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障房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9-23 01:45徐超
企业导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管理手段住房管理人员

徐超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央和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越来越符合实际情况,满足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同时作为商品住房的有效补充,也抑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但是保障房施工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客忽视的问题,需要在施工管理的实践中加以解决。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结合当前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完善保障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案。

关键词:保障房;施工管理;惠民工程;问题;对策本文研究结合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特点,阐述了相关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项目施工质量体系,主要就保障房施工管理方面进行一系列探讨与分析。

一、保障性住房特点及现状

保障性住房在我国住宅建设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它带有福利性质,由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的,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的住宅,由政府部门统筹规划、设计、施工,起社会保障作用,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保障房按照类别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廉价住房、经济适用房和政府政策性租赁住房。面对各种房价调控政策微弱的成效,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通过保障性住房着力的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环境,并希望以此可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任何事情的发展总是充满挫折的,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问题,始终是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在实际落实中往往难以避免很多问题。

二、保障房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主体失位。施工管理主体是施工管理的首要因

素,因此保障房施工管理中的主体不到位的现象就成为了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问题。保障房是政府主导的,理所当然的政府部门就成为了保障房施工管理的主体,但在我国许多地区却出现了政府施工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不到位的管理使得工程的质量、进度和价格受到极大的挑战。保障住房既然是政府主导的工程,政府就应当根据工程特点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价格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使惠民工程能够切切实实的惠及到人民大众。

(二)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管理人员是保障房施工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对施工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掌握能力直接关系到保障房施工管理的成效,进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而由于我国保障房的利润较少,管理从业人员一般不能像商品房工程建设那样拥有较高的收入和报酬,致使我国保障房的管理队伍很难招聘到能力很强的人才。许多保障房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存在文化水平低、施工管理经验少、对施工相关知识了解甚微的现象,他们从事施工管理只会是外行领导内行,不能直指工程施工问题的实质,不能深刻理解工程施工活动的规律和精髓,从而会产生许多问题。

(三)管理应用的手段相对落后。管理手段落后是制约着我国保障房施工管理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新世纪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建筑工程不断提高的建设管理要求,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表现出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漏洞多,决策不及时的特点。要想提高保障房施工管理的绩效有力的促进保障房工程顺利的实现目标,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十分必要的。

(四)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的后期施工管理针对工程的主体部分已经完工,进入设备安装与装潢阶段。此时由于建筑局部性能的多样性的特征,工种多样化,工人数量大,施工用地紧张,需要施工管理单位对各工作有效的协调,如果此时管理不力,可能会延误竣工日期,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交付。

二、提高我国保障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建立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1)质量控制理念。以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结合相关方针和目标,帮助管理者明确参与人员的职责、职能及职权,并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项目施工建设的行为准则,以供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所有参建人员共同监督并执行。(2)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包涵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资源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等内容,以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为依托,及时根据反馈的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偏差来源,制定相应对策。(3)业务流程与过程监控。从建筑项目决策开始起,业务流程贯穿整个设计、施工、交付过程,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在各环节中均须保障使质量措施得以被规范的实施,同时在发现问题时,相关责任主体应受到问责并及时整改。

(二)设立专门的保障房施工管理机构。成立保障房施工管理专门机构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政府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专门机构的设立应当由政府机构进行主导,设置与施工特点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选拔管理业务水平过硬的专业人才对于,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工作章程和富有竞争的绩效评价方法和体系,明确界定管理人员的权力和责任,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通过专门机构正确而高效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偏离计划的问题,保障工程施工向着既定的目标顺利前进。

(三)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保障房施工管理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解决施工管理过程中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计划配比性以及工程造价的控制上。管理人员处理需要具有熟练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力,而且需要拥有善于观察,洞悉施工问题,分析问题成因的能力。因此,为了保障房的作用能够得到切实的发挥,需要下大力气想法设法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培训、择优招聘、轮值轮岗等形式。

(四)进行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先进的管理手段的增加主要靠创新和引进两种方式,其中管理创新应当是施工企业工作的主体。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是加强保障房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构筑施工管理自动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只有有效地吸取传统的施工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段,才能保证保障房的施工管理与时俱进,健康发展。

(五)后期施工管理措施 。(1)管理层面上采取控制措施。后期施工前,要对施工里程做好详细计划和安排。各部门在何时应该作何种工作都需要认真安排好,如遇特殊情况拖延工程进度,应及时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挽回时间上损失。在建筑施工的后期施工管理中,建筑材料和各种建筑机械工具都必须及时到位,抓好提前量,做到及时用的要求。(2)从技术层面上采取有效措施。在后期施工管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要规划出一个非常完整有序、可施实性强的施工倒序安排计划。在施工倒序安排规划中应清楚地指出主次任务,并且在具体的某个施工阶段规定出主次任务,让整个施工过程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

(六)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必须对其质量进行验收评定,现场施工管理中就需要进行,以每个子项目工程的质量来衡量整个分部工程的质量,从而鉴定整个工程的质量,对此,现场施工管理应严格把关,对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应尽力进行检查,一方面控制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又促进施工单位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小结:总之,保障房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备受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施工管理也不例外。因此,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制约保障房施工管理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建立健全专门的保障房施工管理机构,建立建筑项目施工质量体系,不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管理手段的创新,使我国保障房施工管理能够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跃松,陈艳.从政府角色角度再看我国住房保障政策[J].中国房地信息,2010,(4):32-35

[2] 卢志芬,保障房项目在施工阶段造价的合理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1(4):222

猜你喜欢
管理手段住房管理人员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走街串巷找住房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环境管理手段变化的经济因素体现
高校学籍管理问题探析
如何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业务水平
住房保障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