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森林+齐波晓+刘珍+王沛
摘要:对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7-0027-01
收稿日期:2014-06-13
作者简介:黄森林(1972-),男,河南南阳人,助理兽医师, 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山羊支原体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长途运输、圈舍拥挤、气候寒冷、营养不良、环境改变等是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诱发原因。
1 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升高,一般为41~42 ℃。精神沉郁,两眼无光,懒于采食,被毛粗乱,发抖,眼脸浮肿流泪,咳嗽,鼻孔张开,伴有浆液性鼻漏,前肢分开,伸颈气喘,呼吸极度困难发出呻吟声,对胸壁的按压有疼痛反应,听诊有胸膜摩擦音和水泡音,成腹式呼吸;鼻腔内有脓性黏液堵塞,并流出脓性鼻液,粘附鼻孔及上唇部,呈铁锈色,形成棕色痂垢。听诊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有支气管啰音和胸膜摩擦音。腹泻、便秘交替发生,粪便成灰黑色黏液状。常因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2 剖检变化
胸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液体,暴露于空气中,形成淡黄色的纤维蛋白凝块。胸膜变厚粗糙,有的与肺的患部粘连,心包积液,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出血,气管内有大量的脓性黏液;肝、脾、肾肿大,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肺部贫血,坏死,呈灰色,灰黄色或灰红色,切面平整,结构致密,色泽不一,呈大理石样;肺小叶间质增厚,充满渗出液,小叶界限明显。多为一侧肺发生肝变,出现纤维蛋白肺炎,切面形成大理石外观。
3 实验室检查
(1)取肺的病变部位作触片,或用淡黄色的胸腔液作涂片,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到细小、纤细呈球形、双球形、线状、螺旋状、半月状等各种形态的革兰氏阴性微生物。
(2)将病料或胸腔液接种于含牛血清的琼脂培养基中培养,可见很小的水滴状圆形菌落,菌落中央有乳头状突起,菌落中心向下长入培养基中。该菌落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及半乳糖,不产生靛基质,能产生硫化氢。
(3)动物试验。适量刮取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分别接种于2只健康羔羊的气管内,第4天后羔羊出现咳嗽,发热,流鼻涕等与自然发病羊一样的症状。剖检后也出现与自然发病羊一样的病变,取其病变组织和胸腔液作涂片染色镜检可发现有细小、纤细呈球形、双球形、线状、螺旋状、半月状等各种形态的革兰氏阴性微生物。
4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结果,确诊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5 防治
5.1 隔离病羊
对羊群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发现有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涕的羊只留在原圈舍进行隔离治疗,严禁羊只串圈和出售,实行专人管理。
5.2 紧急接种
将健康羊群迅速转到消过毒的新圈舍中饲养,并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半岁以下羊皮下或肌注3 mL,半岁以上羊注射5 mL。
5.3 清理消毒
对被污染的场地、圈舍及饲养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及时对病死羊焚烧,消毒和深埋处理,严禁出售食用,对原圈舍坚持每天清除粪便及污染物和消毒处理。
5.4 加强饲养管理
供给优质青绿饲料,保证清洁饮水;保持圈舍通风,干燥,清洁,做好防寒保暖。
5.5 药物治疗
按每50 kg体重用青霉素160万IU+链霉素200万μg+安痛定20 mL+地塞米松10 mL+阿托品3 mL+维生素C 10 mL+安钠咖10 mL进行肌注,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用5~7 d。同时配合使用中药清肺散(100 g/kg体重)、黄芪多糖粉(10 g/kg体重)、复方甘草片(3 mg/kg体重),加适量冷开水灌服,每天2次,连用7 d,通过以上方法治疗处理10 d后健康羊群无病例发生,病羊用药7 d病情基本稳定,逐渐好转,用药后20 d大多康复、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