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胜 潘和平 丁仁船
摘要:基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间的互动关系,文章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探索地方应用性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提出地方应用性高校应进一步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发展,实现特色办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强特色领域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形成特色区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卓越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地方应用性高校;四大功能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4-0025-05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承载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安徽是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在全国产业发展布局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随着安徽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三个强省”、构建“美好安徽”战略的实施,对地方高等教育进一步做好服务、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徽早在2008年就率先提出了“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思路;201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建成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2012年省教育厅在全国首次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的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应用性高等教育成为安徽在全国的一面旗帜。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必然职责[1]。
为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安徽省全面启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如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等7所高校实施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遴选了5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院校,启动了108项卓越工程师、卓越农艺师、卓越中小学教师、卓越医生、卓越技师等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安徽省多数高校都参与了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但各实施高校仍需进一步研究实现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将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安徽建筑大学作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在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卓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初步形成了与学校办学目标与特色相适应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互动关系层面,探索地方应用性高校卓越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明确应用性定位
高校定位问题究其本质来说,就是寻找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分工问题。目前,本科教学人才培养定位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2]。地方应用性高校需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未来产业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学校的学科专业、服务面向、办学层次与类型进行科学定位。地方应用性高校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应用性师资水平和应用性资源建设为基础,四大功能有机互动,相互支撑,共同作用,全面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
安徽建筑大学根据其办学历史和长期办学实践,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凝练形成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办学传统,提出“打好‘建字牌,做好‘徽文章”的学校办学思路,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土建类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产学研有机结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特色建筑大学。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定位上均以地方性、应用性为特色,具体如图1所示。
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探索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模式
人才培养是地方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地方高校必须致力于培养支撑地区重点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特色化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储备。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校、政府、企业多方联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一体,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彻底打破学校与社会间的壁垒,形成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局面[3]。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深度合作的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安徽建筑大学紧密结合安徽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以卓越人才培养为契机,坚持比较优势,培养极具办学特色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一)发挥比较优势,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群并示范辐射
学校构建以“大土建”为核心,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土木建筑、环境能源、材料化学、机械电子、管理经济等学科专业群,发挥比较优势,走错位发展与特色发展之路。如:以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为依托,以徽派建筑和城镇化建设为特色,建设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艺术设计、勘察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学科为依托,以节能、先进建筑材料开发与利用为特色,建设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等学科为依托,以建设类工程管理和经济管理为特色,建设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房地产经营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
发挥土建类优势专业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加强专业内涵的应用性改造,注重特色化人才培养。注重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土木工程等6个专业全部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的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充分发挥土建类优势专业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在非土建类专业教育中融入土建类知识,赋予学生服务建设行业的知识和能力,形成专业特色,实现人才特色化培养。如:测绘工程专业面向建筑领域,以建筑测绘、工程防灾减灾为特色,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用物理专业以建筑物理为特色,构建建筑光学、建筑声学和建筑热力学课程体系;动画专业依托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培养建筑领域动漫人才。
(二)突出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探索多样化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建立互依平衡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路径,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如:以国家级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动漫人才培训基地”; 与日立建机合作共建工程机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形成校企良性互动、共建共赢的合作局面。
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如:在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和法律等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在电子信息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实施CDIO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资源条件建设,强力保障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
在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任教师注重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注册建筑师、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考试。聘请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海螺集团、安徽建工集团等单位知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在应用型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以国家级和省级优质课程资源为节点,以校级精品课程资源为主干、网络课堂为辐射面,构建校内优质课程资源平台。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校外实践基地在实验和实践教学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在解决学校学生实验、实训需要的同时,还为兄弟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训练平台,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省内部分高校的共享。
三、加强特色领域科学研究,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与服务能力
高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同于单一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它必须面向教学,面向人才培养,面向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卓越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地方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应以提高教师、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加强特色领域科学研究,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4]。最大限度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促成工程研究中心、试验站职能的转变,增加人才培养的职能,促成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增强高校社会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扶贫、科技下乡、科技成果转化等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多年来,安徽建筑大学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加强建设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形成特色科研领域,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
(一)紧密结合行业建设发展,凝练多个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
“十一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行业技术需求,认真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按照“明确定位,优化结构,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原则,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并形成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先进建筑材料、地下工程、公共安全等五大特色鲜明的重点发展领域。“节能环保”以建筑节能和巢湖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研究对象;“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将徽派建筑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为特色城镇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并传承创新徽派建筑文化;“先进建筑材料”以建筑节能材料为主要研究内容,服务于低碳城市建设;“地下工程”重点研究城市地下空间、地铁、隧道建设的关键技术,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技术支撑;“公共安全”重点开展高层建筑抗震、建筑施工监测、深基坑维护、煤炭瓦斯治理、塌陷区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为突发性重大灾害预警、预防、应急处理提供技术保障。
(二)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智慧库作用,主动服务地方建设需要
学校积极与国家住建部、安徽省住建厅、国土资源厅和合肥、铜陵、池州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中科院合肥分院、中铁四局集团等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如:与住建部合作对大别山片区3省和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进行培训;与省住建厅合作,为全省培训1 200名“村镇规划员”。先后承担编制安徽省、合肥市、铜陵市、马鞍山市等“十二五”建筑业、房地产、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领域专项发展规划20余项。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创新、转化行业技术,解决重大建设问题。学校依托“安徽省智能建筑重点实验室”,开展节约型校园节能监控系统研究;依托“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课题研究;依托“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开展国家“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重大项目研究,依托“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展城市地下工程、矿井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研发等。相关研究成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企业研发等领域全面应用,产生重大社会影响。
(三)学生全面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着力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全面参与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相关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地方高校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服务人才培养的能力。实行专业导师制,专业导师在指导学生学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创新学分纳入学位授予条件,并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进一步发挥学生专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社会服务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完美结合。特别是2013年学校组织“万名大学生服务美好乡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美好乡村建设,撰写调研报告并刊印成册,报送至省政府及有关厅局,为政府制定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
四、创建区域特色文化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卓越人才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格
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中国地域文化博大精深,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对传统地域文化保护意识不够,一大批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正在遭到破坏甚至逐步消失。地方高校应以加强区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为己任,积极投身文化创新创造,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使学生在文化创造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秉承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理念,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大学精神。高校图书馆、校史馆等教学资源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推进优秀文化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共享,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老庄道教、建安文学、徽文化、桐城文化等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安徽省委省政府正全力推进“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三个强省建设。安徽建筑大学作为传承创新徽派特色文化特别是徽派建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徽派建筑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创新,文化育人贯穿卓越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强区域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创新
大力开展徽派建筑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的理论研究。学校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徽派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相关研究成果将为徽派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徽州及其他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利用、文化传承和特色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编著出版了《从传统到现代——徽派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演变与传统——皖浙地区传统聚落空间营造策略与当代发展》《道家思想对徽州建筑文化的影响研究》等一系列学术著作等。
多方参与徽派建筑保护的设计与规划工作。学校先后承担了堪称徽派建筑鼻祖的“老屋阁”、素有徽州故宫之称的“徽州府衙”、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屯溪老街”等徽州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划、修复改造、复原重建等重要项目。全面参与黄山市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编制《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规划》,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名村的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研制建立徽派建筑数据库和徽派特征元素数据库,为徽派建筑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支持。通过多年对徽州古建筑实地测绘,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徽派建筑数据库和徽派特征元素数据库,为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传承发展以及现代地域建筑创作,提供详实而丰富的基础资料。
(二)依托相关研究机构,打造一支传承创新徽派建筑文化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团队
学校依托“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中心”、“安徽省徽州雕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徽派建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打造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传承徽派建筑文化教学科研团队,多年从事地域文化、徽派建筑研究,致力于将相关文化传承创新成果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聘请省内外徽派建筑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和顾问,开展学术讲座、课题合作和教学指导。
(三)开发系列徽派建筑文化课程,形成徽派建筑教育特色,提升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格
面向全校开设徽州文化系列课程,开展名家讲座;依据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特点,开设特色徽派建筑专业核心理论课程、相关设计类课程,毕业设计选题包括相关徽派建筑研究内容,形成特色鲜明的徽派建筑文化教育体系。教师带领学生从事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及“新徽派”建筑创作的科研与设计实践工作,针对古聚落现状进行古建筑保护、利用和改建、扩建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以徽州建筑文化为原型进行“新徽派”建筑的研究、创作,丰富设计内涵,展现徽州地方传统文化底蕴。
五、结语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应用性人才是地方应用性高校的核心任务。安徽建筑大学作为地方应用性高校的典型代表,在卓越人才培养方面作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关做法值得兄弟高校学习借鉴。地方应用性高校必须进一步明晰办学定位,加强特色化应用性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有机互动、相互支撑,全方位探索卓越人才培养实施途径,全面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程艺,储常连,方明.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 引领安徽奋力崛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22):7-10.
[2]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15-18.
[3]程艺.强化省级统筹 全面提升地方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30-33.
[4]陆正林,顾永安.产学研结合的再思考——兼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J].高教探索,2012(1):28-31.
(编辑 王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