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4-09-22 10:13宋珊珊王成新姚士谋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学城大学建设

宋珊珊,王成新,刘 凯,姚士谋

(1.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学城规划建设成为时代热潮。回首10多年来中国大学城的发展历程,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缺憾,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引发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深思。陈新焱以东方大学城十年发展为例,阐述了大跃进式建大学城造成的隐患及不良后果[1];张洪波[回顾了国内外大学城发展的状况及目前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总结了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大学城应有的内涵特征2];董剑基于大学校园建设实践,分析目前新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建议[3];杨章诚则结合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规划的实际,从模式、规划、文化传承、校园房地产四个方面阐述了新校区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4]。时过境迁,大学城大规模扩张的热潮已经逐渐消退,但其衍生问题的解决则提上议事日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以及城市化模式的转变,大学城遭遇时代发展瓶颈,发展思路也亟待与时俱进实现转型。

一、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自1999年东方大学城建成后,中国的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到2002年全国各地已建和拟建的大学城达到50个。[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和在建的大学城达100多座。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优化了城市发展空间,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口素质的快速提高,发挥了应有的时代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矛盾。[6]

(一)大学城规划建设先天不足

中国大学城建设多是政府主导,盲目求多求大求快。有的城市罔顾实际需要及承载力,规划建设两个甚至更多的大学城,造成巨额浪费。部分城市也没考虑到自身的发展实际,对入驻大学缺乏缜密的规划和论证,仅从经济利益出发。[7]这导致大学城规划规模过于庞大,而稀疏的校园建筑,松散的空间布局降低了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此外,新大学城一般建在离中心市区几十公里的近郊,乘坐现代交通工具也需要30分钟到1小时。[8]很多高校两地办学,不仅加大了管理和交通成本,而且两地分离导致师生之间交流缺乏,教、学、研功能脱节,也不利于学术继承和创新。

(二)大学城功能亟待完善

目前大学城仅是分担了主城区的教育功能,成为大城市的教育卫星城。但是由于投资受限和国家调控等原因,大学城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类大学简单集合,招生规模很大,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乘数和规模效应。而且大学城作为新城区的承载和服务功能欠缺,仅仅是“大学”的组合,而“城”的气息不足。相关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到城市文明的发展。

(三)运营效果不理想

大学集聚功能的发挥源于资源共享,但是综观我国大学城中各高校,在建设中相互隔离,在管理上各自为政,在学科建设上自成体系,缺乏开放性和互通性。这种诸侯割据的现状导致各类资源难以共享和整合,根本没有形成新的优势。[7]而且,当前对集中之后高校如何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缺乏考虑,没有共同的管理机构,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无法协调各大学、科研机构、产业部门,严重减弱了应有的综合效益。

(四)大学城建设负面效应突出

大学城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高校用地。众多高校在建设之初不约而同地提出“园林大学”的口号,大兴土木,人为建造大水面、大草坪、大广场。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占地共约6.84万hm2,平均每生61.73 m2,不仅大大超过了国外名牌大学的标准,也超过了国家教委规定的建设用地标准(56.44 m2/生),[9]大学城建设被称为“圈地运动”,不仅导致地价飞涨,而且诸多高校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学生的学费和住宿等费用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大学城建成后产生的污水、废气、生活垃圾等,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而且,很多老校整体搬迁置换,使原本积淀的人文和历史难以延续,削弱了文化传承创新功能,而校园文化的融合则是一个十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7]

二、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面对中国经济和城市化模式的转变,大学城原有的建设思路已经严重不适应时代需求,为保持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从大学组团到大学城区的转变,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思路。

(一)从培育人才到文化传承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文化传承得到重新认识。大学城既是高等学校的易地扩容,也是城市人文环境的布局优化和组合。大学城内各高校名师荟萃,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承载着多元文化;不同的大学拥有独特的校园文化和风格底蕴……这些不同的思想和理念构成了大学城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现代大学生不应仅是学习知识和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大学城的高校建成至今不过十年时间,不仅缺少特有的文化底蕴积淀,即便是传承老校区的文化传统也非易事。因此,大学城的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二)从单一教育到综合功能

大学城功能一般经历不同的演化阶段。在大学城发展初期,主要功能是培养人才;在大学集群时期,主要功能开始转向教育产业,大学城促使教育成为一种关联效应极高的产业,不仅刺激教育投资不断增长,大学城周围的旅游业、房地产业、教育产业、信息产业、科技咨询、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也都印证了大学城经济的“高地”效应。[10]目前大学城建设理应进入第三阶段,即真正的大学城建立。随着我国10多年的大学扩招,高考人数已经走过高峰,录取率已经达到极限(见图1),大学城建设将逐步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从单纯的教育功能到多元综合功能。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切实提升了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11]

图1 高考人数及录取率历年的变化

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出“思想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精髓。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外,大量的研讨、广泛的交流也是必需的。各大学之间应打破门槛界限,整合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超级大学,优势互补,相互合作,资源共享,才能有利于学术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各种信息、知识相互交流、传递、碰撞,从而达到智慧的升华。所谓开放,不仅指各高校间的开放,还包括大学城与城市间的开放。通过定期举行大学城艺术节、科技展览节、热点论坛等形式多样的大众活动,促进各高校相互影响和互动,在整个城市中进行推广和传播,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实现大学城与区域城市的资源和空间共享。

三、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大学城与产业体的融合

大学城作为一个庞大的人才和技术源,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撑,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带动城市的产业升级和转换。大学城与产业体是相辅相成的,它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为大学高新技术成果迅速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商品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从现实情况看,高校科技力量始终是我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国家技术发明奖三大奖中的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今后理应把兴建大学城和发展产业区融为一体,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高等教育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振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12]

(二)大学城与主城区的融合

大学城的良性发展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学城为主城区输入多种应用性人才,使主城得以发展,主城内经济的多元化导致对人才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因此,主城区要求大学城不断进行调整改革来满足其多样性的发展需求,促使大学城得以优化。同时,主城还为大学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及宽阔的发展空间,二者形成良性循环。

(三)大学城与企业的融合

大学城和企业应当通过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共赢。在布局上实现大学城内各高校与企业的互动,可促进高校与企业、社会的资源共享。[13]大学城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蓄水池,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提高产业的有机构成。[14]企业也可以利用大学城的师资及教育场所等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使企业员工可以更方便地到高校接受知识和各种技能培训。大学城同样需要企业的资金和实践支持。通过企业资助,大学城高新技术不仅有了研发的动力,而且有了实验的场所。大学生可以较方便地到企业参观、学习以及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大学实现其知识传授、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基本职能,也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15]。

[1]陈新焱.中国第一个大学城的十年生死[J].人民文摘,2010,(8).

[2]张洪波.对“大学城”规划热潮的回顾与反思[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3).

[3]董剑.“大学城”建设的冷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4,(6).

[4]杨章诚.对大学城新校区校园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12).

[5]卢波,段进.国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战略调整[J].规划师,2005,(1).

[6]高冀生.中国“大学城”现象的思考[J].城市建筑,2005,(9).

[7]胡超.大学城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以山东三大大学城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10.

[8]熊毅.我国大学城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7.

[9]陈珩,石建和.“大学城”建设的分析、梳理和建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11).

[10]李翔.大学城建设对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山西大学城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11).

[11]曾国平,李雪松,曾婷.大学城的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4,(4).

[12]王英丽,娄彩荣,张丽霞.地方政府与高校谋求发展背景下我国大学城[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

[13]宋东林,刘明显.关于构建大学城与高新区融合体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

[14]马陆亭.深圳大学城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12,(5).

[15]刘军,梁德友.由集聚效应谈大学城的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2005,(3).

[注 释]

①资料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猜你喜欢
大学城大学建设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