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艺术
摘要:钢琴教学是对钢琴知识的学习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演奏的过程,我们在注重掌握娴熟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心理因素的相关训练,提升对音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控制自己的心理因素,排除不良的心理影响。
关键词:钢琴教学 心理训练 心理分析
钢琴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对学习者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学习过程中,大多学生都会受到消极的心理影响,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钢琴的学习和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训练势在必行。
一、钢琴教学的现状
(一)钢琴教学的兴起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作为一门艺术特长,大多高等院校也都开设了有关钢琴教育的专业,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学习钢琴培养艺术情操,产生对美的欣赏与鉴定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修养,在社会急剧发展的年代,钢琴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钢琴教学中学习者常见的问题
钢琴弹奏的曲子旋律优美,但是学习钢琴却是一件非常枯燥乏味的事情,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未经过专业训练或者未经过大量练习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一次弹完整首曲子的,在遇到技术困难或弹奏障碍时,大多数学生都会产生挫败感,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和厌世情绪,感到无法克服困难,又因为钢琴教育一般采取“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学习者对教师普遍有依赖心理,遇见弹奏障碍不能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反而养成了依赖心理,被动机械的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钢琴的学习。
(三)钢琴教学中教师易出现的问题
作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与工程师,教师应该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培养与教育,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但是往往有些教师因为自己的不正确的态度,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采取语言讽刺,讥笑的等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给学生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害。有部分教师忽略学生个性,不能正确分析学生在钢琴学习上的特点与特长,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效果不佳。更有甚者对学习者进行体罚,一味的指责学习者,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不利于钢琴的学习。
二、钢琴教学中的心理分析
(一)进行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心理训练是有目的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过程,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对演奏技巧的掌握,却忽视心理因素在演奏和教学中的重要性,这种舍本求末的行为是错误的,要想实现完美的钢琴演奏只有娴熟的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心理训练,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人的心理素质一部分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更重要的是依靠后天的努力与锻炼。比如,很多学生在平时练习时演奏的完美无缺,但在钢琴考级和钢琴比赛中却屡屡失常,不能发挥自己的本来水准,这就是因为学生在平时没有注意心理的训练。平时练习注意力不集中,在比赛中不自觉产生紧张情绪而影响自己的发挥,很多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表现并不突出,但每逢大赛或考试都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将扎实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表现的淋漓尽致,究其原因,这是心理训练的结果。
(二)影响心理训练中的重要因素
钢琴的学习是几种心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的是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听觉四个方面,这四方面对钢琴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所谓注意力就是集中精力于某件事物的能力,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现实的世界中,很多事情都会让我们分心,钢琴的演奏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演奏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练习时要不为外物所干扰,想象力是人创作的源泉,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高明的艺术家弹奏的往往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幅幅立体的画面,每一幅画面都倾注着艺术家的情感。当学习者在练琴过程中展开想象力时,能促进和激发学生灵感的产生,提高练习的效率,记忆也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常见的记忆有运动记忆,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等等,弹奏钢琴势必就要用到乐谱的记忆,只有熟记乐谱,才不会让演奏者不会误入歧途,只有在练习中把握这几点要素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旋律。
(三)加强心理训练
针对发挥失常这种情况就应该在平常练习的过程中端正态度,树立自信。树立自信不是盲目自大更不是自我满足,它是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基础的,树立自信就是对自我的肯定,有助于帮助自己以平稳的心态应对各种场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自己正站在比赛场地中央,自己的老师就是评委,通过心理暗示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人的一切活动都和心理密切相关,钢琴教学也不例外,只有在钢琴教学中遵循心理学教学原理,在平常中有意识的进行训练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成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钢琴教学中心理训练采取的方法
(一)心理训练在读谱上的运用
钢琴的心理训练是分阶段进行的,是根据受教育者所处的年龄阶段进行的不同的教育。例如对儿童的心理教育从读谱开始,因为读谱是弹奏的前提,是基本功,教师如果频繁纠正学习者在读谱中的错误,势必会减少讲解其他重点的时间,对与学习者而言,如果在弹错的情况下想要改正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非常的困难,要教会儿童养成读谱的好习惯,读谱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易到难,先对谱子进行大致浏览,然后对重难点进行分析。最后是理解整个谱子的内涵,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放慢速度,增强节奏感,对乐谱留下完整的映像,平时也可以多找一些课外谱子进行阅读,在读谱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养成好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如果教师发现儿童产生厌烦情绪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与其进行交流找寻问题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如果受教育者处于青春期,教师则要根据青春期的特点比如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等等,主要以鼓励和启发为主,面临比赛前,有的学生担心如果无法获奖对不起父母老师,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包袱,这时要对学生进行减压,尽快帮助他们释放压力,更好的投入到比赛中,把不良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
(二)心理训练在技能练习上的应用
在钢琴练习的过程中,重复是练习技能的好办法,但是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集中注意力,灌注思想与感情的去练习,在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只是机械的重复,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而不能取得相应的练习效果,要想做到取得应得的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用心去练习,钢琴技巧的练习过程即是动作练习的过程也是心理练习的过程,在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各感官要互相协调,相互合作,要求比较高,应该要求学习者先进行分步练习,一部分一部分的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及理解,注重手指,手腕,肌肉之间的配合,再者要注意对学习者的练习过程进行评价,严格要求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要求学习者进入演奏的状态,当学习者出现“高原现象”时,明确告诉他们这是学习的必然规律,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突破和克服困难。
四、教师在钢琴教育教学工作的注意事项
(一)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性格、脾气、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质进行有针对的心理训练,有的学生天资聪颖,领悟能力强,但不求甚解,练习不刻苦,针对这种学生要严格要求为主,耐心教导为辅,语言要强硬鲜明,要求其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在练习的曲目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一些庄重,有深度的曲子,帮助其改掉性格上浮躁的缺点,而针对有的学习者学习努力,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则要采取缓和的教育方式,以鼓励为主,与他们多交流,帮助他们敞开心扉,排忧解难,做他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选择的曲目多采取激昂,欢快的曲子,鼓励他们与别人沟通,帮助他们克服自己拘谨、怕羞的缺点。总之,教育者应该在平时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多观察,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训练,使受教育者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这才是好的教育。
(二)注重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者对于学习钢琴的兴趣,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习者学习钢琴的热情,还能激发学习者的潜能,兴趣的培养是需要教师有目的的诱导的,这与凭兴趣学习是不同的。虽然学习者可能对陌生的钢琴会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与兴趣,但大多学习者年纪尚小,无论是生理和心理都发育不成熟,不能将其浓厚的兴趣转移到对钢琴的刻苦学习当中,久而久之,势必会对枯燥的乐谱与反复的练习产生厌烦情绪。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钢琴的热情,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其进行引导,比如在教授年龄较小的学生时要注意转变教育观念,将枯燥的语言说教转化为形象具体的比喻说教,帮助学生形成画面感和立体感,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介绍曲谱创作者的生平和背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授。如在演奏贝多芬的《命运》时,介绍贝多芬的坎坷经历和他不屈不挠敢于奋斗的精神品质,学生在演奏曲目的过程中自然会联想到贝多芬与不公命运的抗争,有助于学生表现作品。
(三)注重在实践中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学好钢琴,必要的实践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给学生播放有关钢琴演奏方面的视频,或者带学生参加音乐会等,领略真正钢琴演奏的魅力,让学生互相学习,找寻自己和演奏家的差距,有意识的去进行改正,这样既改正了演奏方面的缺点,也培养了竞争的意识,有利于钢琴的学习。
五、结语
钢琴的教学与心理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授工作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与爱心去感染学生,同时也要运用科学的心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他们解决心理负担,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王朝刚.练琴心理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音乐,1989,(01).
[2]徐小芳.钢琴慢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J].钢琴艺术,2003,(05).
[3]吴磊.关于钢琴演奏技能形成的系统分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4]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2000,(03).
[5]任筱敏.论音乐心智技能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01).
[6]黄登辉.钢琴教学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J].人民音乐,19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