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馥如 黄丽文 衷明华
一、实验原理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研究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产物”这个实验时,课本上所设计的实验内容是: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浮在水面四处游走,熔成闪亮的小球,同时发出“嘶嘶”的声音,滴有酚酞的水变红。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得出以下事实:钠的密度比水小;它的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放出的热使钠熔成小球;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显碱性。
二、原实验装置存在的缺点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接切下一小块钠,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虽然这样做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烧杯中钠与水的反应,但是却不能证明实验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到底是不是氢气。其次,该实验的剧烈程度也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教师做实验的过程中稍有不注意,很可能会由此引发事故。为了检验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氢气,并且使实验安全化,笔者通过思考后对该实验做出了如下的改进。
三、实验的改进
1.实验用品
(1)仪器:V型侧泡反应管一支、注射器一支、棉花团、酒精灯。
(2)试剂:金属钠、肥皂水、酚酞粉末、蒸馏水。
2.实验装置图(图中略去铁架台)
图1 钠与水反应实验的优化装置
3.实验步骤与现象
(1)配置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粉末,用95%的乙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配置成0.5%的酚酞乙醇溶液。
(2)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并抽取几滴配置好的酚酞指示剂,放好待用。
(3)用镊子取出一小块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切下一小粒备用。将余下的钠全部放回试剂瓶里,并将切好的钠夹取后放入V型侧泡反应管的第一个凹面中,同时,在反应管V型处加入肥皂水(用来吹出氢气气泡),如图所示。
(4)取一小块棉花并揉成团,放到金属钠块的上面。
(5)如实验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6)实验开始,压下注射器,使含有酚酞的水通过注射器被注射到棉花团上。棉花团逐渐湿润,最后湿润到下面的金属钠后立即变红,而金属钠接触到滴有酚酞的水后发生明显的反应,并伴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可以听到“嘶嘶”声。待末端管口有气泡吹出时,用点燃的酒精灯靠近,明显听到发出的“噗”的一声响,并伴有黄色火球出现,说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四、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采用微型实验进行操作,节省了药品。
2.改进后的实验方法简单,操作容易,不会影响实验现象,最重要的是成功避免了实验教科书上钠与水反应剧烈、钠粒四溅、生成的气体难以验证的缺点,并将原来在书本上需要几次操作才能完成的实验合为一体。
3.在反应管中事先加入了肥皂水,使得生成的氢气经过肥皂水后会连续吹出泡泡,这样方便后面进行氢气的检验实验,避免了因要连续蘸肥皂水而造成氢气的浪费。
(责任编辑罗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