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成为大多数人心目中的热门职业。怎样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引发我们的思考,本文将通过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分析,来探讨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双证书;实践教学
随着经济发展,2014年1-6月,仅重庆市就新设各类企业4.23万户、注册资本1633.13亿元,这些企业需要至少8万会计人员。随着企业的增加,中介服务也和迅猛发展,财务咨询机构、小额信贷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需要大量的审计助理、税务助理、代理记账人员,这就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而这些人才怎么满足企业的需求,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会计人才,成为我们探讨的话题。
一、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不同性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从我们对不同性质单位会计人才需求的研究来看,民营和私营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尤其是对会计和出纳的需求比例较大,接近总需求比例的50%。
(二)企业对会计人才学历层次的需求
表 2的数据显示,出纳、会计和会计主管职位的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大专,比例均达到了 54%以上。财务经理和财务总监职位的学历要求则集中在本科,企业需求的会计基础类职务需要的大专毕业的较多,然而在高层会计工作岗位需要较多有本科毕业以上的学历的会计工作者。
表2 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会计人才需求的学历要求 (%)
学历要求 出纳 会计 会计主管 总会计师 财务经理 财务总监
高中 2.32 1.48 0.67
中专在技 9.84 5.95 5.26 3.78 0.75
大专 67.18 54.91 61.51 26 46.22 19.24
本科 20.63 36.43 32.24 73.01 49.19 78.11
硕士 0.93 0.66 0.68 0.31 1.52
博士 0.31 0.38
其他 0.21 0.30 0.33
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前文的分析,民营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也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而民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对成本控制比较严格,往往要求会计人员能够适应多岗位的工作,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不仅懂财务、税务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应将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面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具有财务核算和税务知识的会计人员,将高职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定位于会计初级岗位群,具体包括:出纳/资金会计、会计/核算会计、往来会计、材料会计、费用会计、收款员、开票员、核单员、记账员、库房会计、生产核算员、薪酬社保专员、统计、报税会计等。基于实际岗位需求和信号显示理论,会计证普遍成为用人单位的第一门槛要求。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用人单位普遍最为看重高职应届毕业生的如下6方面能力:人品、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发展潜力、专业素质能力、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表1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范围、对接岗位与职业资格要求
职业范围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出纳 出纳 会计从业资格
中小企业会计 会计助理 稽核岗位 会计从业资格
工资、成本、财务成果核算岗 初级会计资格
资本基金核算岗 会计从业资格
收入支出俩权俩务核算岗 会计从业资格
财产物质收发增减核算岗 会计从业资格
总账财务报告编制 初级会计资格
会计电算化岗位 会计从业资格
ERP信息化工作师
会计主管 会计主管岗位 中级会计资格
三、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
(一)课证岗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总体模式
重职业素质、突出技能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围绕“宽口径、厚基础、职业素质高、具有执业资质和一定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视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系统培养,提升人才的社会应用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证岗单一体化,是在充分对会计工作岗位群分析基础上,考虑不同订单对人才需要的侧重,把会计专业在校学习和未来重要职业资格证书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课程体系的订单化、岗位化、证书化,进行一体化培养。会计专业的“课证岗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盯住岗位,瞄准证书,扩大订单式人才培养平台,渗透会计诚信教育,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课程体系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特点逐步在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中体现岗位能力、订单需要的能力培养以及考证的需要,为学生未来就业培养良好的专业特长,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不同就业去向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实行跨学科培养模式;改变考核机制,突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向“知识—能力—执业资质—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方向发展。
(二)构建会计专业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
优化整合课程体系,形成符合专业特点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强调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职业性”和“技能性“的同时,还是应该兼顾到专业基础知识重要性,合理安排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间与比重,以确保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必备的基本知识-基础能力的储备与调用。重点布设好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充分考虑技能掌握的递进原理和相关技能的迁移网络,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做到“点-线-面”布局,依据相应的课程体系,学生修完全部课程就自然掌握该专业所应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
(三)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1、探索多种情境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实践是在一定商业情境下开展的,为了模拟真实会计实践的需要,学院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仿真模拟手工会计、计算机会计等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虚拟情境);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行业真实案例数据,限制约束条件,设计了单元性和综合性应用实验(部分真实情境);利用实践基地,采用行业实习、行业联合课题和行业创新创业训练等形式,开展真实情境的案例调研和课题研究(完全真实情境)。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升了实践能力训练的效果。
2、探索多种实验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改变传统的以单一课程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根据实验问题情境的不同,将实践课程体系分为单项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践三类,在课程中除了培养动手能力外,还嵌入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形成从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从单一情境到复杂情境的渐进式实验课程体系。(1)基础实验主要由验证性实验及单项设计性实验构成,这类课程的主要功能为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并示范,学生模拟具体操作业务。实验任务要求个人独立完成,并提供独立的实验报告,课程任务涉及的内容和情境单一,其成果往往有确定性的答案。(2)综合实验课程涉及的知识涵盖几门课程,通常由工作量较大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和团队对抗模拟实验构成,要求学生2-4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项目并写出实验报告,同时要求学生演示汇报实验结果并组织课堂讨论。这类课程情境变量多元,任务结果既受团队内部成员影响,还受多种外部情境条件(如对手团队行为和其他随机因素)影响。⑶创新实践由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会计行业发展调查研究项目构成,这种方式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由学生自主选题,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拟定调研方案,项目以团队形式为主,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
(四)将会计职业发展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1)了解“会计职业的发展形势”。我们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调研,发现60%的学生选择会计专业是父母或亲戚为他们选择的,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会计,这个专业毕业后到底做什么。新生入学后,我们会客观地分析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会计规则的全球趋同与会计行业的严格监管,阐述会计人才的结构性不平衡。告诉学生完整的会计行业既有高就业、高收入的社会赞誉,也有激烈的竞争、严格的监管与巨大的工作压力,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会计行业的基础上坚定职业选择。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介绍我校往年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去向情况,让学生了解客观情况,明确努力方向,调整就业的心理预期。
(2)了解“会计职业的素质要求”。结合会计发展的趋势,从高级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角度,介绍学生在大学期间应注重培养的能力,包括坚实的专业技术、丰富的商业知识、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尤其是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日常中最容易被忽视。在了解会计行业情况后,学生常有这样一些疑问:“我毕业以后做什么 ”“怎样取得高收入”等问题。这时候我们会告诉学生他们的职业范围、岗位需求、职业资格要求等,同时请企业的财务专家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从理性到感性多层次理解会计职业的素质要求。
(3)了解“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一年基础课、专业课后,学生对会计有了基本的认识,在大二的时候,我们介绍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流程,对比分析不同会计工作岗位的内容、业务特点和素质要求。因此,我们对会计工作的介绍主要分为“企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分析各自领域的主要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平均薪酬等。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会计工作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关注的侧重点并不相同。例如,新生不了解企业内部机构的运行机制,对于会计具体工作更是无从知晓,但如果在课堂上详尽地介绍会计机构的设置或工作内容,则学生又会觉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缺乏对企业的直观感受,很难抽象地理解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特点。这个时候我们引入会计实践教学。
(4)课程设置与证书融合,证书与课程实现互通。含金量高的职业证书是会计人才能力的重要体现。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以后就业时的重要砝码甚至是必须条件,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保证学生考证的过关率,我们充分把证书考试的课程设置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比如以下: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 发证机构 对应专业课程
1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市财政局 会计学基础、 会计电算化、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2 初级会计师证书 市人事局、
财政局 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
税法与纳税实务
3 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市统计局 统计基础、经济法、财经法规
4 初级审计师证书 市人事局 审计基础、经济学基础、财务管理
5 理财规划师 市人事局 财务管理、经济学基础、财务管理
现在大部分国家颁发的证书只能考试获得,不能由毕业证或以课程成绩来换取,暂时没有达到证书与课程之间的双向互通。为了学生的就业,我们将与企业进行合作试点,将社会认可度较高的企业认证证书与本校课程对接,达到课程考试达到要求便可获取相应的企业认证证书,如用友的ERP操作员证书。
(5)“以赛促训、以训促技”,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影响力。专业竞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发挥潜能,增长才干,享受成功的喜悦,看到需要改进完善的不足,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竞赛中理论与实务结合,学生兴趣浓厚。
(五)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建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探索高职会计人才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方法,把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强校际间互访和沟通交流,并不断修订完善标准评价细则,使其内容更加科学与合理,从而有效地指导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有力地保障和监控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宗文龙.会计职业规划发展教育.财会月刊
[2]付晓兰.以“学习产出”为质量标准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梁燕(1982.1-),汉族,重庆人,高级会计师,现就职于重庆市青年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