违法用地现象近年来屡禁不止,随着遥感技术的应用,耕地质量鉴定案件日趋增多。市农业林业局根据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积极配合卫片遥感执法、“三改一拆”,开展耕地种植条件毁损和复耕鉴定。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开展耕地质量激技术鉴定,为强化耕地质量监管,打击违法用地现象,为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4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
[2] 王海云,王军.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4):59-61,124.
[3] 胡泊,杨丽娟.探析城市建设中的土地资源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109.
[4] 孙玲霞.城市化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98-99.
[5] 李京城.防止土地违法行为的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1):106.
[6] 李德源,傅珂,袁美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J].中国商界,201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