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2014-09-21 22:26闫京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计划生育

闫京华

摘 要:2007年,我国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指出已婚大学生可以合法生育。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针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教育,目的是培育大学生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正确处理婚姻与学业的关系,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慎重考虑结婚、生育问题,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不足、理念落后,使得一部分人简单地误解为计划生育就是限制生育,而计划生育教育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只生一个好”,甚至有一些人认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侵犯人权”这样的错误观点。

关键词: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政策;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0-0145-02

一、寓教育于课堂:把计划生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创新和发展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首先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计划生育教育被简单理解为传播有关计划生育的思想、观点、政策、法规、知识等,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婚育观念和婚育行为,而这一切教育形式也是由专门机构进行的。其所要树立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在当下社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但是必须承认,这种观念的树立并不是计划生育教育本身所取得的成效,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一种必然选择。因此,创新和发展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就势必要改变传统的计划生育教育理念,将计划生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寓教育于课堂。这是切实可行的,因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并不是单纯针对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而进行的教育,还包括了生命与健康教育、生殖健康教育、婚恋道德与爱情观教育、性道德教育、女生教育。这些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的形式,传播相关知识和价值理念[1]。

以石家庄铁道大学为例,该校就将计划生育教育很好地融入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该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了专题教学法的改革,其中的几个专题都涉及到了计划生育教育的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中,针对大学生的生命与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心灵成长与珍爱生命”的专题讨论,使大家树立起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追求健身的健康理念;针对大学生的婚恋道德与爱情观教育,结合婚姻家庭美德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责任与感恩”的专题讨论,通过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追求婚恋浪漫的同时,理性对待婚恋行为,正确处理好婚恋与学业、婚恋与道德、婚恋与法律、婚恋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作为课堂知识,并付之于互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够促使大学生的主动思考,使得教育内容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转化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的自觉行动。

二、寓教育于校园:大力拓展校园文化中的同伴教育功能

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正确引导教育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慎重考虑结婚、生育问题。大学校园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环节,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发挥校园文化的同伴教育功能,因其更能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同伴教育是目前流行于西方社会的一种主要教育方式,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所谓同伴,就是指“身份相同的人”,属于相同社会群体的人,尤其在年龄、等级或社会地位方面等同。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同伴教育在使人们形成正确的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发挥着十分有效的作用,其本质特征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关系,而非师生关系,因而便于通过人际交流与反馈,相互分享生活中有用的经验和信息。同伴教育分为正规的同伴教育和非正规的同伴教育,在此处我们更强调非正规的同伴教育,也即我们更关注的是同龄人之间较为通畅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更加有效的正向的引导和影响。

因此,在大学校园里应大力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校团委可以采取讲座、研讨会、角色扮演、做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做决定。这也正符合同伴教育的宗旨,即活动中的尊重、信任、平等。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创办杂志,拍摄DV短剧,排演话剧等活动。比如可以将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编排为话剧,如《诗经》、《简·爱》、《傲慢与偏见》、《挪威的森林》、《罗米欧与朱丽叶》等,这些文学作品所表达出的人类最为美好的爱情经验,充满了爱人、忘我、尊重与牺牲,表现了凝聚在爱情中的人类的善和所有的美好情感,从而使广大学生体验健康、文明、纯洁、崇高的校园爱情,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雅兴趣和爱好,转移情感的兴奋点,培养起良好的两性心理和健康的性道德,理智地处理个人情感生活。此外,还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例如,石家庄铁道大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关爱女孩” 青年志愿者行动,这一行动是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实施的专项青年志愿者行动,旨在关注女孩成长,宣传“性别平等”的理念。通过活动,大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刻地认识社会,感受社会、服务社会、从而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负责的态度。

如果说以上这种形式的教育是普及性指导,即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计划生育常识,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婚恋观,甚至包括与婚恋对象独立交往的礼节、安全与健康教育等,那么高校校园文化中的计划生育教育还可以构建个别指导的模式,即选择一部分品行端正、有责任心的优秀学生,对他们加以指导,让其承担起对同性同伴的青春期知识教育。同伴教育者接受6个小时的培训可以获得青春期性教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再通过游戏、分组讨论、辩论等多种模式,让以前学生们不愿多谈,而事实上又有了解必要的知识和价值观传达到更多的同学。

三、寓教育于管理: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办公室的管理育人功能endprint

当前,各高校适应国家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变化,按照有利于组织协调、提高效率的原则,设立了具有独立职能的计划生育办公室,在负责教职员工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也负责在校学生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高校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工作应坚持“三为”方针,即以宣传教育为主、以管理服务为主、以经常性工作为主。其中,宣传教育应是高校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其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功能不可忽视。管理育人是一种养成教育,也就是说,除了日常管理工作之外,高校的计生工作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一学校中心工作,培养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遵守党和国家的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地执行国家的计生政策,自觉地落实计划生育措施,并最终培养大学生健康、文明的婚恋新风。

当前,各高校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从“传统的”管理思维转向“服务型计划生育”的新理念,突出人文关爱,尊重人的权利,体现了新时代的计划生育以人为本的服务特征。育人措施多体现在高校计生办联合社会多部门开展“国策保健知识宣传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将符合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的青春期生理常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编写成宣传材料,制作成光碟组织学生收看。这种教育方式仍处于宣讲阶段,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往往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必须意识到,在当前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的宣传教育内容、宣传教育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工作中必须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宣传整体性、通用性、普遍性、特殊性结合起来,提升计划生育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事实上,高校计划生育办公室在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更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而言,高校计生办因为更具有专业性,也因此承担了更多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教育。石家庄铁道大学计生办力图营造计生文化氛围,建立综合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让学生方便、准确、及时地了解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科学知识。例如,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联合,特别开设了《大学生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殖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大学生处在青春晚期,性意识、性心理、性观念更加开放,意外怀孕和人工流产的现象由来已久。这些现象对计划生育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考验、对当事学生也会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在大学生中开设此类选修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学校的计划生育工作。计生办还与校团委、学生处、校医院联合,举办了多场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讲座。此外,还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借助高校的技术平台,开通性与生殖健康网站,开设生殖健康、政策法规、青春健康、避孕节育、性与爱滋、性心理等栏目,使得大学生能够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科学的、准确的知识。

四、寓教育于社会:大力营造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人的生育行为又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工作必须采取开放的方法,融入、渗透、结合到社会宣传的大局中去,除了发挥大学校园先天的教育优势之外,更要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教育效能。

近年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变,体现“以人为本” 的思想,维护与尊重人的尊严与权利。在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也要适当地做出改变,传统生硬的宣传标语要被规范、温馨、生动、文明并富有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所替代,如“自然界山水交相辉映,人世间男女平衡和谐”、“少生晚生都要优生,生男生女都要优育”等标语显然要比“坚决杜绝”、“严厉处罚”等生硬的表达更能直达人心。这只是计划生育教育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营造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我们更要关注到舆论传播的正能量的引导。

因此,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可以依托网络,充分发挥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积极建立网络沟通互动平台,对舆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例如,2012年对陕西安康孕妇强制引产事件的报道,曾一度在社会中引起极大负面影响,这就充分考验计生工作者面对这种负面事件时的正确应对和疏导矛盾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依托网络办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平台,在校园网中办好人口计划生育专题、专栏,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人口计生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挖掘文明家庭、幸福家庭和致富典型的生动事例,大力宣传人口计生题材的人和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还可以依托广大青年志愿者,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期到乡村或其他地方进行宣传,在宣传中既传播人口生育文化新观念,又能自己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越明.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一个亟待关注的新课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2] 张建新.娱乐场所女性同伴教育者参与式培训手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2).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划生育
转变生育观念 促进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实施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之探讨
生育文明是计划生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加大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力度 引领“全面两孩”政策落到实处
浅析加强高校计划生育宣传的意义与方法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浅谈新时期计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
基层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计划与实施探讨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问题研究