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全世界
为什么我对疯狂情有独钟?
本刊特约撰稿 / 赵锦
哈金笔下的故事总有些疯狂的成分,在他眼里,那是人性中荒唐却无比真实的一面。
他把在美国的家安在波士顿,窗外白雪皑皑的冬景,恍惚间让人回到了地球背面同一纬度的另一个家—中国哈尔滨。这个本名金雪飞的作家和诗人,“总是反复做着同一个回到国内的梦,总是在梦里满大街找厕所,‘哪儿有干净的厕所?’直到从梦中惊醒。”
从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好兵》开始,哈金的才华就被美国文坛所认可。在2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哈金以他的故事和对文字精湛的驾驭能力,多次获得了能让任何一个用文字耕耘的人羡慕不已的美国文坛的最高荣誉奖项,包括国家图书奖、福克纳奖、海明威奖。
写作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在一次访问中,哈金谈到写作的艰辛时说:“做一个专职作家和做一个运动员是一样的,你必须一直不间断地发挥。必须跳得高,然后更高,虽然你心里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你可以写一两本书,充实自己的生活,那很不错。可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用尽你整个生命中最深藏的所有的力量,等待你的将是一种非常艰苦的生活。”
而在异国他乡、用非母语写作更是一个需要勇气的选择。1999年他在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典礼上专门感谢了英语这门“包容力、有活力”的语言。美国这片新的土地为哈金的成功提供了养分和机会,而在这片新土地上的成功却似乎越来越让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母国、母语不可割断的联系。最近几年,哈金开始把自己的英文作品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我最终意识到,把我的作品完全和中文割断,让我自己完全和我的根源割断是危险的。”
无奈的是,命运似乎仍然在和他开玩笑。大约30年前离开中国后,哈金从未能回归故里。“我母亲去年秋天去世,我却无法为她送终。”《等待》是哈金获得199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福克纳奖的小说,在英语世界取得了巨大成功,曾给他带来“回归”的希望,结果却未从根本上改变他继续“等待”的现状。
他说:“我是活在边缘的作者—夹在两门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文学、两个国家之间,这是一段险山恶水的地域。”
博客天下:你的最新小说《中国谍梦》讲了一个关于中国间谍的故事。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一次采访中,你说你在感情上和主人公有共鸣,为什么?
哈金:因为他在30年的时间中一次都没能回到中国和他原来的家庭。我也一样,近30年来,一直被驳回回国探亲的请求。每年在我的波士顿大学“创意写作”课堂上都有中国留学生,虽然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和我有些不同,但交流起来没有问题。他们像我一样,也希望有一个和他们的父辈们不一样的生活,他们也珍惜自由。
沉默之间
哈金本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中国辽宁省,1984年取得山东大学北美文学硕士学位后,1989年赴美攻读布兰代斯大学哲学博士。他用英文写作,作品多以中国为题材。1990年出版其第一本诗集《沉默之间》,其后几本长篇小说获得多项美国文学奖。哈金现任美国波士顿大学创意写作教授。
博客天下:你说过你是移居者,而不是放逐者,你介意自己被定位为“流亡作家”,或者与多以移民经历作为创作题材的作家—比如谢尔盖·多甫拉托夫、李翊云或者朱诺·迪亚兹相提并论吗?
哈金:我丝毫不介意。我是一个流亡作家,我写的都是流亡和被放逐的流浪者的故事。这样的说法有它的讽刺性。的确,我是移居者,也是一个放逐者。自从我父母去世以后,我每年都更多地感到自己是一个移居者。
博客天下:你在美国留学时做过不少杂活,比如像已故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流落西班牙时一样,你们都曾做过守夜者,那时你利用值班的时间来阅读。你觉得守夜是适合流浪作家的杂活吗?
哈金:守夜确实是我最喜欢的杂活。我知道的美国作家也有做过守夜者的,比如诗人艾伦·夏皮罗。在一个作家早期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尽力节衣缩食,省下时间和精力写作。这样看来,做守夜者是挺合适的。
博客天下:你的小说有多少是基于你的亲身经历?你打算写自传体小说吗?
哈金:我从来不在小说中写自己,但我会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素材,用来描述更真实的细节。很多自传体小说都很成功,可我不觉得自传体小说适合我。
博客天下:你的小说《自由生活》是以一个在中国餐馆打工但坚持写诗的移民诗人为原型创作的。除了你生活中遇到的人物,哪些作家或者诗人对你的创作影响最大?
哈金:在我的短篇小说集《落地》中,有一些人物是有真人原型的,当然我故事中的人物都是要重新塑造的。比如在《羞耻》中的叛逃者和在《英文教授》中的教授,甚至那个关于鹦鹉的故事中的作曲家,我也是受到了一位移民到美国的艺术家的启发而塑造的。契诃夫、托尔斯泰、果戈理对我的创作影响很大。
博客天下:你在《巴黎评论》的一次专访中曾说过,一些书评家评论你的小说不忌讳“肮脏”和“无情”。可是在我看来,你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戏谑和荒谬色彩也很浓郁,虽然故事本身涉及的主题是严肃的。你怎么看待自己作品中的幽默成分?
哈金:要满足所有人的标准是不可能的,我的小说不想迎合任何人的品味。你是对的,我小说中的确有戏谑的成分,这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欣赏。幽默是头脑成熟的一个标志,对我来说幽默至关重要。如今大多数读者都没有耐性细心品味文学,但我不能降低自己的标准。
博客天下:你叙述的故事中好像总有一些疯狂的成分,你为什么对疯狂如此情有独钟?
哈金:生活在中国的时候,我看到很多被真诚所驱使的破坏活动。很多人真诚地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就算事实上他们是在伤害别人,有时甚至是在伤害他们自己。我想要刻画人性中荒唐一面的广大深远。疯狂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必须在艺术中有所体现。
《好兵》(Ocean of Words)
出版时间:1996年《好兵》是哈金出版的第一本小说,获得1997年海明威文学奖。哈金把场景放在自己熟悉的黑龙江,书中的故事都发生在一支驻扎在中俄边境的部队身上。他在写作之前曾认真研读契诃夫的作品,称这本书在风格上深受其影响。
《等待》(Waiting)
出版时间:1999年《等待》是哈金的成名作,也是他第一部翻译到中国的作品。1999年,该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这是美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书中描写了上世纪60年代一位军医与家庭安排结婚的妻子、自由恋爱的情人之间的情感故事。
《战争垃圾》(War Trash)
出版时间:2004年《战争垃圾》讲一名中国老人自述朝鲜战争时期身为战俘的故事,描述韩、美两国军事监狱的境况。该书被多家美国媒体评为年度十佳小说,并获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中国谍梦》(A Map of Betrayal)
出版日期:2014年哈金的新书、间谍小说《中国谍梦》于2014年11月4日在美国出版,讲述一名潜伏在美国中情局内的中国间谍在两个国家和两个家庭的拉扯之间、在难分难解的历史纠葛中,如何一步步走向悲剧性的宿命。
博客天下:作为一位小说作家,你觉得天赋或者勤奋、灵感或者自律,哪些方面更重要一些?你的创作程序和习惯有什么特别吗?
哈金: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天赋,可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有足够的耐心、能力和机遇去发展他们潜在的天赋。因为我有一个全职的工作,不可能每天有很多时间写作。通常我会利用暑假期间把草稿打好,开学以后在授课之余进行修改和校对。如果我在创作一部长篇,那是绝对不能停止写作的,就算每天只写半小时也要坚持。否则你将失去和作品的联系,导致最后无法完成。总而言之,我第一稿会写得很快,真正的苦工是后来的修改和校对。
博客天下:你用英文写中国故事,这两种文化里的哪些元素对你最有吸引力?
哈金:我经常会听到我作品中的人物用中文叙述和对话,但我必须用让人可以理解的英文来诠释这些话语。换句话说,我必须考虑有多少话中话可以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领会。用英文写作要求我对英语文学心中有数,同时我要坚守文学中的可译性原则。也就是说,当我的小说被翻译成中文时,我笔下人物说出的话语仍然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博客天下:移居美国近30年,你还会关注中国文学吗?有没有你喜欢的中国作家?
哈金:我有时也会看一些中文文学作品。我喜欢莫言和余华,他们的作品让我有一些现实感,也能燃起我对于祖国的感情。
博客天下:你有过放弃写作的念头吗?
哈金:当我决定要写作的时候,就从没有想过放弃。正如T·S·艾略特所说:“对于我们,永远只有努力去尝试。其他一切都不关我们的事。”写作是我存在的证据。
博客天下:你觉得一个人可以学会爱也可以忘记爱吗?
哈金:爱的种子是不能在外在的环境中找到的,它必须发自内心。只有当内心有爱,才能让爱成长,让它枝繁叶茂。成长的过程可以学,但爱的初心是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