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及控制

2014-09-22 01:19黄腾
关键词:预算造价控制

黄腾

摘要:建筑工程的价值体现在货币上即为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控制,它是以货币的形式来反映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所耗用的各种费用总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整个建筑工程进行阶段性投资控制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试结合笔者实践探讨如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从而减少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 预算 控制

0 引言

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施工环境、市场调控和人为原因等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工程财务预算人员对于工程的造价规划和预算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计算偏差,实际操作起来经常会超出预算成本,造成透支,而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所以我们有必要找出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并想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合理控制与及时调整,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和按时完成。

1 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归纳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工程结算费用超出了计划成本预算,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减少了工程的预期收益和投资效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点:

首先,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和合理,致使造价预算出现偏差。在进行工程的造价估算时,有些预算编制人员缺乏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摸底,导致工程造价预算时缺项或者漏项,不能如实预测和准确反映整个工程施工费用支出的详细情况。为了保证工程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还原工程造价预算应起到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成为工程造价编制人员的首要任务。

其次,由于施工环境、市场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预算失准。我们知道,建筑项目的施工建设一般周期都比较长,包含的范畴也很广,尽管在施工前工程预算编制人员也考虑到了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供求市场变化和施工环节的改动等因素会发生变化,并做了提前预算和估计,预留了成本变化空间,但是等到真正的施工开始仍然还会出现预算超支的现象,所以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要通过市场实地考察和工程进度的跟踪报告做出更为准确的预算和控制。

再次,建筑施工单位缺乏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导致工程实际费用超出造价预算。由于只是把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看成了静态的、不变的因素,建筑施工预算人员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工程的招标投标和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造价预算控制上,忽略了施工过程中一系列动态的变化和调整,不能做出准确预算。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准确控制的方法措施

2.1 提前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来讲,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概预算编制工作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

首先,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要根据施工项目现场情况,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和具体特点进行综合预算的编制。编制人员要在进行充分预算材料准备的基础上,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采集一手的施工地形测量报告和施工设计制图,了解并熟悉建筑施工的具体方案以及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和收费行情,掌握市场在售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零部件的价格等,以便作出精确的预算编制。

其次,建筑施工造价预算人员还要在了解施工流程和进度的基础上准确套用定额单价,进行工程量估算及对应施工成本的预算。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预算编制人员要仔细阅读和研究施工图纸,了解工程设计思路和施工的技术细节,然后把施工规划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根据施工的总工作量和单价标准计算出准确的工程造价,防止出现漏记和错记。

最后,在市场调查的前提下对影响造价预算的价格因素做出客观的估计和准确的判断,留出一定的价差调整空间。由于建筑工程需要使用的原材料种类繁多、规格型号不一,用来购买建筑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费用数额巨大,在工程造价构成中比重较高,超过了50%,所以工程造价预算人员既需要了解材料品种、质量及价格在市场中的行情,还要熟悉设备规格、性能和单价。

2.2 严格抓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讲,资金支出的实质性阶段就是项目的施工过程,一方面通过施工工作的开展把工程的招标和投标工作展开,另一方面通过施工操作把项目承包合同具体化。在这个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上虽然很难节约投资和成本,但是如果能减少铺张和避免浪费,做到适当控制,还是能够使工程造价预算成本明显下降的。

造成建筑工程造价偏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出现社会动荡不安等不可控因素导致原材料供求关系变化和物价不稳定,预算人员无法做出准确估价;另一个是由于合同内容变更或者施工出现技术难题、施工人员变动等导致工程造价上升。为了减少和控制工程造价波动,建筑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对施工现场进行造价监控,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开支,节省预算成本;同时,保证落实项目合同的规定内容,把成本预算控制的要求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任务来抓,在落实项目合同、改进施工技术和减少经济成本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根据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提前做好项目的成本预算,在施工现场随时监督用料和设备采购,保证各项费用及时到位,避免出现浪费和透支。一旦发现浪费及时制止,察觉有可能造成超支赶快找到原因并及时向有关部门负责人反馈,以便找出解决对策,把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

2.3 严格建筑工程造价审批制度,从制度上规范成本预算管理控制

在建筑施工执行的过程中,有时候由于客观条件和外部施工环境改变、业主意愿产生转变和设计方案不周全引起的项目变更,这就意味着工程造价无偿增多和预算成本追加,对此,工程项目预算人员要想办法减少或避免项目变更,防止成本叠加。如果出现项目变更就要想办法对变更的项目部分进行技术论证,确认变更的必要性,把变更带来的造价预算超支缩小到最小。同时,考虑到项目变更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就要因势利导的把项目变更期引向造价节约的方向,通过严格建筑工程造价审批制度,加强事前批准、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从严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发现超支的现象或趋势要及时控制和制止。

2.4 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养

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和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既要懂得财会专业知识和计算技能,又要懂得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同时还要了解和熟悉国内外先进的预算管理方法和投资经营理论,熟悉建筑施工的具体流程和原材料的市场行情、施工设备的型号和性能,深入施工现场了解一线情况。作为建筑施工单位,要重视优秀企业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给员工提供继续学习深造和在职培训的机会,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促进员工之间的协作与交流。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只有思想境界和综合素养提升了,工程造价预算人员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

3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承担着控制工程造价成本,提高工程投资效益的重要使命,因此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熟悉工程施工的方法和流程,探索出一条节省预算成本的新途径,提前预见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项目变更和成本追加,提前想出应对措施,力争把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在最小的变化幅度,减少建筑企业损失和国家财产流失,圆满完成建筑施工任务,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丽英.建筑工程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论述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24).

[2]周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问题与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07).

[3]谭晓燕.建筑企业工程造价预算存在问题分析及其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08).

猜你喜欢
预算造价控制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