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七三,朱惠延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师德的内涵及师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工会的实际,分析了高校工会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优势。就高校工会如何在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中发挥作用,提出了实现途径。
关键词:工会;师德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46-03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保证。以师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着力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第一要务。
一、新时期高校师德内涵
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由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创新,新技术在人们生活、工作中不断得以应用,教师职业道德必然具有新的内涵。2011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国守法;二是敬业爱生;三是教书育人;四是严谨治学;五是服务社会;六是为人师表。
二、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
1.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以及对价值规律和效率意识的误解,个别教师受到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有所淡化,职业道德水平有所下降。近年来,高校经常发生师德丧失的事件,影响恶劣。为了防止高校教师队伍大面积滑坡,高校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加快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教学质量,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教学、科研水平高,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规范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长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3.高校师德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事实上,高校教师对青年大学生来说有榜样作用和模范作用。大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和交友上都愿意听取教师的意见。因此,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学习态度、为人处事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正如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样温和而又深刻地打在人们的心理。”如果高校教师不能做到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就很难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做出榜样。在这样教书育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思想潜移默化地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如何,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不定型的青年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优势
1.高校工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高校工会是学校党委、行政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肩负着党和教职工群众的重托。它直接面对广大基层会员。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会员几乎包括了工作在一线所有的教职工,这为开展师德建设实践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
2.高校工会拥有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工会一般都有一支较强的工作队伍,他们来自各个基层教研室、实验室和各科室,分布在教职工中间。他们大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有一定的特长,他们热爱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和号召力,这无疑是开展师德时间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3.高校工会拥有开展工作的保障机制。高校工会大都拥有用于开展活动的固定载体、文化阵地和业余社团,它们在师德建设中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同时工会有着相对独立的活动经费,为开展师德建设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
四、高校工会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
1.组织教育培训,提高全体教职工综合素质。高校工会通过积极组织高校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工会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明确教师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认真履行教师的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学院党委抓好政治学习和各项政治活动,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院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大局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师德师风教育为核心,开展了教师师德演讲比赛、师德经验交流会,以感人事例感染教师,以榜样的力量鼓舞教师。要持续开展好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在全校形成知荣辱、明是非、识美丑、兴新风的浓厚氛围。同时,高校工会要配合院行政,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新时期优秀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职工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根据本校教职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办各种短训班,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全面提升教职工业务素质。积极支持校院行政和各教学系举办学术报告、交流会、知识讲座、科研成果及教学成果展览等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要通过抓好典型示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师德标兵”、“育人标兵”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头示范和激励作用,总结推广他们的教书育人的成功经验,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工共同进步。
2.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工会常抓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工会的特色和优势,更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工会可以通过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此外,高校工会还可以结合本院实际,在各种重大节假日,组织学院教职工开展合唱、排舞比赛和摄影展、书画展、演讲赛、征文赛等活动,宣传党的光荣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广大教职工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同时,高校工会要组织开展教职工乒乓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陶冶教职工性情,使教职工保持身心健康。拓展工作思路,开办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的培训、讲座等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浓郁爱院之情,提升审美情趣,引导教职工树立科学、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
3.关心教职工生活,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关心教职工生活,营造温暖的教工之家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加强师德建设的一条途径。当教职工遇到困难时,高校工会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或主动看望慰问,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要做到以情感人,让教职工感动组织的温暖,使之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中来。认真做好教职工来信来访工作,积极反映教职工的利益诉求,畅通信息渠道,对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了解情况,沟通信息,协调处理。同时,加强对教职工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教职工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工会通过走群众路线,注重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落实“教代会”制度,促进了学院内部单位之间、领导与教工之间、教工与教工之间、教工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工会通过落实走访制度,定期到各单位走访,了解教工的思想状况和家庭情况,对发生家庭纠纷的教工坚持上门访问,交进行有效调解。
参考文献:
[1]张友民.关于做好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思考[J].工会论坛,2009,(01).
[2]马智敏.新形势下如何推进职业院校工会创新体制改革[J].华章,2012,(05).
[3]张友民,陈玉凤.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03).
[4]马新峰.高校应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平原大学学报,2002,(08).
[5]郭海燕,杨斌.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6]张秀华.浅谈高校师德建设[J].宿州师专学报,2001,(03):47-84.
[7]沈娅梅.师德建设是塑造教师灵魂的过程[J].人民教育,2003,(23):18-19.
作者简介:陈七三,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分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