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
在我印象当中,两广地区过去一直是日系车的天下,尤其是日系SUV。那时候,华南地区马路上跑的大多是进口的三菱帕杰罗和丰田霸道,美系越野车则少之又少。也不能怪南方人太过精明,谁不希望自己的车经济省油毛病少?而日系车在使用和维护上确实非常实惠。至于所谓的品牌历史、理念文化,先富起来的这批人都还没来得及仔细玩味,那还是一切都回归现实吧。
若要追溯SUV的起源,翻开二战史,回顾一下越野始祖威利斯MB和福特GPW并肩作战的光辉岁月,美国人是不是有点郁闷?当年他们也曾在华南这片土地上和中国军人一起浴血抗战,而几十年之后,在车市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却是英雄落寞,被昔日敌手所压制,这能怨谁呢?
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的消费者也没有几个愿意坐下来再听你讲故事。对于美国人来说,如何顺应国际化浪潮,突破拘泥于北美市场的固有思维模式,打造出真正有竞争力的新一代SUV产品,这才是头等大事。近年来形势确实有了可喜变化,越来越多的美式SUV进入到中国市场,尽管它们的来势还不算凶猛,但这也足以表明,北美劲风真要是刮对路,还是可以跨越太平洋,登陆并影响到咱这边的小气候,包括原来最难攻克的阵地—华南。
在美式SUV当中,大切诺基和探险者这两款车就很有代表性。大切诺基算是强势回归,回想当年那款曾在北京吉普国产的第二代车型(代号WJ),它真是很失败,作为这款车的车主,咱们胡岩主编最有吐槽的资格。不过,转到重新进口过来的第四代大切诺基(代号WK2),它那脱胎换骨的优异表现又一下令我们刮目相看。我们给小俞推荐的这台大切是刚刚经过中期改款的四代半车型,为获得较大价格优惠,我们又帮他联系了北京的经销商朋友,去年春节期间他毅然北上京城提车,如今谈到这款车,他脸上还挂着如获至宝的表情。
Explorer堪称福特最成功的SUV,但它也有过不堪的过往,2000年曾被卷入到Firestone的爆胎丑闻当中。这一代的Explorer告别了带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设计,改走城市化路线,并很快重新回到了北美中大型SUV销量排行榜的榜首位置。福特去年首次将Explorer进口到国内,起名叫探险者。老黄在杂志上第一次看到探险者就被它雄健霸气的外形所吸引,立马打电话向我们咨询该车情况。新车刚上市时一度加价成风,经我们联系,他很快在广东平价买到了此车。老黄高兴地说,这省下来的钱够订200年的杂志了。
这次出差南宁,约好二位一起玩玩他们的新车,既然我们和大切、探险者能在如此和谐友好的气氛下相聚,咱就轻轻松松地交流一下好了。
老黄是做农业的,他对越野的要求很简单,平时下乡能将车开到农间地头,回老家爬山祭祖时,别像原来那辆前驱汉兰达那样望坡兴叹,就OK了。我不知道那条山路到底有多陡,因此这次试车他一定要找个差不多的地方来演习一下,看看这台探险者到底能不能真正去探险。
小俞是个户外资深玩家,经营着一家皮划艇俱乐部,平时车顶上就老背着个皮划艇,没事就往各种河沟溪谷里扎。因此,对他而言,遇到最多的越野地形就是乱石河滩,其实他以前那辆帕拉丁对付这些路况已然绰绰有余,大切应该也没啥问题。但大切在公路舒适性上能不能有质的提升?对于经常需要长途驱车组织活动的小俞来说,这倒是他更看中的。
公路体验,各有千秋
这台大切装的是3.0升V6发动机,动力只是入门级,但有个厉害的家伙在后面,就是那台来自ZF的8AT。8速的好处不止在经济省油上,它也更善于掩饰动力的不足,必要时多降几个挡,转速拉高的幅度让你觉得还是很有分寸,如果换成原来那台5AT,火候肯定就不好掌握,要么“夹生”要么“糊”了。动力调校上这台发动机也很会扬长避短,低速扭力让人感觉还是挺充沛的。很多人对动力的判断还停留在右脚刚刚踩下的那一瞬间,包括老黄,他至今对那台汉兰达灵敏到接近变态的油门念念不忘,我只好用“早泄”这个词来加以诱导,他才一下开悟了。
虽然对这台车的动力并无不满,但小俞现在还有点埋怨我们,没有给他推荐随后引入的柴油版。说实话当时我们确实没有得到有关该车的任何消息,况且我们熟悉的北京经销商不卖柴油版,想低价买车那就肯定没戏了。
小俞是开手动挡出身的,这台带方向盘手动拨片的8AT在他手上没有糟蹋,看他娴熟地左提右挑,玩起来比我还麻利。大家都知道,就我这IQ,碰上超过6速的手动模式很容易乱套。如果仪表台上有个超大号字体的档位显示,可能要好一点。
3.5升V6配6AT,我认为探险者的动力表现是恰如其分。起步时低速扭力的确不是很爽快,怪不得老黄有点怀念汉兰达,但跑起来之后,低沉浑厚的引擎声就能表明,它的后劲还是很充沛,这一点比大切好。探险者的动力输出趋于平稳,虽然缺乏那种迅猛的爆发力,但加速超车并不费劲。跑起来车内非常安静,透出美国车特有的那种沉稳和淡定。开起来稳稳当当,坐着舒舒服服,这其实就很对老黄的性格。此外,它这台6AT也准备了手动模式,但那个嵌在挡把上的加减挡按键就太小气了,在它牵动下变速箱反应也有点迟缓,好在老黄也不是经常跑山路,因此他也没有过多纠结这个问题。
这台大切没有配备可升降的空气悬架,但底盘的舒适性还是相当不错,这方面小俞已经非常满意。从带大梁后板簧的帕拉丁换到承载式车身加独立悬架的大切,那可是相当于从硬座升级到软卧了。而且,这一代大切比起国产那一代,整车性能堪称质变,原来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完全没有了,尽管它还不像德国车那样浑身紧绷,但车身和底盘的整体感也已然很强,高速行车不发飘,拐弯变线不笨拙。对于一款还可以真正去越野的SUV来说,能保持这样的公路性能已经很不容易。
探险者改用承载式车身设计,我认为这还是很明智的,毕竟SUV城市化是大势所趋。虽然不少老美会嫌它的拖曳能力因此下降,不过我们谁家有游艇和房车呢?这车的舒适性没得说,而舒适不等同于松散,悬架不再像以前的美国车那样晃晃悠悠的,柔顺之外增加了一些韧劲,路感被适度保留,开车的坐车的都会感觉很放松。从汉兰达到探险者,老黄对底盘的变化倒是没太多感觉,只是强烈抱怨中排座的空间舒适性还不如汉兰达,尤其他那对身高已接近1.8米的双胞胎儿子对此非常不满。如果座椅前后调节的幅度更大一点(目前只有右座能调约10cm),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另外,老黄最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是不是非要买一台7座SUV?其实就像他这样的大家庭,第三排座的使用率也是很低的。endprint
越野小试牛刀,大切轻松穿越,探险者也没有被难倒
说到越野,从两款车的发动机布置及四驱形式就已能看出端倪,大切还是越野车传统的纵置发动机布置方式,而基于D4前驱平台的这一代探险者已改为横置发动机,这也是当下更多强调空间和经济性的城市化SUV所选择的设计方案。方向性的不同,决定了两款车可挖掘的越野潜力有高有低。
如何挖掘?研究一下两款车位于变速杆后面的越野模式选择旋钮,基本就能看出区别了。这款大切虽然是入门级,没有可调高度的空气悬架和后差速器限滑装置,但还是比探险者多出了4WD LOW(低速四驱)和ROCK(攀岩)模式。这意味着,在攀爬和解困时车轮若需要大扭力,引擎动力较小的大切经过分动器之后,能发出的力道却成倍于探险者。其他方面两车就没有本质的差距,都是由坐镇中央的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来管理前后的动力分配,前后车轴的左右轮之间则只能依靠电子系统施加制动来抑制打滑。而所谓的全时还是适时四驱,也只是因性能需求而采取不同的软件控制逻辑,我认为不必太纠结。
驼峰、炮弹坑、涉水?还是免了吧。不是这两位车主舍不得,当地实在一下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来操练这些专业项目。泥泞、山坡,这些小试牛刀的去处还是有的,难度和老黄要爬的那个坡也差不多了。探险者没有被难倒,而大切则是轻松穿越,但它的优势更多体现在身材上,因为它不像探险者那样,要时时担心会不会刮到前后杠的塑料护板,看来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这些东西还是越野的硬指标。更多的时间,我们花在体验各种傻瓜风格的越野驾驶模式上,最让他们心驰神往的还是雪地模式,可有这机会吗?
探险者一身高科技装备,大切则实用至上
探险者的高科技装备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微软为福特开发的这套Sync声控系统,它好不好用?老黄最有发言权。本来我很担心,这哥们一口壮族口音的普通话能不能被识别,但类似空调调温、拨打电话这样的小活,人家都是动动嘴就轻松搞定,挺厉害!倒是那个看不见的美女每句话都要反复询问确认,这确实有点烦人。另外,带车距保持的巡航系统、并线盲点监测、远程遥控启动,老黄也觉得很好用,他唯一还不敢信任的就是那个自动停车辅助系统,我帮他试了一下,随着方向盘滴溜溜的自转,电动助力转向非常精准地将这个身长5米的大家伙轻松送入空当很小的侧向车位。老黄同志,可别让这宝贝闲置了呀!
相比之下,大切的装备就乏善可陈了。其实这款入门级车型的配置水平也不算低了,全景天窗、电动尾门、方向盘和前后座椅加热、导航都已出现,从实用层面上讲确实挑不出什么毛病。从内饰的用料和做工来看,它比探险者还更精致一些,这一点老黄也承认。
为什么会向这二位推荐美式SUV?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两款车确实拿得出手。另外,虽然两位老读者都还没去过美利坚,对美国文化的认识也就来自于好莱坞大片,但他们的性格都很豪爽,是那种很实在也很讲情分的南方人,而最终圈定大切和探险者,与其说是出于情怀,更多还是缘分吧。大切和探险者这对北美老伙计能因此在南宁聚到一起,我想也是一种缘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