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仙,胡交斌,黄 娟
(1.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2.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湖南 长沙 210004;3.长沙市南雅中学,湖南 长沙 210004)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持续膨胀,学生的在校生活也日益社区化、社会化,同时考虑到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开展此次调查.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2012年9—11月进行,调查对象为长沙地区和湘潭地区高校的辅导员.
为使样本更具代表性,样本设计从两个维度进行考量:客观需要和主观可能性.作为一项新的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能拓展的相关研究,我们需要在长沙各个不同层次大学中开展调查,而从经费和时间方面来看,我们所选取的样本量不能太大,因而此次调查的抽样框为长沙地区和湘潭地区各不同层次高校的辅导员共212人.涉及到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法律、生物等十多个专业的人员.本次被调查对象的年龄跨度也较大,从23~42岁,说明这其中既包括刚入职的高校毕业生,同时也有工作多年的业务骨干.但从样本情况而言,26~30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最多,说明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职业寿命也相对较短.
而从表1来看,就目前而言,辅导员的学历水平基本上保持在本科及研究生水平上,这两个学历层次的人员分别占到了被调查对象的52.5%和43.6%,而大专层面的只有7人,说明高校在选择辅导员时,对于学历的要求起点一般是在本科及以上,博士层面也有1人,在实际的访谈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这一调查对象即将终止自己的辅导员生涯,正向专业教师方向发展.
表1 高校辅导员学历情况统计表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驻守者,大多数辅导员也担当了一定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并且具备高校教师资质的人达到171人,占到被调查对象的83.8%,这一来说明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二来说明了国家对于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在一步步提升.但从表2来看,除了教师执业资格证之外,获得如同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助理职业资格、心理咨询职业资格及其他资格证书的辅导员人数却不多,尤其是就本次调查的初衷来看,针对于社会工作这一方向的执业资格证书持有者并不多见,这充分说明虽然高校社会工作这一理念存在,但是其在各大高校的推广度却非常有限,还有很大的可发展空间,国家、学校、社会三方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
表2 辅导员已获职业资格
同时这一情况得到充分的证实:在面对“你对学校社会工作有多大程度的了解”这一问题时,有12.3%的人选择了完全不了解,而也有5.9%的人认为对这一称谓,这一问题不太了解,而有一般了解程度的人占到47.5%,只有2%的人表示自己非常了解学校社会工作.这一数据说明了,有许多人虽然也出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但是对于高校社工服务理念还是较为淡薄,也有人认为之所有作为科班出身也没选择对于这一问题非常了解,是认为这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加深了解,还有许多问题留待解决.
为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学生健康成长,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辅导员队伍的自身建设也非常重要,在谈及“你是否参加过辅导员工作培训”这一问题时,有160人表示自己曾经参加过一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但也有44人认为自己没有参加过专业的辅导员培训.而在更深入的访谈中,我们发现,这44位辅导员之所有没有参加专业培训,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学校没有组织相关的培训,其二,自己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员培训.
在进一步深入的设问:你在参加培训时所接触到的培训方式时,我们从表3可以看出,在调查对象所接受的培训来看,以讲座、研讨、参观访问三种形式展开的占了绝大多数,但参加个别辅导形式的、网络学习形式及其他形式培训的人就相对较少,但基本上所调查的高校辅导员们所接触到的培训形式无外乎以上几种.这表明大多数培训都是以常规形式展开的,而创意度相对较高的个别辅导、网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其他形式的培训开展得相对不足,以后期待在这些方面有更长足的发展,以满足信息化社会和教育受众的要求.
表3 辅导员参加的培训情况
在了解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参加培训情况后,我们对于辅导员对待社工服务职能,服务技能的认同度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考量.我们将辅导员在对待社会工作基本服务职能及技能方面的态度操作化为简单的五个维度:1,您对帮助学生提升自助能力方面的态度;2,您对接纳学生的态度;3,您对尊重学生自我选择权方面的态度;4,您在对待学生差异性和区别性方面的态度;5,您在尊重学生方面的态度,同时我们将态度的具体形态进行了五等分:完全反对、不太赞同、说不清楚、比较赞同和非常赞同.对于被调查对象一一进行了考量.
从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来看,高校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是存在于各高校之中的,一部分辅导员对于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服务技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总体而言,从学校层面来说,辅导员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培养已经起步,但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去走,需要借鉴具备国内外先进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高校的相关模式;而从辅导员个人层面来说,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形成、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理论上、实践上下功夫,融社工精神于工作和管理的过程中,才能在通往高校社工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通过此次调研,结合对于所获数据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社会工作服务技能,同时也提出相应的期许:
在这样一个学校社区化的时代,高校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项目.高校可定期对辅导员进行社工技能培训,发放相应资料,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一系列学术沙龙活动.将学习和培训的氛围渲染到整个校园,整个管理团队中来.
在本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是一个既具有多样性,又统一的团队,虽然许多辅导员是科班出身,但对于高校社工服务这一问题的了解还不是特别深入,也有相当大一部分辅导员没有接触过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的相关培训,不具备社工服务的基本能力.因而,在学生社区这样一个模拟的小社会里,辅导员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配备.从根本上完善和优化辅导员队伍的内部构架,注重学生人数与相应专业辅导员的配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掌握信息,获取资料,与服务对象进行最直接的接触是社工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因而作为应该具备社工服务理念的高校辅导员来说,从学生来中,到学生中去,深入学生群体中去观察这一群体,了解群体内部成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态、生活动态,然后以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是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都是非常必要的.
我院作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一个重要输出基地,社工人才辈出,在辅导员中,也有许多具备优秀社工服务技能的同志,因而为了全院辅导员社工服务理念的形成,社工服务技能的发展,可尝试进行典型学习,促进同事之间优秀经验的交流.
社工在处理案主问题时,往往不是仅凭一人之力,而是通过多方疏导和沟通,整合资源,联合力量,多方合力解决现实问题.作为高校,要培养辅导员社工服务技能,就应该建立起多方联动模式,争取多方力量,为辅导员的培训、进修、技能增进而服务,促进和谐校园的早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