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亮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初中阶段,学生刚系统接触物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问题。物理,归根到底来源于生活,生活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物理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物理知识,养成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物理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能有效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以《杠杆》教学为例,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杠杆的概念,可以让学生找出身边运用了杠杆原理的东西。学生很快会发现日常使用的指甲刀、剪刀、杆秤等都运用了杠杆原理,这样学生对杠杆这个概念便会牢牢记住。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不仅对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有积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生活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
1.课堂导入生活化
一堂物理课如果有一个吸引学生的导入过程,则可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汽化和液化》时,教师不妨在课堂开始时提出问题:夏天(尤其是有风的时候),游泳的人,从水中走出来,这时温度不低,为什么这个人会感觉冷?通过学习蒸发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当人从水中走出来的时候,虽然气温很高,但人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带走了人体的热量,因此会感觉冷。又如,在讲解《变阻器》之前,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旋转收音机上的音量键,声音会变高或变低?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原来收音机的音量键是一个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可以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从而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
2.教学手段生活化
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很多初中生喜欢看动漫,那我们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也可以用一些卡通图片和漫画来演示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江苏版教材《粒子与宇宙》时,教师可以播放分子的图片,吸引学生学习这部分物理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分子在显微镜下的结构,了解平日常喝的水在微观世界中的样子。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银河系的动画片,学生可以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样子,知道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也只是微小的一份子。通过运用这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材内容生活化
江苏版初中物理教材十分注重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很多实例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可以进一步引入生活化的实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比如,江苏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物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如,热水在烧开时,为什么壶嘴会喷出“白气”?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饮料,瓶子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通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实验教学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必非得运用仪器设备进行操作,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运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可以节约成本,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高物理实验的效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体验物理。例如,在教学《物体的沉与浮》时,可以让学生将石块、木块、废旧牙膏皮、旧塑料瓶放在水里,感受沉与浮的不同,分析原因,以提高学生探究物理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易志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