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荣
摘要:本文简述了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人社数据整合新局面。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 人社工作
0 引言
完善的人社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工作,保障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人社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业务信息流量大、数据交换频繁、数据保存时间长的特点,涉及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共享。但在人社机构的设置中,机构呈分散状态,这样业务数据也是分散的,不能共享,给人社工作的管理带来了不便。如果没有一个统一、高效信息化系统的支持,社会保障的许多工作都难以高效率、无差错的开展。
新疆涉及人社的数据平台有社会保险统一核心平台、劳动就业统一应用系统、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大中专毕业生实名制管理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数据不统一、共享性差、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不高。新疆人社工作的现代化管理,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人社数据支持系统,充分整合养老、医保、就业、人才数据资源,构筑一个安全而开放的公共数据信息交换平台,通过现代数据信息管理有效提高新疆人社系统机构和相关业务部门内的工作效率。
1 实现人社数据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新疆人社信息系统已经初步建立,已建立了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新疆职业培训实名制管理系统、新疆人事争议仲裁管理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被分割于相关人社部门,仍然面临着数据没有统一规范、共享性差、安全性差等问题,这就需要完善人社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人社数据整合,提高人社工作的效率。
1.1 人社管理部门管理和决策需要整合人社数据。人社管理部门进行重要决策时,常常需要通盘考虑,对决策相关的人社数据进行全面、统一的整合,如对计划和预算进行检查;对人社相关政策的执行进行监测;对劳动就业趋势进行预测等。人社部门做出一个决策分析往往需要查询多个异构数据源,如个人基本信息、单位基本信息、社保机构信息库、银行信息库、养老基金数据库、医疗参保人员信息库、就业服务机构信息库等,涉及养老、医保、就业、人才多个数据库的资源。
1.2 现有人社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统计标准不一,重复、冗余、矛盾数据多。人社相关各个业务部门一般会建立自己的数据信息系统,但各个数据库信息系统独立性强,接口规范没有统一标准,会出现数据冗余及同类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人社各个机构数据存储介质不同,数据存储的格式不同,这就使得人社数据挖掘利用存在诸多难点和不确定性。在向上级汇总,或者联合工作之时,需要对多个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深度的综合分析提炼。
1.3 现有人社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决策参考性差。现代计算机及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通过智能逻辑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作为人社部门的决策参考。但是在现有的人社部门,大多只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人社数据简单的存储、查询,这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极大浪费。
1.4 现有人社数据管理系统虚假性数据难以鉴别。实际工作中存在虚假人社数据,一些企业利用虚假人社信息漏缴社会保险费,一些企业瞒报缴费工资,养老金被企业挪作他用。现有人社数据管理系统只是简单地对数据进行存储、查询,系统的查错能力有限。
2 基于互联网的数据整合实现方式
2.1 数据库开发。①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人社数据管理系统要实现成功的数据整合,需要保证人社数据的完整和一致。可以建立由总库进行管理的分布式数据库。人社数据管理系统中人社机构分支的分库存放本机构的数据,人社数据管理系统的总数据库存放每个分支机构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核对、查验和统一。这样人社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整个人社管理机构数据的共享。虽然在总库中备份各个分库的数据会导致数据冗余,但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以及分库应用数据的效率。②数据的存储。数据之间的关系决定人社数据的存储方式。一般在人社机构数据管理系统总库与分支机构分库之间是垂直关系,数据应该采用水平分片。在各个平级人社分支机构数据库之间是平行关系,采用垂直分片方式。③数据的同步。人社数据管理系统的数据要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处理的同步,需要将人社分支机构的分库作为数据的收集者。人社数据管理系统总库是接收分库数据,通过建立数据库链路对分库数据进行有效的接收和记录。定期将各个分库数据复制到总库。④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人社数据管理系统需要对数据完整性做详细的定义,建立一系列数据完整性约束,必须在具备完整性时才能提交;通过数据库直接操作数据,如破坏其完整性,则触发约束,无法提交。并在实践中防止工作人员误操作,通过分布式数据库防止因死机或分系统崩溃造成数据丢失。
2.2 ETL技术实现。专业ETL软件,对人社数据经过抽取、转换、加载到人社数据库,从而实现业务数据之间的一致,实现人社数据的整合。ETL数据整合技术在数据整合时比较高效,尤其适合对于大量人社数据的抽取。ETL数据整合技术可以改进人社数据质量,ETL数据整合技术能够根据数据质量设定,筛选有效数据,排除不合格的数据。ETL数据整合技术具有强大管理功能,ETL数据整合技术能够通过与Internet结合及较好的管理界面,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ETL数据整合技术可以实现多平台、多数据源支持,支持Oracle、SQL Server等各种数据库系统。ETL数据整合技术具备多种数据转换能力,能够完成复杂的人社数据转换。
3 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的实施
3.1 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的实施步骤。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实施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业务分析阶段。业务分析阶段需要进行采集的人社数据结构定义,明确数据表间的业务联系,例如:需要了解人社个人信息及账户、单位个人信息及账户的数据结构定义,表之间的相互关联等。②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设计实施阶段。设计实施阶段主要定义人社数据整合规则,包括人社数据字段映射、人社数据合并、相关函数计算定义等。另外要明确人社数据整合时间策略,如定时策略、事件触发等。③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数据校验阶段。人社数据不同信息资源之间存在语义差别,在数据处理中会导致信息错误或信息不完整。所以需要在人社数据整合时建立严格的人社数据校验机制,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④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上线阶段。将人社数据整合流程正式发布,人社数据整合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监控和跟踪。通过人社数据整合系统的实际运转,以及具体的业务需求,修改人社数据整合实施计划,不断完善人社数据整合系统,实现数据转换、加载、整合任务。
3.2 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实施的保障。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实施重点要做到:①组织领导有力。要强化领导监督,成立人社数据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从上到下部署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工作。通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实施时的协调、执行工作。②重视人员培训,特别是骨干人员的培训。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涉及的技术繁杂,并涉及到一定的管理内容,对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因此,需要积极培训技术业务和管理骨干,培养复合人才,为开展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工作提供保证。
4 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能够实现多个业务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提高人社管理决策水平提供基础数据。但是,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本文对基于互联网人社数据整合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人社数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人社部门的工作和政策更具动态性和时效性,更加贴近民意和民生。
参考文献:
[1]关巍.浅议社保系统的数据安全[J].河南科技,2010(16).
[2]李知渊.社保征缴系统基于XML信息数据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16).
[3]林海.社保数据集成系统ETL研究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3).
[4]孟昕.浅析社保联网审计数据采集与管理[J].统计与咨询,2012(02).
[5]唐魁玉.大数据时代给社保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