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有很大缺陷,不解决就会越陷越深。本文主要描述了商业银行所存在的管理风险,针对问题的关键点找出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使商业银行贷款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风险防范
我国在现阶段的金融制度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导,各大商业银行的两大主要业务是存款和贷款业务,这两大业务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信贷资产成为商业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我国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风险应对水平,在加强外部的监管力量的同时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尽管如此,我国的信贷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概述
(一)信贷管理的内涵
信贷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测量工具,通过预测、分析、防范、控制和处理可能产生或者已经产生的贷款损失因素,来降低贷款风险、减少贷款损失。通过信贷管理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商业银行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和损失补偿能力的一种有效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信贷管理活动的现状
首先,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使得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信贷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甚至封锁消息、提供假消息以迷惑竞争对手等。此外,工商、税务等行政机关的信息也较为封闭,导致了国内社会信用体系迟迟没有走入健康的轨道。其次,国内商业银行因自身存在经营体制方面的缺陷等诸多因素,滋生了不良贷款的持续攀高。再次,国内商业银行普遍都存在“重贷款轻管理”的倾向。商业银行往往只是在贷款前进行一些的调查、分析、论证,以确保借款人具备一定还款能力,而忽略了放款后的管理工作,导致信贷管理中隐含了一些潜在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宏观原因
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越来越小是我国1978年的经济改革带来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直接代表了国民生活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民收入中财政相比以前减小,企业数量却不断增加,贷款数额也在成倍翻增;二是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是重大原因。经济结构一调整,原本制定的管理策略自然也跟着调整,从而使整个体系处于被动阶段,风险也在不知不觉中滋生。所以,根据我国目前的处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容小视。
(二)主观原因
第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当和客户信用度。一是企业和银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需要银行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案例也表明,超过70%以上的问题贷款是由企业经营不当所致,企业的倒台直接决定银行的收支;二是企业为了信贷而编造谎言,拿出各种资料搪塞条款规定,由于信贷人员一时疏忽或者无言反驳,造成资金流失严重。
第二,我国政府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拿出大量资金用以资助;二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国家对二级分行的贷款规模方式变为砍块方式对商业银行贷款发挥着大作用。
第三,是在法律上的隐患。一是法律规定不够完善;二是法律机制的不健全,使商业银行难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使各经济主体行为缺少长期发展动机,资金没有办法增值,这是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客观原因
第一,是信息没有平等。贷款客户、项目的信息无法搜集完全,引发项目的结果和评价没有太高水准。客户的信息对于信贷至关重要,市场的信息是贷款投放的主要导向,前提就是得有可靠准确的信息,然而信息的搜集工作没有固定人员,所得到的信息也都是零零散散的不全信息,缺乏完整的体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会容易造成知识误区,加大贷款风险。
其次,是内部信用评级操作相对落后。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制定了信用等级评估办法,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一是对受评对象没有评估自己是否有偿还能力,反而借贷大量资金用以周转,使银行陷入风险之中;二是现金流量缺乏;三是对没有对行业加以解剖,了解不全面,没有对新贷款的用途做出预测,没有考虑发展前景。
再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没有实现系统化,无法解释原理。主要体现在:盲目听从贷款人员的侃侃而谈,没有系统的管理。在信用风险方面,我国目前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还非常薄弱,相对落后,人员掌握的知识相对较少。
三、完善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制度的对策
(一)坚持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政府要规范政策,对政府投融资体系加以完善,使政府对公益的投资与政策性贷款有所区分,由专门的金融机构负责,减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发生。要借助政府行政司法力量,对个人住房款、消费款加强管理,制定适当的权限。其次是将产权制度放在第一位,强化认识。要改善不断恶化的银企信用关系,必须采取防范措施,企业产权改革与金融产权改革就需要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套。
(二)信用第一,法律之上
首先,要把信息与媒体衔接在一起便于监督。对于一些有信用度不强、存在风险的单位,考虑其所能偿还能力,及时的以媒体形式告知,让公众了解,披露显示。同时,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给予解说,告知其该承担的责任,有助于迅速重塑诚信理念,让其看清现实。其次,要对法律知识加以强化,比如对《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确规定,使逃债人员继续承担法律责任;要加强对中介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和信贷人员的规范管理,并且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于违背职业道德的人员加大惩罚力度,以使其严重性。省行要提高监控能力,严加进行防范,对于区域贷款的存量和新增及时监测,避免失误。
(三)对内调整,提高质量
首先对于内部需要建立一个完美的管理系统制定管理银行体系,人员分工合理化,承担份内的责任;二是“贷款审批制要完善”,每一步都有专业人员负责审批,分层次完成;三是“四重”的营销策略要贯彻,加大宣传的力度,把贷款知识传播,切实提高贷款质量。
其次是信贷管理要严格,遇到情况及时告知,商讨出解决方案。一是要切实将商业银行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机制进行转变,不可死搬硬套;二是要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与修养,需要信贷人员必须是既了解业务又能很好服务他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同业沟通要加强,安排固定时间交流心得,互相改善不足,互补互助,共同对信贷风险进行防范;四是建立一体化体系,从上到下密不可分,补偿和保全体系完善。
参考文献:
[1]黎朝红.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J].北方经济,2006
[2]陈宏.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
作者简介:邱阁飞(1983-),男,江苏吴江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