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双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直以来,众多关于学生课堂状态的研究,皆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使学生积极听课的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主要阐述学生如何养成积极听课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种习惯应该是内心深处的需要,这种习惯应该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
关键词:学生;课堂状态;主观能动性;习惯;需要;成就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8-0080-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9
学生的课堂状态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状态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下几种方法是经常提到的:
1.多样的教学活动是保持积极情绪的源泉。
2.竞争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4.教师要灵活运用、合理开发教材。
5.使“教”与“学”在互动中发展。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唤起亲师效应。
7.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
8.处理每堂课的知识难点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9.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师生平等,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形成充满活力的课堂整体,形成一种亲切平易的师生关系。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教师的情绪、活动等外界环境的改变影响学生的情绪。这些方法,不同的教育者使用有不同的效果,并且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学生心情沮丧时,很难用这些方法调动其积极性。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认为课堂积极听课是一种习惯,是学生内心的需要,只要充分调动这种需要,形成这种习惯,就能够做到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形成稳定的积极的课堂状态。
一、习惯的形成
前提:有建立习惯的意识,有相应的信念。
第一:找出一种简单又明显的暗示。
第二:清楚地说明有哪些奖赏。
第三:在此过程要提供某种刺激或体验,会产生依赖和渴求,并能确定习惯的影响,即使这种体验与我们想要的结果并无关系。
听课状态也是一种习惯,而很多同学形成的不是一种积极的听课习惯,而是一种消极的听课习惯。消极的听课习惯不仅包括不听课、走神,还包括说话、吃零食、捣乱等。消极的听课状态,能使学生获得暂时的解脱,压力的释放,或者反抗规定的成就感。
消极的听课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行为、道德等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习惯,他们是有能力转变的。
需要。培养一种习惯的前提之一,是需要这种习惯,这种习惯对自身有帮助。良好的听课习惯能够带来的最大帮助,便是成绩的提高,而这正是高中生最需要的。因此,积极听课也是高中生内心的一种需要。
信念。积极听课是高中生内心的需要,而阻止他们实现这种需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想法:
①一节课听不听无所谓。就这样一节又一节,形成了消极的听课习惯。
②上课没听见,课后再补。
③再怎么听也学不会。
④学得好,考试不一定能考好。
因此,培养听课习惯前要形成以下几种信念:
①我要上大学。
②学好就能考好。
③积极听课,就能学好。
暗示。每个学生的暗示各不相同,有的同学一听到铃声就开始难受,那么“铃声”是他的暗示;有的同学一听到老师开始讲课就走神,那么“老师的声音”是他的暗示,等等。培养积极的听课习惯并不需要改变这些暗示,而要改变暗示来临后的惯常行为。
惯常行为。惯常行为是对暗示采取的习惯性行为。消极的听课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对于课堂中各种暗示的消极行为。惯常行为是习惯的主体,是需要改变或者培养的。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行为,很多是习惯性的表现,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改变修正的。
教师应该指出学生消极的行为,引导学生应该采取哪些行为。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找出自己需要改变的行为。
奖赏。一种习惯能否坚持下来,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在这种习惯中获得某种让人渴求的体验。例如,刷牙的习惯,牙膏里都会有某些刺激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会让人们联想到“刷牙有作用,牙齿会变白”,尽管它们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积极的听课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也要不断获得一些刺激,例如,老师的鼓励,课堂检测完成时的成就感等。
二、培养积极听课习惯的建议
课前口号。教师可以把传统的起立,改为具有暗示作用的口号,例如“积极听课,提高成绩”。积极的口号,是一个简单的暗示,并能引导学生做出积极的行为。
找出旧暗示,建立新暗示。不同的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暗示,学生自己可以找出自己在课堂中存在的各种暗示。如果暗示本身具有消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同桌讲话”,可以自己在旧暗示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积极作用的新暗示。例如同桌讲话时,可以默念一遍口号等。
规划课堂各种情况的应对行为。学生和教师一起规划课堂中各种情况的应对行为,当暗示发生时,就能够做到以最积极的行为反应。学生要严格遵守规划的行为,当重复一定次数后,这种行为就可以转化为惯常的行为了。
即时检测,教师给予鼓励。课堂的即时检测,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听课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是强化积极听课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每节课要即时检测,并给与学生赞扬和鼓励。
即时体验成就感、满足感、充实感。学生自己也要懂得时刻体验积极听课习惯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充实感。这种体验可以在课堂中每一个环节进行后,例如完成一个题后,回答问题后等,也可以在每节课完成之后。总而言之,学生自己要懂得赞扬自己的积极的行为,这是形成积极听课习惯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丽曼. 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基础教育研究,2010,(8):36
[2]姚惠琼. 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探索 [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5)
[3]张倩倩,田良臣.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J]. 基础教育研究,2011,(5)
[4]王剑锋. 让化学课堂演绎自主学习的欢歌 [J]. 考试与评价,2012,(5)
endprint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直以来,众多关于学生课堂状态的研究,皆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使学生积极听课的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主要阐述学生如何养成积极听课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种习惯应该是内心深处的需要,这种习惯应该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
关键词:学生;课堂状态;主观能动性;习惯;需要;成就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8-0080-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9
学生的课堂状态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状态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下几种方法是经常提到的:
1.多样的教学活动是保持积极情绪的源泉。
2.竞争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4.教师要灵活运用、合理开发教材。
5.使“教”与“学”在互动中发展。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唤起亲师效应。
7.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
8.处理每堂课的知识难点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9.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师生平等,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形成充满活力的课堂整体,形成一种亲切平易的师生关系。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教师的情绪、活动等外界环境的改变影响学生的情绪。这些方法,不同的教育者使用有不同的效果,并且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学生心情沮丧时,很难用这些方法调动其积极性。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认为课堂积极听课是一种习惯,是学生内心的需要,只要充分调动这种需要,形成这种习惯,就能够做到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形成稳定的积极的课堂状态。
一、习惯的形成
前提:有建立习惯的意识,有相应的信念。
第一:找出一种简单又明显的暗示。
第二:清楚地说明有哪些奖赏。
第三:在此过程要提供某种刺激或体验,会产生依赖和渴求,并能确定习惯的影响,即使这种体验与我们想要的结果并无关系。
听课状态也是一种习惯,而很多同学形成的不是一种积极的听课习惯,而是一种消极的听课习惯。消极的听课习惯不仅包括不听课、走神,还包括说话、吃零食、捣乱等。消极的听课状态,能使学生获得暂时的解脱,压力的释放,或者反抗规定的成就感。
消极的听课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行为、道德等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习惯,他们是有能力转变的。
需要。培养一种习惯的前提之一,是需要这种习惯,这种习惯对自身有帮助。良好的听课习惯能够带来的最大帮助,便是成绩的提高,而这正是高中生最需要的。因此,积极听课也是高中生内心的一种需要。
信念。积极听课是高中生内心的需要,而阻止他们实现这种需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想法:
①一节课听不听无所谓。就这样一节又一节,形成了消极的听课习惯。
②上课没听见,课后再补。
③再怎么听也学不会。
④学得好,考试不一定能考好。
因此,培养听课习惯前要形成以下几种信念:
①我要上大学。
②学好就能考好。
③积极听课,就能学好。
暗示。每个学生的暗示各不相同,有的同学一听到铃声就开始难受,那么“铃声”是他的暗示;有的同学一听到老师开始讲课就走神,那么“老师的声音”是他的暗示,等等。培养积极的听课习惯并不需要改变这些暗示,而要改变暗示来临后的惯常行为。
惯常行为。惯常行为是对暗示采取的习惯性行为。消极的听课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对于课堂中各种暗示的消极行为。惯常行为是习惯的主体,是需要改变或者培养的。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行为,很多是习惯性的表现,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改变修正的。
教师应该指出学生消极的行为,引导学生应该采取哪些行为。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找出自己需要改变的行为。
奖赏。一种习惯能否坚持下来,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在这种习惯中获得某种让人渴求的体验。例如,刷牙的习惯,牙膏里都会有某些刺激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会让人们联想到“刷牙有作用,牙齿会变白”,尽管它们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积极的听课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也要不断获得一些刺激,例如,老师的鼓励,课堂检测完成时的成就感等。
二、培养积极听课习惯的建议
课前口号。教师可以把传统的起立,改为具有暗示作用的口号,例如“积极听课,提高成绩”。积极的口号,是一个简单的暗示,并能引导学生做出积极的行为。
找出旧暗示,建立新暗示。不同的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暗示,学生自己可以找出自己在课堂中存在的各种暗示。如果暗示本身具有消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同桌讲话”,可以自己在旧暗示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积极作用的新暗示。例如同桌讲话时,可以默念一遍口号等。
规划课堂各种情况的应对行为。学生和教师一起规划课堂中各种情况的应对行为,当暗示发生时,就能够做到以最积极的行为反应。学生要严格遵守规划的行为,当重复一定次数后,这种行为就可以转化为惯常的行为了。
即时检测,教师给予鼓励。课堂的即时检测,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听课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是强化积极听课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每节课要即时检测,并给与学生赞扬和鼓励。
即时体验成就感、满足感、充实感。学生自己也要懂得时刻体验积极听课习惯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充实感。这种体验可以在课堂中每一个环节进行后,例如完成一个题后,回答问题后等,也可以在每节课完成之后。总而言之,学生自己要懂得赞扬自己的积极的行为,这是形成积极听课习惯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丽曼. 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基础教育研究,2010,(8):36
[2]姚惠琼. 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探索 [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5)
[3]张倩倩,田良臣.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J]. 基础教育研究,2011,(5)
[4]王剑锋. 让化学课堂演绎自主学习的欢歌 [J]. 考试与评价,2012,(5)
endprint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直以来,众多关于学生课堂状态的研究,皆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使学生积极听课的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主要阐述学生如何养成积极听课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种习惯应该是内心深处的需要,这种习惯应该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
关键词:学生;课堂状态;主观能动性;习惯;需要;成就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8-0080-02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9
学生的课堂状态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状态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下几种方法是经常提到的:
1.多样的教学活动是保持积极情绪的源泉。
2.竞争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4.教师要灵活运用、合理开发教材。
5.使“教”与“学”在互动中发展。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唤起亲师效应。
7.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
8.处理每堂课的知识难点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9.在课堂上积极营造师生平等,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形成充满活力的课堂整体,形成一种亲切平易的师生关系。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教师的情绪、活动等外界环境的改变影响学生的情绪。这些方法,不同的教育者使用有不同的效果,并且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学生心情沮丧时,很难用这些方法调动其积极性。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认为课堂积极听课是一种习惯,是学生内心的需要,只要充分调动这种需要,形成这种习惯,就能够做到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形成稳定的积极的课堂状态。
一、习惯的形成
前提:有建立习惯的意识,有相应的信念。
第一:找出一种简单又明显的暗示。
第二:清楚地说明有哪些奖赏。
第三:在此过程要提供某种刺激或体验,会产生依赖和渴求,并能确定习惯的影响,即使这种体验与我们想要的结果并无关系。
听课状态也是一种习惯,而很多同学形成的不是一种积极的听课习惯,而是一种消极的听课习惯。消极的听课习惯不仅包括不听课、走神,还包括说话、吃零食、捣乱等。消极的听课状态,能使学生获得暂时的解脱,压力的释放,或者反抗规定的成就感。
消极的听课状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会对他们的心理、行为、道德等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学生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习惯,他们是有能力转变的。
需要。培养一种习惯的前提之一,是需要这种习惯,这种习惯对自身有帮助。良好的听课习惯能够带来的最大帮助,便是成绩的提高,而这正是高中生最需要的。因此,积极听课也是高中生内心的一种需要。
信念。积极听课是高中生内心的需要,而阻止他们实现这种需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想法:
①一节课听不听无所谓。就这样一节又一节,形成了消极的听课习惯。
②上课没听见,课后再补。
③再怎么听也学不会。
④学得好,考试不一定能考好。
因此,培养听课习惯前要形成以下几种信念:
①我要上大学。
②学好就能考好。
③积极听课,就能学好。
暗示。每个学生的暗示各不相同,有的同学一听到铃声就开始难受,那么“铃声”是他的暗示;有的同学一听到老师开始讲课就走神,那么“老师的声音”是他的暗示,等等。培养积极的听课习惯并不需要改变这些暗示,而要改变暗示来临后的惯常行为。
惯常行为。惯常行为是对暗示采取的习惯性行为。消极的听课习惯,是长期形成的对于课堂中各种暗示的消极行为。惯常行为是习惯的主体,是需要改变或者培养的。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行为,很多是习惯性的表现,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改变修正的。
教师应该指出学生消极的行为,引导学生应该采取哪些行为。同学们应该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找出自己需要改变的行为。
奖赏。一种习惯能否坚持下来,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在这种习惯中获得某种让人渴求的体验。例如,刷牙的习惯,牙膏里都会有某些刺激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会让人们联想到“刷牙有作用,牙齿会变白”,尽管它们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积极的听课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也要不断获得一些刺激,例如,老师的鼓励,课堂检测完成时的成就感等。
二、培养积极听课习惯的建议
课前口号。教师可以把传统的起立,改为具有暗示作用的口号,例如“积极听课,提高成绩”。积极的口号,是一个简单的暗示,并能引导学生做出积极的行为。
找出旧暗示,建立新暗示。不同的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暗示,学生自己可以找出自己在课堂中存在的各种暗示。如果暗示本身具有消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同桌讲话”,可以自己在旧暗示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积极作用的新暗示。例如同桌讲话时,可以默念一遍口号等。
规划课堂各种情况的应对行为。学生和教师一起规划课堂中各种情况的应对行为,当暗示发生时,就能够做到以最积极的行为反应。学生要严格遵守规划的行为,当重复一定次数后,这种行为就可以转化为惯常的行为了。
即时检测,教师给予鼓励。课堂的即时检测,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听课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是强化积极听课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每节课要即时检测,并给与学生赞扬和鼓励。
即时体验成就感、满足感、充实感。学生自己也要懂得时刻体验积极听课习惯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充实感。这种体验可以在课堂中每一个环节进行后,例如完成一个题后,回答问题后等,也可以在每节课完成之后。总而言之,学生自己要懂得赞扬自己的积极的行为,这是形成积极听课习惯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丽曼. 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基础教育研究,2010,(8):36
[2]姚惠琼. 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的探索 [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5)
[3]张倩倩,田良臣.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建设[J]. 基础教育研究,2011,(5)
[4]王剑锋. 让化学课堂演绎自主学习的欢歌 [J]. 考试与评价,2012,(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