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过寿百姓遭殃

2014-09-22 02:42陈林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4年9期
关键词:王公收礼军费

陈林

光绪二十年,亚洲两强大清与日本狭路相逢,“亮剑”之后,大清被打回原形。朝鲜陆战,大清势力迅速被驱出朝鲜。黄海大战,北洋水师遭受重创。辽东半岛陆战,旅顺失守,清军全线溃败。

就在大清哀鸿遍野之际,迎来了慈禧太后的60岁寿庆。生日如何过?慈禧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先在皇宫里接受朝贺,然后銮驾出紫禁城,到颐和园去看大戏,开寿宴。

“国务委员”孙毓汶和“卫戍司令”荣禄等后党把寿庆大典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前两年就开始抓“形象工程”了,从西华门至颐和园数十里路,凡有碍圣瞻的破棚烂屋都用临时围墙遮掩起来,并绘以粉饰太平的标语和图案,沿途重要地点还搭建了戏台、彩殿、牌楼等点缀性景观。

为了修缮颐和园,海军军费不断被挪用,甲午战前连续六年,大清海军未添置一舰、未更新一炮。本来大清财政已捉襟见肘,但为筹办寿庆大典,先是关东铁路筑路专款200万两被“商借”,甲午战前的关键时刻,这条有着重要军事价值的铁路只得停建。接着,海军军费200万两又被“商借”,以致舰艇的正常维护都无法保证。为掩人耳目,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称这是皇帝孝心,所花费用都是平时节省下来的,无伤国计。

大典筹办过程中,帝党不时出来搅局。“财政部长”翁同多次上奏,坚称难以筹款,并想方设法拖欠工程款。中日开战后,清军不堪一击,一溃千里,朝野无不为之哗然。有大臣联名上疏,坚决要求停办寿庆大典,将这笔庞大的费用用作军费。

眼看大臣们的万寿贡品已应诏备好,放弃这个搜刮的机会未免太可惜。但国难当头,不做做样子,情理上又挂不住。慈禧为此很纠结!

为虚应舆论,慈禧发布懿旨,称“王公大臣、将军、督抚、都统,副都统、提督、总兵无须上贡”。一度让汹涌的舆情有所平缓。后慈禧又突然改变说辞,下令“王公大臣和各省大员于九月二十五日前呈上贡品,蒙古王公于九月二十六日呈上”。原来先前只是缓兵之计。按照慈禧的逻辑:就算是寻常百姓家老太太的60大寿,也会尽力办得风光热闹,何况是“功高盖世”的她?再说,办寿哪有不收礼的?如果她的生日办寒碜了,朝廷没面子,洋人就瞧不起,就会欺负你,老百姓也瞧不起,就会不听话!为了皇帝的面子、大清的社稷,办寿收礼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后党的积极操持下,慈禧收足了寿礼,所得稀罕之物数目不可胜计、价值无法估量,大典也办得豪华铺张、排场非凡。

大典后不久,又发生了一连串事情:一是旅顺陷落,日军屠城,无数百姓缟衣綦巾,二是威海卫、刘公岛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三是“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大清只好对外高息举债度日;四是慈禧秋后算账,翁同被开缺回籍。

甲午战前,日本因国库岁入不足,明治天皇每年从内库中挤出30万帑银补贴军用,皇族甚至带头节衣缩食,后方富家豪族竞相效仿并纷纷捐款,各级公务员还献出了四分之一薪水。对比此间中日不同国情,可以说:甲午战前,中日的胜负就早已注定。

慈禧自以为是的“生日秀”深为国人所唾弃。大典后不久,一首《爱民歌》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选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14.4

猜你喜欢
王公收礼军费
柯立夫藏书室蒙古文文献《哲里木盟长报王公等履历》的内容与价值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全球军费支出创30年新高
特朗普又改口未来军费要大涨
《巴林王公世袭》中记载的固伦淑慧公主四子质疑
每一次送礼的现场堪比奥斯卡
双重人
奥巴马拟追加330亿军费
Synthesis of Didodecyl Carbonate via Transesterification Catalyzed by KF/MgO*
话说王公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