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经历

2014-09-22 09:56周珂银
阅读 2014年9期
关键词:大苗小杨柜台

周珂银

大凡天资聪颖的人总会透露出些许灵气,小杨便是。大三时就在一次服饰设计大赛上夺得二等奖的他,无论是呈交的作品,还是与面试官的交流都有独特表现。额前蓄着少许刘海,后脑勺扎着马尾辫,一款红蓝彩条围巾“盘根错节”垂在胸间,90后小伙便是以这样的艺术造型来应聘设计员。人事部经理与设计总监大苗相互使了个眼色,几乎同时给出了OK。

鞋设计一般是伏案操作,小杨画鞋却常常喜欢站着,将画板支在画架上,4B铅笔刷刷游走在纸板上勾勒各种线条,他要追求的是更立体的视觉效果。画到得意处,捋捋刘海,头发甩甩,“马尾巴”在脑后晃晃悠悠,洋洋洒洒。这是他心目中的画家形象。想成为一名画家,一幅画标价在几十万元的那种,一直是他心中美好的梦想。但他也明白,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成为“家”,须得从“匠”做起,解决生存是前提条件。然而,他又把“匠”看得过于简单平庸,觉得一个要成为“大家”的人,每天画鞋实在是顺手拈来小菜一碟,无非是为了混口饭而已。

第一批设计画稿出来,技术科的师傅摇头道,这孩子款式画得很美,比例太不靠谱了,这种鞋只能看不能穿。工艺科的师傅嘀咕道,小家伙配色不错却不懂材质,这种材料用在口门上,根本就不合适,缝制时会绽裂的……种种议论,对于一个新人原本是正常的,但小杨不屑,甚至反诘:T型台上的服装有很多不靠谱,难道你们没感受到其中的艺术美吗?大苗正色告诉他,鞋是艺术和实用的产品,服装可以在台上秀,鞋不靠谱是要在台上摔的,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能穿的鞋又谈何美感?小杨不言,只是笑笑。

只讲唯美,不注重实用效果,这是做鞋人的大忌。大苗看到了小杨的问题,于是让他下车间学做鞋。只踩了两天机子的小杨又回到了设计室,说,做鞋没感觉,他是来画鞋的。大苗说,达芬奇画人物惟妙惟肖,你可知他曾解剖过多少尸体,画过多少人体骨骼图?凡大师级的人物无不是从源头做起。小杨听了,不置可否,依然我行我素。大苗有意让他去商场站一天柜台,对他说,每一个顾客都是“脚模”,仔细倾听他们的意见,对设计人员大有裨益。小杨去了,只站了半天的柜台,下午就不见了踪影。回来告诉大苗说卖鞋没啥意思,他去其他柜台看鞋款找灵感去了。大苗哭笑不得说,好些事情都是触类旁通的,你可知带轮子的拉杆箱不是设计师发明的,恰恰是推销员发明的,销售过程本身就在启发灵感,怎么会没意思?大苗的这些道理,想必小杨该懂,可他偏偏很自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却不晓得灰姑娘要吻一百个青蛙才能吻到她心愛王子的道理。

试用期满,各部门评分,出人意料的是,三位新人中,两人留用,淘汰的竟是起先最被看好的小杨。小杨怔住了,他自以为才华出众、顺手拈来,他想说几句不在乎的话,但翕动着嘴唇,终究还是没说出来,而面孔已经涨得通红了。一个想成为画家的人,居然,连画鞋人家也不要。让他情何以堪?

离职的那天,大苗不在,小杨也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向设计科的每位同事分发了两颗金灿灿的费列罗巧克力,感谢这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在大苗的QQ里发了一封信,其中写道:突然意识到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以后是否还能遇到像您这样肯栽培我的人,感谢您的教诲,感谢这段经历。画鞋,让我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

小杨走了,竞争性的企业等不及一个孩子的醒悟,青春美好,人生却是一张单程票,经不起任性的“自我”挥霍,懂得这样的道理,想必,他会珍惜今后的人生。

(摘自《新民晚报》)

猜你喜欢
大苗小杨柜台
母亲“送礼”
苹果树大苗移栽要“十改”
言辞谨慎
言辞谨慎
小杨的外卖
爱是世间始终你好
浅析杨树造林技术要点
另类的庆贺
兽医之死
完形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